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禾竹》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03-01 23:53

1个回答
 教学目标:
   1、学会“木”、“禾”、“竹”、“子”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学会“亅”(竖钩)、“乛”(横钩)、“亅”(弯钩)3中基本笔画,会说出它们的名称,会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木”、“禾”两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一、五。
   2、卡片认读基本笔画:一丨丿乀¬
   3、卡片认读声母z、c、s、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zhi、chi、shi、ri。
  二、看图说话。
   1、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看图,自由说说农村的景色。
   2、指名看图说一、两句话。
  三、拼读音节。
    出示:mù hé,自由读,指名试读,正音。
  四、字词教学。
    启发自学:谁会写“木“?指名让学生边说笔画笔顺,边书空。
    “禾”跟“木”有什么不同?可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撇下一个木,就是‘禾’,‘禾苗’的‘禾’。”
    指导学生看课堂作业第5题,看看“木”、“禾”两个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五、指导书写。
    “木”“禾”竖在竖中线上,在课堂作业本上临写。
  六、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
   2、看生字卡片口头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竹”、“子”两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学会“亅”(竖钩)、“乛”(横钩)、“亅”(弯钩)3中基本笔画,会说出它们的名称,会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二、字词教学。
            zhú zi
   1、拼读音节。出示“竹子”,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别,自由读、指名读、正音。
   2、记忆字形。
     “竹”可用形象教学法。坐商两片竹叶,下边一根竹子。右上也是两片竹叶,下面一根竹子,不过这根竹子要长些,下面一个钩,是竹子的根。教师边板画,边讲述,帮助学生记忆,并指导学生看作业本中的笔画笔顺,自己书空。注意新笔画“亅”(竖钩)。
     子:强调第2画是弯钩,不是竖钩。
  三、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竹”,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3画是竖,第6画是竖钩。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4个生字、5种笔画。
   2、看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3、做“送信”游戏。
相关问答
木禾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2 19:20
乌禾|五粱禾|养禾|养禾天|农禾|命禾|嘉禾|嘉禾舞|尝禾|归禾|拔禾|故宫禾黍|早禾酸|晚禾|晩禾|木禾|杨禾|柴禾|柴禾垛|玉山禾|玉禾|珍禾|琼山禾|瑞禾|田禾
禾木是哪里的?
1个回答2023-05-20 10:41
禾部 禾 二至三画 利 秃 秀 私 秆 秊 和 咊 秈 秉 季 委 四画 秬 秕 秒 香 种 秗 秭 科 秔 秖 秌 秋 五画 秤 秦 秣 秫 乘 租 积 盉 秧 秩 称 秘 六至七...
全文
社会活动游戏我设计反思
1个回答2024-02-01 23:01
活动设计背景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幼儿的,什么样的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通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必须来源于幼儿的...
全文
反邪教漫画设计
1个回答2024-01-21 00:47
反邪教漫画设计
竹兜快乐家庭的五个主人公的设计与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5-11 07:03
来源于人的5种不同性格。可以激发宝宝主动学习的兴趣。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
1个回答2024-01-26 13:39
板书设计 种树人----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努力成长 (借物喻人)
马钧设计的能动的木偶是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2-26 22:47
雕刻精巧的木偶,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这些木偶不会动弹,只能作为摆设,以供观赏。可是,经过马钧的巧妙构思和制作,木偶却能够活动起来了。 马钧经过一番苦心钻研和设计,制作出一个又一个能够表...
全文
国内设计木屋十大品牌哪家好?
1个回答2022-11-20 01:03
菲特威尔木屋
《勤学类成语》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1个回答2024-01-25 09:02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