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健康提前预防

小小“预防针” 健康守护神
1个回答2023-11-10 13:17

“小小疫苗本领大,预防疾病需要它。健康成长最重要,科学接种不害怕。”

人的一生总是悲欢交集、喜忧参半,“打预防针”则是很多人关于疼痛的最早记忆。粗略计算,每个人一生至少要接种10余种、20余针疫苗。正是这一针针小小的疫苗,为我们的身体筑起了一道道严密而坚固的健康屏障,让我们有了之后的岁月静好。

恰逢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我们邀请到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二室主任叶莹、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郭松伟、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锋,与大家一起聊聊预防接种的那些事儿。


我们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婴儿呱呱坠地后,可以从母乳中获取抗体,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因此,民间有“孩子半岁前不容易生病”的说法。随后,婴儿从母乳中获取的抗体逐渐消耗,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于是,就需要人工干预,来增强抵抗力。

事实证明,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如果不接种疫苗,会降低机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的能力,导致患相应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另外,按照国家的要求,所有的儿童进入幼儿园、中小学校都要查验接种证,确认是否已接种国家规定的疫苗。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安排补种后才能上学。

疫苗是怎样产生作用的

所谓的疫苗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其实,预防接种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也就降低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儿童防疫有哪些常见方法

首先,要尽量改善卫生条件,并加强健康教育,改变孩子的不良卫生习惯,这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其次,要强化人群免疫。许多传染病都可以通过人群预防接种来控制流行,预防接种包括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和人工被动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接种到易感者机体,从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抗体持续时间较长;人工被动免疫是指直接给机体注射免疫应答产物如注射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剂,使得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人工被动自动免疫是指同时给机体注射疫苗和抗体,如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其中,人工自动免疫是儿童时期最主要的防疫方法,其常见的接种途径有:

1.口服法。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的口服预防法。

2.皮肤划痕法。例如种牛痘苗,以及卡介苗的划痕接种法。

3.皮下注射法。例如百白破三联菌、麻疹疫苗等预防接种法。

4.皮内注射法。例如卡介苗的皮内注射接种法。

接种疫苗后为啥还会生病

有的孩子在接种疫苗后,还是生病了,于是家长就认为是疫苗有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首先,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某种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其次,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为偶合发病,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

一二类疫苗是怎么回事

目前根据传染病疾病种类和发病情况、政府可投入的公共卫生资源能力,人为地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也称为计划外疫苗。常见的二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狂犬疫苗等。

二类疫苗要不要接种

二类疫苗同样具有防控相应传染病的作用。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二类疫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体质。同时,接种前还应了解该种疫苗的特性、适应证及禁忌证。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抵抗力低,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那么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可选择接种流感疫苗;如果孩子近期要进幼儿园,可提前一个月接种水痘疫苗;轮状病毒容易引发3个月到2岁婴幼儿的病毒性腹泻,因此也可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有这些情况不宜接种疫苗

下列情况不适宜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不良后果。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一定要在接种处观察半个小时。

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儿童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接种后局部会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经过物理降温、热敷、多饮水、适当休息1~2天等对症处理,反应就会自然消失。反应强烈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怎么保护孩子的心灵健康?
1个回答2024-01-27 08:41

首先就是尊重孩子,然后就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最重要的事要多多注意孩子的近况,不仅要保护她的心里健康,更重要的是还要锻炼心里素质,这对心灵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小孩听力保健怎么做?可以预防下降吗
1个回答2024-01-26 15:54
小孩的听力保健主盯拍要注凯裤羡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耳道异物进入、不要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纯扮,增强体质防止反复的感冒或发烧。
兴化市防预保健部电话?
1个回答2024-05-27 16:40
兴化市防预保健电话,可打114查询。
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感冒》
1个回答2024-01-20 23:39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预防感冒》。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教师有班级点名活动引出今天的教学活动。

“这些天,xx小朋友为什麽没来呀?”

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2、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

教师归纳。

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3、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现在小孩子如何保护口腔的健康?
1个回答2024-03-08 01:29
口腔问题是现在许多的家长所困扰得问题,孩子总是会出现龋齿一类的疾病,用什么牙膏都还是有问题。其实牙膏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一般的牙膏就好,主要的还是生活饮食习惯好,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非常的喜欢甜食,其实这也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所以尽量在睡觉前不要吃甜食,睡前、要刷牙。小孩子的牙齿比较柔嫩,尽量选择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釉质。
保护环境,防止雾霾,健康成长的画
1个回答2024-02-09 09:26
那就画一副蓝天白云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的画吧,很符合所说主题。雾霾对人体危害很大,尤其是儿童,容易导致智力下降,建议喝克迈优果口服液,抗霾益智,清肺润肺,增强免疫力。
亚健康人群多么?怎样预防?
1个回答2022-12-19 00:56
现在恐怕完全健康的人不多吧

亚健康人群占了大多数
预防嘛不一定现实 很可能你已经是亚健康了
要想尽量健康的话随便查查就有一大堆方法,关键还是坚持
幼儿心理健康与疾病预防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4-12 06:30
幼儿园健康专栏:可以有一下板块1、幼儿疾病预防
2、幼儿的日常照顾小窍门
3、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如对孩子的态度
4、对孩子的希望
。。。。。。、
如何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1个回答2024-01-27 22:29
1、积极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按市上级部门的要求制订每学期学校保健工作计划,组织好全校性的各项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
2、结合学校工作和季节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项卫生宣传教育,制订各项检查评比制度,认真指导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卫生习惯,有计划地训练和发展红十字青少年,建立一支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卫生骨干队伍。
3、配合医疗卫生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近视眼、砂眼、龋齿、肺结核、蛔虫、鼻炎等矫治工作。开展简易治疗、急救包扎等医务处理,发现病情严重的师生,应迅速护送至医院就诊。
4、做好传染病管理和各项防接种工作。根据季节特点落实防治措施,如果传染病发生要做到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消毒处理,严格控制传染源,对各项预防接种要做好登记和统计工作。
5、坚持体育卫生相结合,保健教师应与体育教师密切配合,认真执行体育医务卫生监督。对学生的运动量是否适当和体育器械、运动场地等是否安全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会同体育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形态、机能的测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