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派相声趣说

开什么主题的派对最有趣?
1个回答2024-02-07 03:09
我建议开COSPIAY派对样能满足大家对电视人物喜爱而且非常有趣
陕派相声演员苗阜跨界做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21:45

陕派相声演员苗阜跨界主演话剧。


《龙门笑传》演出现场 

昨日(3月24日)下午,由西安青曲茶馆制作出品的话剧《龙门笑传》在青曲社鼓楼剧场首演,剧中,陕派相声演员苗阜首次跨界“话坛”担纲主角。

演出前,苗阜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这次演出绝非“玩票”——在中兴陕派相声的“主业”之外,今年自己将与“小伙伴们”进军小剧场话剧领域,“希望西安本土原创的小剧场话剧能被更多人关注,蓬勃发展起来。”

 是“回归”

  也是寻求自我成长

《龙门笑传》是全国大热的经典话剧《龙门客传》的升级版本,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刻画更加饱满鲜明,由于有曲艺演员的加入,台词和“包袱”也有了较大升级。据主创人员介绍,《龙门笑传》大胆让“90后”年轻演员力挑大梁,邀请了在西安话剧圈颜值与演技双在线的年轻小生小花,在导演李华的指导下刻苦排练,反复推敲,力求让观众满意。

作为观众聚焦的绝对主角,一向以相声演员形象出现的苗阜,此次首次挑战阴柔“公公”常言笑一角,一出场就引发全场爆笑不断。

谈及为什么会涉足话剧领域,苗阜称自己一直是个梦想家,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东西,做话剧是回归,也是希望自己有所成长,“刚从业时,我从事的是舞台剧的编导工作。而今尝试话剧舞台表演,更多是想提升和丰富自己的表演,继而反哺相声创作——我不想让表演风格总是一种模式,也害怕观众会疲劳。”

 搅热西安小剧场

  话剧的“春水”

首次出演话剧,苗阜称,一开始确实非常不适应,“话剧和相声完全是两回事,开始我总想在台词间加上很多包袱,但是我一加包袱又会影响到其他演员的表演,所以排练前期其实是一直在适应。好在经过层层打磨,现在我们基本理顺了。”

据了解,话剧《龙门笑传》除了在青曲社鼓楼剧场、大华·1935小剧场等地进行演出外,还将于今年8月走出古城,在全国巡演。而在《龙门笑传》后,青曲茶馆将推出的第二部话剧目前也已投入创作,剧本是由我国著名编剧王宏亲自执笔 。

在自己跨界出演之外,苗阜有更大的“野心”——培养出一批好演员,推出一批好作品,搅热西安小剧场话剧的“春水”。他以从西安走出的著名舞台剧编剧俞白眉为榜样,“我一直非常想把西安的小剧场话剧做起来。”苗阜认为,西安其实有大量小剧场话剧的追随者和受众基础,每次外地话剧来这里演出也人气很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本土的小剧场话剧。” 

急!寻求关于陕西小吃的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1-18 22:36
  一、羊肉泡馍

  某岁,冬。天奇寒,裂石。某,灾而落长安。时衣难遮体,久未饱腹。逢此寒天,难以存命。行乞于市。一馍铺,出鏊,未熟,憾之,弃之不舍。见某乞于此,送之果腹。某胜感之。然干噎难咽。某随取青花海碗,悉碎之,置于碗。至一铺,专沽羊汤,某前求清汤。主怜之,随将生馍置于锅,助熟,随舍其汤,并辅葱姜御寒。某谢之而出,至于街,啖之。香随气腾,味随气溢。路人甚异之。见某,时品,时吞,其情甚庄。食罢,置青花于市,跪而叩之,曰:生而食此,足已!时,其色润,其神清,无畏天寒。次年,长安有一铺,售八成生馍,自掰碎之,配羊汤煮之,其味鲜美,世人喜啖之。曰:“羊肉泡馍。”
  秦戈,录自《秦*广记》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年,一个人因为家里遭了灾祸,流落到长安街头。讨饭为生。又恰恰遇上大冬天,天气非常冷,能冻裂石头。他又能又饿,难以支撑。到市场上去讨饭。刚好遇上一家卖饼子的,出了一锅饼子,没熟,还有点生,就可怜他,给了他一个饼子。他拿着这个饼子,太干,咽不下去,吃不了。就坐在街边,拿出自己的青花大瓷碗,把馍掰得很小,放在碗中。还是吃不下。就到一家卖羊肉汤的店前,说明原因,讨口热汤。店主可怜他,就随便把生的馍馍也给他放到汤里煮了一下,倒进青花大碗里,再浇上羊肉汤,好心的店主随便撒了些葱花、姜末、芫荽等调料,帮他抵御寒冷。这人感谢后,端着碗出来,到街边吃。满街飘香,人们都很奇怪。看见他端着碗吃,一会慢慢地品味,一会大口大口地吞,表情很庄重。吃完了之后,他把碗放在街中间,跪下,磕了个头说:“一辈子能吃到这样的美食,就足够了。”当时,人们再看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也不怕寒冷了。
  第二年,长安城里开了一家店,专门买的是生馍,由食客自己掰成细小的块,再配上羊肉汤煮,味道非常鲜美。人们都非常喜欢吃。这就是“羊肉泡馍。”

