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晏婴百家讲坛评书吧

晏婴就是晏子吗?
2个回答2022-11-20 09:41
是的,晏子,名婴,字仲
关于晏婴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6:48

1、华而不实

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里边,有古铜色水流。在这红色水域里边,有枣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原因?”晏子回答:“从前,秦缪公乘龙船巡视天下,用黄布包裹着蒸枣。

龙舟泛游到东海,秦缪公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染红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铜色。又因枣被蒸过,所以种植后只开花,不结果。”

景公不满意地说:“我装着问,你为什么对我胡诌?”晏子说:“我听说,对于假装提问的人,也可以虚假地回答他。”

2、晏子发笑

齐景公往牛山游览,向北登临齐国都城时,突然哭道:“人生怎么像奔腾咆哮的流水,离开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据听了。

也哭泣起来了中国历史经典的笑话故事中国历史经典的笑话故事。晏子却在发笑。齐景公怒问他为何发笑。晏子回答:“如果使贤能的国君,长久地据守齐国。

那么,太公、桓公将长久地据有齐国了;如果让勇猛的国君,长久地占有齐国,那么庄公、灵公将要长时间地享有齐国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国君的宝座而立身于世呢?

而您偏偏独自因为这事流泪伤情,这是不符合道德的。不仁道的国君我看到一个,谄谀的近臣我见到两个,这就是我私自发笑的原因啊!”

3、晏子数罪

齐景公喜欢捉鸟玩,便派烛邹专门管理鸟儿,可是烛邹不慎让鸟飞逃了。景公大为恼火,下令杀死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让我数落他一番。

然后再杀,让他死个明白齐景公高兴地说:“好。”于是把烛邹叫进来。晏子便一本正经地说:“烛邹!你知罪吗?你为国王管鸟却让它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

使国王为了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事传出,让天下人认为我国重小鸟而轻士人,败坏我们国王的名誉,这是第三条罪状。

你真是罪该万死!”说完,马上请求景公下令斩杀。可是景公却说:“不要杀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

4、南橘北枳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来到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

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个犯了盗窃罪的齐国人。”楚王转过头来对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

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水土不同呀。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

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的!是我自讨没趣啊。”

5、 仁者长寿,和则养生

“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

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动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爱戴。

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

关于晏婴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2:31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0:25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评点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评书,百家讲坛 全集 mp3
1个回答2024-02-07 09:28
在这里,推荐几个:阎崇年-大故宫(第一部和第二部),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王立群读史记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我这些我都给你发!请注意查收!我家电脑里的所有百家讲坛及其评书等mp3资源(我喜欢的),我都愿意和你包括网上需要这些的人共同分享!希望你们能满意我给发过去的这些mp3音频!
晏婴的故事 晏婴劝主
1个回答2023-12-15 11:19

春秋时代,当了30年齐国大臣的晏婴,是位着名的政治家。《左传》中,颇多晏婴的记载,比如说,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

有一次,齐景公强令民工造大台,闹得齐国民不聊生,众百姓苦不堪言。正巧晏婴出使回来目睹了这一情景,他马上进言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总算同意了。晏婴却不急于回家,而是立即赶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紧干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婴骂累了、打累了,这才回家。他刚离开工地,齐景公的传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民工一听此令,齐声欢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兴兴地赶回家去了。

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他大为欣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

哲理点拨:每个人都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是高超的学问,是一种机变的本领。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3个回答2022-09-11 14:10
子,是对古代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晏子曾出使楚国,是有学问有作为,后人则尊称他为晏子
晏婴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12 23:35
晏婴是一个怎样的人?
晏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外交家。

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了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晏子不卑不吭,将计就计,一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很明白,楚王只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楚王若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最终,楚王只好打开城门。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第二次斗智: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能人。面对楚王有一次对自己和国家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一次回敬楚王: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说齐国无人?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贬低自己,再贬低楚王及楚国。表面上似乎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次斗智:楚王讥笑齐国人没出息,而晏子举了一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再用同样的道理证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就做了盗贼,也是因为两国水土不同。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身材矮小的缺陷,言语中充满挑衅和嘲弄,对齐国的大夫直呼“你”,已是无理之极;后一次直指齐国“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嘲笑之语更是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楚王一败再败,不得不赔礼认罪。

在晏子和楚王的唇枪舌战、争锋相对中,一个是聪明机智、胆略过人、维护国家尊严的使臣;一个是傲慢专横、骄傲自大的君王,谁赢谁输,谁好谁坏,显而易见。
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晏子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

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就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

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晏婴(?-前500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汉族,山东莱州市平里店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子使楚》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外交家。   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了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晏子不卑不吭,将计就计,一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很明白,楚王只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楚王若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最终,楚王只好打开城门。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第二次斗智: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能人。面对楚王有一次对自己和国家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一次回敬楚王: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说齐国无人?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贬低自己,再贬低楚王及楚国。表面上似乎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三次斗智:楚王讥笑齐国人没出息,而晏子举了一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再用同样的道理证明,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就做了盗贼,也是因为两国水土不同。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身材矮小的缺陷,言语中充满挑衅和嘲弄,对齐国的大夫直呼“你”,已是无理之极;后一次直指齐国“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嘲笑之语更是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楚王一败再败,不得不赔礼认罪。   在晏子和楚王的唇枪舌战、争锋相对中,一个是聪明机智、胆略过人、维护国家尊严的使臣;一个是傲慢专横、骄傲自大的君王,谁赢谁输,谁好谁坏,显而易见。
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諡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婴不是春秋时期的吗
1个回答2022-11-06 10:42
是春秋时候齐国的人
晏婴,一世百君,启发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02 13:12
晏婴的“一心事百君”行为,显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以及他的仁义之心。他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影响他的君主,这表明了他的智慧和深思熟虑。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道理:
1. 示人以诚:晏婴的忠诚和正直是他的行为准则,他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以此影响他人。这种以身作则,以诚相待的行为模式,是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习的。
2. 智慧和审慎:晏婴在处理复杂局面时,总是能以智慧和审慎的态度去应对,这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大智慧和深思熟虑。这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有清晰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
3. 以德服人:晏婴的事百君行为,是他以德服人的体现。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而不是通过强制或者命令。这表明,以德服人比以力服人更能产生长久和有效的影响。
4. 身教重于言教:晏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而不是用言语去教诲他人。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方式,往往比单纯的言语更能产生有效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行动胜于空谈”。
以上就是晏婴的故事给我们的一些启示,无论是他的忠诚正直,还是他的智慧审慎,亦或是他的以德服人,以及他的身教重于言教,都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学习和实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