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杀人刀电子书

36计借刀杀人中,借了谁的刀又杀了谁?
5个回答2023-12-15 07:30

借刀杀人是我国名著《三十六计》中一个非常有名,而且充满智慧的一个计谋。在春秋末期其剪光派国书为大奖新兵法鲁,但是鲁国的实力不敌齐国,形势非常的危急。

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认为只有吴国可以与齐国抗衡,于是就去齐国游说田常。田常时正在谋划篡位,想要铲除异己。子贡最终劝服田常。田常听从子贡的建议,暂时不谋划篡位,而是攻打其他国家。

子贡又到吴国去,对吴王夫差一说,如果齐国势力强大,一定会兴兵攻打吴国,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合鲁国攻打齐国。子贡又去劝说赵国的国君派兵跟随吴国讨伐齐国,解决了吴国的后顾之忧。子贡去了三个国家,终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又想到在吴国战胜齐国之后,一定会要挟鲁国,鲁国还是不能真正的解决危机。这又该怎么办呢,周旋了一番之后还是不能化解危机,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于是子贡又偷偷跑到晋国,向进电工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通过子公的巧妙周旋,借吴国知道打败了齐国,借晋国知道打败了我国。最后鲁国损失很小,但是却从危难中得到了解脱。

这样的计谋真可谓巧妙至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三十六计中还有很多有趣有智慧的谋略也是十分的吸引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大家一起讨论哟!

刀刀刀 一把杀猪刀 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09 19:03
就是微博上一个胖姑娘唱的吧,那个是 杀猪刀-杨浩龙
什么叫借刀杀人?
2个回答2023-01-15 00:10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意思为:自己想除掉对方,却不直接出手,而是利用别人的手置对方于死地。
什么叫借刀杀人
1个回答2023-01-15 04:21
借刀杀人
读音:jiè dāo shā rén
释义: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例句:即使借刀杀人,你也有罪。
什么是借刀杀人?
4个回答2023-04-09 18:21
所以借刀杀人就是说自己不伤害别人借别人的手来伤害另一个人。借刀杀人出自36计是36计里的一计现在多用人自己不伤害别人靠别人去伤害别人的做法。
古代有那些借刀杀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14:04
借刀杀人:(故事)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怒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定。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洲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哀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借刀杀人》电影问题
1个回答2024-02-07 11:56
文森特自小没有得到家庭关爱,而麦克斯每晚都要去看母亲,原因不必多言;并且文森特也说了,你每晚都去,今晚不去的话他们(他妈和出租老板)会一直找你....

不一定要有什么“一个道理”,又不是命题作文。
非要道理的话,倒也能提炼到许多。比如那个警察,洞察力很强,也很尽责,但就那么轻易被打死了(这就告诉我们,生命是多脆弱啊,不管你多精明能干,当两颗子弹向你胸膛飞来,并且你又没穿防弹衣时,就只有死翘翘);杀手提到卢旺达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你可以看看《卢旺达饭店》),那些人就不是人吗?就像他说的,地球上60亿人,杀掉几个又能怎样呢,而且哪有人在这世上活得无辜清白呢?但又让他觉得矛盾的是遇到了麦克斯,一个有理想、善良、孝顺、本分的人,如果杀了他,就真的会有一些不一样,比如躺在医院的老母亲谁来照顾,辛苦经营了12年的理想也就这样夭折(当然这也是因为随机事件而了解到这些,如果没发生这些事,作为杀手的准则,他可以像杀掉其它人一样轻易杀掉麦克斯,而不会顾及他的什么狗屁家人或其善良与否)...而且编剧并未将文森特设定为一个穷凶极恶的人,而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对自己要求严格,并有着丰富知识阅历的人,甚至是热爱生活的人(片中表现他对爵士乐很了解)。
如果要像作文那样,末尾要总结一下的话————
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一米七的阿汤哥演啥角色都有模有样。吼吼。
借刀杀人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6 03:33

  《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记载,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列出郐国忠臣良将名单,并在竹简上刻上诺言:一旦占领了郐国,便给这些人升官、分封土地。郐国国君得知此事,以为那些名单上的人都要反叛他,最后决定将他们全都杀了,结果郑桓公轻而易举就灭了郐国,“借刀杀人”一词始出于此。

   借刀杀人的意思

  《三十六计》中亦有“借刀杀人”之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三计(胜战计之第三计),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

   三十六计有哪些?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兵家宝典,主要着眼于战场上应敌的计谋、对策,揭示了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的道理。两千多年来,它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战争中,也常用于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方面的斗争或竞争中,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都从《三十六计》的韬略中直接受益,从而获得成功。

  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先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借刀杀人是出自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3-04 19:16
典故: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是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引用时一般带有贬义。
什么叫借刀杀人?
1个回答2023-01-16 05:11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第三计(胜战计之第三计),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