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歌曲弹唱的认识

结合儿童心理学理论,谈谈幼儿是怎样通过游戏认识世界的,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18:23
对于儿童来说
一个个游戏如同世界
游戏规则如同社会规则
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
1个回答2022-11-17 11:05
“认识并不是智性活动。汲取认识自己的知识和认识自己是两回事,因为你所累积的有关自己的知识,都是基于过去的往事,而沉溺于往事的心时常是失意与哀伤的。认识自己和学习语言或科技完全不同,后者必须累积知识,记住一切,因为你不可能凡事从头...
谈谈对中国电影有哪些认识和想法(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2-17 03:09
总体上看商业味、场面味重。缺少人性、心理、社会等细腻的表现,不能引发人深刻的思考和感动,还是喜欢一些国外的电影,有味道~
谈谈对学生会的认识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20 19:10

学生会是现在学校中的组织结构之一,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每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门。它是提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生组织,为学校学生和老师提供无偿服务的部门。

引导同学努力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科学文化知识的、身体健康的人。每个学校的学生会部门会有细微差别。

谈谈你对大学校园生活爱情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2-23 17:09


相比在大学里或者工作后的种种,还是在校园的时候,感情是比较容易纯粹一些的,同时在校园里很多事情几乎你是不用担心发生的,对交往双方都是比较安全的不是么?而且双方都会互相比较了解,因为都在同一个地方念书,每天能看到他在做什么,这不是一种很美的感情?

我不是赞成在念书的时候找对象,这的确太分散精力,可我更希望的是,如果你对有的人产生了感情,请不要逃避,也不要过分批判自己,就是也别心生愧疚,要知道在你读书这个时期里,相比于你的任务,情感被认为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情感并没有错。也许你喜欢的人喜欢了你,那么希望你们按耐住性子,给予对方一个承诺,并为此一起进步。如果很不巧,你眼中的翩翩少年并不属于你,那也不着忙,就算是因为想他(她)浪费你很多精力时间,但也别老想太多,感情从来都是顺其自然……

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4个回答2022-09-20 13:31
有主见,有梦想,有自己的空间,有伸展的能力。
谈谈对认识本质的认识
2个回答2022-12-05 22:56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一就是本质 所有事情问题最初的形态就是本质 个人理解
谈谈你对幼儿的理解,你认为幼儿是一个怎样的个体
1个回答2024-02-11 01:57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浅谈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1-21 01:12
节日,是人们平凡生活中闪耀的光点,它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却又深深地嵌入在人们的心底,对人的情感和精神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与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民族文化的逐步发展,节日的体系也在历史的长流中逐渐稳固。但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的孩子们可能对洋节比对中国传统节日更加了解,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这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探寻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激发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幼儿的民族情感。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扩大幼儿的认知面
传统节日覆盖的范围很广,历史悠久,群体性参与,这都体现了其广泛性的特点。通过体验传统节日教育,幼儿能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规范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循天时而成俗,孩子们在过节的同时也能关注到自然的变化。比如中秋节引导幼儿关注到月亮的阴晴变化,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个节日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对月亮进行系列性的观察。在节日教育中孩子们还能了解到不同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有利于提升幼儿社会情感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态度体验,我们应当重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除了具有特色的节日风俗,还蕴含着深深的人文情感。幼儿在过节时,不仅仅是了解了节日的风俗习惯,还能体验到其中的社会情感。比如重阳节让幼儿关注到老年人,大班幼儿请爷爷奶奶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给他们捶捶背,端杯茶,了解爷爷奶奶的生日和他们喜欢做的事、喜欢吃的东西。在生活中孩子们更关注自己的需要,也许这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这一个简单的契机让他们能关注到自己平时可能会忽视的老人,加深与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联系,感受重阳节的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技能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别的习俗,习俗是节日重要的组成部分。春节我们一起包饺子、剪窗花、贴春联,寓意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希望。清明节幼儿自己在生活区捣青汁,做青团,他们既感知了植物的多样性,又了解了面粉的特性,发展了手部的技能。端午节可以进行包粽子活动,幼儿通过包粽子、做香囊,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韵味和文化。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十五圆圆的月亮,也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小班幼儿在中秋节用彩纸来装饰月饼、听中秋节的故事;中大班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感受传统佳节的甜蜜快乐等等。在形式多样的习俗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各种技能都能在庆祝节日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沟通,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走廊主题墙,展示各种节庆活动来历、内容、习俗,让家长对节日节庆课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儿园教育的方向,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还有,在每个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之前,给家长发放告知书,向家长介绍节日节庆课程,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节日的相关经验。让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在家配合做什么。例如:参与节日准备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搜集材料,从而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春节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挂灯笼、贴春联,用各种喜庆的吊饰装点家中的环境,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再次,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老师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亲子活动唤起家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可,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激发幼儿想要过“中国节”的欲望,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幼儿期开始传承下来。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起来,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