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这是怎么一个故事?

2022-12-23 21:30

5个回答
孔子认识项橐时,他七岁,他当时就是一位神童。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的人。

出贡献的弟子,那么你知道孔子的师父是谁吗?孔子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他一直没有因别人的赞美就骄傲自满。他跟很多人学过各方面的知识。他的师父很多都没有他的名声大。


但是孔子也是虚心求教,学到了各个师父擅长的东西,所以才能样样精通。孔子跟苌弘学过音乐,瑶琴也是跟师襄学的,老子也算是孔子的老师。而且,孔子还曾经拜过七岁的神童为师,那就是项橐。孔子认识项橐时,他七岁,他当时就是一位神童。

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的人,经常问别人为什么。孔子听说东南沿海的百姓们很热情很真实,而且每个人都很有学问,所以他决定带着弟子去游学想了解一下当地人的智慧。孔子在路上看到有个农夫地里干活,孔子问那个农夫:“你每次这样干活,你知道每天要抬起来锄头几次吗?”

农夫被问倒了,毕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时一个孩子过来了,名字就叫项橐,他说:“我爸爸每年都种地,当然知道锄头每天抬起来多少次。你出门都是坐马车的,那您的马每天抬起来马蹄多少次?”孔子子没有想到他会问到这个问题。

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然后两个人就决定,两个人都出一道题,如果能够回答对方的问题就算谁赢了,谁输了就要拜对方为师。孔子没有想到项橐很快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他很快就回答了孔子的问题,孔子为认为他的回答完全没有问题。


然后项橐就问他是否知道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认输了孔子就这样拜项橐为师。能做出拜一个孩子为师,这种事情可能是我们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虽然项橐是一个神童,但是也是很难为情的一件事。

不得不说孔子是一个很虚心好学的人。他不顾及对方的地位和学位,只要对方有足够的才能,他都虚心向对方学习。

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孩童7岁时就已经声名远扬个,孔子虚心向任何一个人学习。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是说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相关问答
孔子为何拜七岁小孩项橐为师?
1个回答2024-01-27 19:40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对孔子来说,只要比他强的人可以说他都会低下头去拜别人当自己的老师,要不然他也不会被我们成为大圣人,就是因为他这博大宽广的胸怀,所以说这就跟我们现在很多人,形...
全文
七十岁的孔子为什么要拜七岁项橐为师?
4个回答2022-10-24 07:42
因为孔子十分好学,他的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孔子会向很多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一直在进步。
孔子为何拜七岁小孩项橐为师?
3个回答2022-10-21 10:38
这个就恰恰说明了孔子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他觉得自己在某些行为上比不上项囊,所以他才拜他为师
项橐考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0:07
国学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 国学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 国学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国学项橐立起问道...
全文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
2个回答2022-12-08 06:15
一天孔子坐车出行,路上有几个小孩用沙土堆了一座城,沙土挡住了孔子的路,孔子让小孩让路,其中一个小孩说:“只有人给城让路,哪有城给人让路的?”孔子觉得这个小孩很聪明,就拜他为师,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6 15:34
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门下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尝闻莒国之东南海边有纪障城,周围百姓淳厚且皆博学。一日孔子与弟子计议东游,博其民情,悟其智慧。待数乘车马风尘仆仆来到今碑廓地境,但见山川秀丽,地坦...
全文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02:11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
全文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这是怎么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6 06:01
出贡献的弟子,那么你知道孔子的师父是谁吗?孔子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他一直没有因别人的赞美就骄傲自满。他跟很多人学过各方面的知识。他的师父很多都没有他的名声大。 但是孔子也是虚心求教,学...
全文
项橐三难孔子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5 19:53
项橐,曾被大圣人孔子叩拜为宽族师。《三字经》记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橘帆学。”后世慎伍弊尊项橐为圣公,山因而得其名。
谁能说出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0 02:21
春秋时期,有个聪明好问的孩子叫项橐。有一天,项橐在路边玩耍,看见了孔子和他的弟干们。项橐早就听说孔子的大名,便走上前恭敬地说:“我有问题向您请教:请问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