  二、汉中米皮
  时,兴元府有夫妻,甚勤,俭以度日,安乐溶溶。一日,妻正淘米备炊,水方入盆,惊闻其夫疾于田间。妻随弃盆奔出。次日,夫妻安而还,欲炊。见前日之米,泡之过夜。甚憾之,闻之无味,尚可食。然,何以炊之?夫妻聪慧,突发奇想,饼之!随置之磨,浆之。于沸水之上蒸之。出为薄饼,透而亮,甚喜。随之,配之于菜,淋之以醋,辅之以姜蒜,拌之以辣油,其色透而青翠,红而诱致。夫妻喜,食之。入而爽滑,嚼而有味,酸而爽辣而开,软硬有度。喜食之,饱而犹食,酣而止。数日,夫妻均念此食,随复做,邀亲朋共享,皆惊其美。效之,广而流之,为兴元美食。谓之“面皮”。
  秦戈,录自《秦*广记》

  这个故事是说:汉中府有一对夫妻,勤劳持家,日子过得不错。有一天,妻子在家中淘米准备煮饭。刚把米泡在盆里,准备淘洗,有人来报说她丈夫得了病晕倒在田里了。妻子十分着急,扔下手中的活就跑了出去。等到第二天,丈夫的病好了,夫妻两回到家中,准备做饭吃,才发现昨天的米已经泡了一天了。扔掉太可惜,闻了一下还没变味,就决定把它吃掉。但怎么吃,却为难了。煮成米饭是不行了。夫妻俩都很聪明,突发奇想,想做成饼子吃。于是就用石磨,磨成浆,放到锅上去蒸。蒸出来是薄薄的米饼,晶莹透亮。夫妻俩很高兴,又配了点菜,撒上调料,淋上醋,拌上辣椒油。色泽也很漂亮,吃了一下,才发现非常好吃。爽滑有嚼头,酸辣有度。非常好吃,吃饱了还想吃。过了几天,夫妻俩很怀念那吃食。就按照那样的做法,做了,请亲戚朋友都来吃。所有人吃了都惊叹说好吃。都纷纷效仿着做,就流传开了。成了汉中地区的美食。当地人叫它“面皮”。
陕西陕北之间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0-22 19:25
陕北是陕西的一部分
陕西宁陕五郎关神话传说
1个回答2024-03-03 04:27
地处子午古道宁陕县的五郎关,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五郎关的传说有三:
一、县城南门有五块巨石酷似五条狼,故称为五狼关。
二、城北有子午关(也称石羊关)、夹岭关、高关、腰岭关、五谷关五道关隘。这五道关棚镇象五位壮士镇守,故将关瞎和清口宁陕县城总称为五郎关。
三、宋代杨五郎曾屯兵镇守宁陕,故称五郎关。所以,五郎关石雕以杨家将为主。
在五郎磨前关山上建有650米长廊,蜿蜒上下,颇为壮观。
陕西的“陕”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2-06 22:00
陕的意思应该是指山脉名称,可能是古时候的某个山脉,名为陕,在这座山的西部就是陕西的地界。
为什么陕西叫陕西?
1个回答2023-01-13 11:00
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其实,“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会馆的陕西商人
1个回答2024-03-11 18:42

在明清两代五个多世纪里,陕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都能雄踞一方;陕西商人依托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关隘重镇和商埠都会,从内地贸易开始做起,直到把贸易扩展到外蒙古、俄罗斯、朝鲜等邻近的国家地区。
陕西商人的贸易活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将秦人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艺术推向了自秦汉、隋唐以后的又一个极致。陕西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诸多陕西会馆中,有的与山西商人合建,称“山陕会馆“,或“西商会馆”,有的是纯粹的陕西会馆,又称西秦会馆。
尤其在云贵川一带,由于明清时陕西商帮的经济在那里处于垄断地位,当地便保存了好多会馆,像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心繁华街道,就是由于有会馆而命名为“陕西街”、“陕西路”。

陕西历史上都有哪些传奇人物注:陕西本地的
1个回答2024-05-06 00:12
蔡 邕
·大 禹
·老 子
·神农氏
·鬼谷子
·刘 彻
·魏 征
·班 固
·颜真卿
·杜 牧
·炎 帝
·黄 帝
·李 冰
·吕不韦
·桑弘羊
·周文王
·周武王
·白 起
·王 翦
·秦始皇
·蒙 恬
·张 骞
·司马迁
·刘 邦
·杨 坚弊谈闹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李自成
·孙思邈
李 靖
阎立本
韦应物
班 超
郭子仪
白居易
王昌龄
褒 姒
吕 布
貂侍没 蝉租罩
霍去病
张献忠
3000陕西成语,只有老陕才懂
1个回答2024-02-18 01:28

各得其所 [ gè dé qí suǒ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è dé qí suǒ ]

《周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

出 处

《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例 句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