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的诗句即赏析

2023-01-26 09:21

1个回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相关问答
渡荆门送别李白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3-27 13:45
渡荆门送别李白翻译及赏析: 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
全文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与赏析
1个回答2023-11-13 14:53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
全文
金陵酒肆留别和渡荆门送别对比赏析
1个回答2023-04-05 03:15
这不是中考的题目么,同学
渡荆门送别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4-11 16:12
渡荆门送别: 渡过荆门之外离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个回答2024-03-14 04:45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出蜀过三峡远渡到荆门山外, 来到古时楚国故地纵情漫游。 山岭随着平原铺展渐...
全文
渡荆门送别李白
1个回答2024-04-13 00:35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四字体现出来。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
全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个回答2024-05-16 12:3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
全文
思乡诗: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2023-11-12 23:58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全文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6-18 05:44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及翻译如下: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
全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个回答2024-05-06 12:1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