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有关于鞋子的迁变的故事

2024-03-05 08:22

1个回答
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出现了用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这种鞋子是人们为了农事方便而制造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拖鞋。

3000多年前的《周易》出现了“履”字,《诗经》里“纠纠葛屦,以屦霜”里的“屦”,就是一种用麻、葛编成的鞋。

后来,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样、用途越来越多,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鞋分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其中布帛鞋是指以丝、绫、绸、锦等织物布缝合成的鞋汉代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称双尖翘头方履;魏晋时期,则流行在鞋的前端绣上双兽纹饰

北齐时,屐成为一种时尚,它是有木齿的鞋,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皮革、棉毡等制成的皮鞋、皮靴又称“马靴”或“高统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之分。相传孙膑是靴的始祖,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广泛流行,并传至江南,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靴)。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制的皮鞋,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元朝末年开始出现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这种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

到了明朝,鞋的制作方法与式样逐渐融合,越发考究起来。明代的鞋多以厚实为主,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

清代满族统治时期,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夏秋用缎制,冬用建绒,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又称“花盆底”。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穿起来显得身材尤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妇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制平底鞋。
相关问答
谁来告诉我瓢鞋,豆豆鞋都是啥,最好带图告诉我
1个回答2024-03-08 05:31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9 06:43
“孟母三迁”警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1.《孟母三迁》原文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
全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7 06:24
孟母三迁讲的是一开始孟子与母亲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便学了一些祭拜之事。孟母觉得这里不适合孩子居住,便带着孟子搬家到了一处集市旁,但孟子又学着人家吆喝和做买卖。于是孟母又搬家到了一处学堂旁,最后定居...
全文
鲁人 搬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道理!
1个回答2024-02-26 17:03
、鲁人搬迁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全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4-25 20:17
“孟母三迁”警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1.《孟母三迁》原文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
全文
鞋匠的儿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31 09:28
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在诽谤、嘲笑的面前,不能退缩。也许林清玄正是要通过《鞋匠的儿子》告诉我们林肯在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参议员的羞辱面前,不卑不亢,昂 起自尊自信的头颅是值得赞赏的;告诉我们批评、讪笑、毁谤
谁能告诉我<<红舞鞋>>的结局
1个回答2024-02-20 22:28
第二个星期天,一家人全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问她是不是也愿意去。她满眼含着泪珠 ,凄惨地把她的拐杖望了一下。于是这家人就去听上帝的训诫了。只有她孤独地回到她的小 房间里去。这儿不太宽,只能放一张...
全文
花与梦旅人2 看到的童鞋告诉我结局是啥样的吧
1个回答2022-10-03 07:03
未来要带温格去埃及
淘气的鞋告诉我怎么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5 07:50
那么,你想想看,在这又长又黑的夜晚,会有多少万双鞋子站在床下或者 椅子下,而它们的主人却躺在 童话 淘气的鞋你晚上穿着鞋睡觉吗?当然不...
换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3 23:39
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暂时的,当自己强大以后没有什么可阻挡你前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