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板乐理与视唱练耳

小孩用练字板练字好吗
1个回答2024-03-07 07:05

练字板练不出来好字,跟用钢笔手写是两码事。

怎么练耳
2个回答2022-05-07 14:33
每天对着钢琴唱音阶,第一:钢琴弹一个音你就唱一个音,先弹后唱。第二:跟着钢琴一起唱,就是弹的时候你也唱,边弹边唱。第三:你先唱,唱一个音弹一个音,校正音准,先唱后弹。觉得能唱准的时候,就找个人,弹音,先给个标准音la,然后随便按,你可以根据音阶从la开始找到那个音的音高,就知道那是什么音了
练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6-25 08:37

练耳是培养耳朵听觉对声乐和器乐专业识别记忆能力。

听觉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并发展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听觉,加深对乐谱的实际理解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力。在音乐院校中,它和视唱成为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怎么练耳啊
1个回答2022-07-04 11:37
建议楼主从听单音开始,然后是旋律音程,再是和声音程,然后是和弦,再是节奏,最后到旋律。
视唱练耳考级都考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16 08:30
视唱和练耳是两门课程。是中考音乐艺术特长生,和高考音乐类考生的考试科目。目前还没有考级的部门。
视唱练耳怎么学
1个回答2022-07-08 19:54
去姜杰钢琴城
幼儿视听练耳怎么练?
1个回答2024-02-24 05:44
1,学钢琴是按键乐器,需要力度,一般孩子是在四五岁以上开始学。而且学钢琴后要坚持练习,需要仰贵的学费和钢琴费。

2,“学乐器就学不好唱歌”
不是。学乐器要求孩子的视听能力要求很高,看谱,听节奏,数拍子弹奏准确,手眼耳协调和大脑控制各身体器官的分工要精确。唱歌也是一样要注意听节奏,数拍子,只是换了嘴耳眼的协调。==学乐器和学唱歌是相互促进互补的。在学乐器到一定层次后,可以边弹边唱。

3,孩子学唱歌,多听多唱,还需要正确的发声练习,和正确的歌曲选择。孩子的嗓音在发育期间,选择的歌曲目不宜过高音的,以免损坏声带。专业的老师一般会注意这点,孩子平时要注意保护好嗓子。

4,要学多久才知道孩子学得怎样?
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先天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平时我给孩子玩时放放音乐,和孩子一起做音乐游戏,无意之中在玩中就学会不少歌曲和音乐表演。

良好的环境,正确的教学方法,资质高的教师,教出的孩子也不一样。
幼儿视听练耳怎么练?
1个回答2024-03-05 06:43
1,学钢琴是按键乐器,需要力度,一般孩子是在四五岁以上开始学。而且学钢琴后要坚持练习,需要仰贵的学费和钢琴费。



2,“学乐器就学不好唱歌”

不是。学乐器要求孩子的视听能力要求很高,看谱,听节奏,数拍子弹奏准确,手眼耳协调和大脑控制各身体器官的分工要精确。唱歌也是一样要注意听节奏,数拍子,只是换了嘴耳眼的协调。==学乐器和学唱歌是相互促进互补的。在学乐器到一定层次后,可以边弹边唱。



3,孩子学唱歌,多听多唱,还需要正确的发声练习,和正确的歌曲选择。孩子的嗓音在发育期间,选择的歌曲目不宜过高音的,以免损坏声带。专业的老师一般会注意这点,孩子平时要注意保护好嗓子。



4,要学多久才知道孩子学得怎样?

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先天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有差异。平时我给孩子玩时放放音乐,和孩子一起做音乐游戏,无意之中在玩中就学会不少歌曲和音乐表演。



良好的环境,正确的教学方法,资质高的教师,教出的孩子也不一样。
我儿子把老板打了怎么办?我儿子不会拍马屁讨好老板,老板看不上他,说他几句,我儿子给他两耳光!
1个回答2024-01-27 10:04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你老帮她说明你热心,把同事的事当作自己的,关心她和她搞好关系,但每个人人品也不同,她忘了你对她的好,或许觉得你某些地方得罪了她,所以对你有敬拍纯了意见,遇到事她含含糊糊不想帮你,这是她的人亮咐品问题,对这种人平时尽量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也不要关系闹贺源僵,否则在单位见了面也难看。祝你幸福。
耳语练声法的意思就是说要用耳朵认真听别人说话
1个回答2024-03-02 20:45

耳语练声法的意思就是说要用耳朵认真听别人说话这句话是错误的。

耳语练声法才是在演讲、讲课嗓子疼的治本之法。练习耳语法能让人学会用丹田气来发声,说话时,小腹用力,声带放松,这样声带就不会出现充血或小结的情况了。

那么,什么是耳语练声法呢?说白了,就是说悄悄话的练气练声方法。比如,你正在家里复习功课,你妈有话想跟你爸说,又怕影响你学习,就贴在你爸耳边悄悄说。这就是耳语法。天天练习耳语法,就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人人都能学会。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有些人教别人学问,把学问弄得非常玄乎,让人听半天,还是一头雾水,最后也学不会。

古人讲,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大家一听就能明白。讲话用声不当容易引发三个问题:一是疼。老用嗓子说话,说多了,嗓子就会疼。二是哑。声音嘶哑,不悦耳,甚至失声,说不出话来。有些老师每周要上五天课,前三天嗓子还能凑合用,到了第四天,嗓子就哑了。

有位教授连续讲了十几天课,最后累得失声,只好做手术,一年无法讲课。三是浊。声音浑浊,不清澈,吐字含混不清。来源于生活的耳语练声法,正是解决用声不当问题的妙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