关于博学笃行的名言或故事有哪些?

2024-02-01 22:15

1个回答

博学笃志,神闲气静。清代学者王永彬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博学名言

汉·戴圣《礼记·学记》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事》。才储八斗:南朝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后人因而以才储八斗、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才分超群。五车:本指书多,此喻学识渊博。这两句大意是:多才的文士应是多才多艺,博学的儒生应是学贯古今。这是《幼学琼林》为学子们树立的奋斗目标,无论是才储八斗的多才之士,还是学富五车的博学之懦,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形象,都是为学子们树立的楷模。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是封建社会学子们的理想目标,因而此句对了解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该名句长于用典,对仗工稳,句形整饬,给人典雅、整齐的美感,其内容及形式仍可借鉴。

明末清初学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事》

博学的人是知识的蓄水池,而不是源泉。英国行政学者诺思科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审:详尽细密。笃:忠实,切实。这几句大意是:学习应该做到的境界是: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密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实行。这是儒家的治学标准。该标准强调“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反映了中华文化鲜明突出的实用理性特点,指出了学习的规律性,是迄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的值得继承的文化遗产。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中庸》

相关问答
关于博学笃行的名言或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03:4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 学而不厌,悔...
全文
中学生怎样做到博学笃志
1个回答2024-01-20 18:59
建议:1、认真学习课堂知识,首先保证学习成绩保持优秀水平。2、要建立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主要是指你长大后打算从事什么行业。3、要立志为人类、国家、为民族、为家乡在某些方面做出什么样的贡献。4、有志...
全文
博学笃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08:29
意思是: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该句出自《论语十二章》,原文节选如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全文
成语解释:博学笃志
1个回答2024-01-31 02:09
【词语】:博学笃志【注音】:bó xué dǔ zhì【释义】: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出处】:《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学而志向坚定,好...
全文
博学而笃志的而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04 17:39
而且的意思。 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题解...
全文
静听善思,博学笃行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3-03 12:15
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 学习,也指学问渊博。用“博学”二字,意在倡导师生员工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笃行: 语出《礼记·中庸...
全文
“博学笃志”和“博学笃志”到底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06 00:33
博学笃志:成语解释: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出处:《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博学笃志”和“博学笃志”到底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09 15:04
博学笃志: 成语解释: 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出处:《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意思是?
1个回答2024-02-23 10:47
博学虽未能审问慎思明辩笃行期与诸君共勉 ,格物于何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推之天下可平.这句话出自《论语》,可以说是中国渊源流长五千年儒学文化中可论精髓的东西。如果说“中庸”是一种立身之标准,那这句...
全文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出处
1个回答2022-11-11 23:46
《礼记·中庸》十九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