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莲花落大鼓名段

莲花落经典段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05:15

莲花落经典段子是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的。莲花落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

莲花落的艺术特点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以唱为主、道白为辅的结构。说唱词基本上七言四句构成一段,多言按七句的情况处理。

太原莲花落以竹板击节,无须其他乐器伴奏,唱腔为段落体。每段开头和结尾用唱腔,中间用韵白或道白叙述故事情节,尤以模拟人物言行见长,活灵活现。

表演者通过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板式变化来渲染艺术气氛、营造艺术环境、烘托艺术效果、调整说唱节奏,最终达到配合表演的目的。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唱。一个形式完整的太原莲花落通常都要有一段唱腔。这段唱腔,可以是在开头也可以放在中间,但多见于开头部分。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放在何处,完全根据人物、故事以及情结的自然需求和作者的整体设计安排。当有两段唱腔时,前后唱腔在腔调上应有明显变化。

莲花落经典段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4:16

《莲花落》经典段子有如下:

1、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的。

2、年轻人,你就是凌晨两三点钟的太阳。

3、都是水何必装醇,都是色狼又何必装羊。

4、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

5、人生在世,无非是让别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6、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7、山阻石拦,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8、经过激烈的搏斗,流氓被妇女主任扒光了

绍兴莲花落有什么经典段子
1个回答2024-02-04 00:54
  翁仁康的:《晦气鬼告状》《糊涂村长》《新乡长上任》《分爹》

  倪齐全的:《救爹》《阿Q与辫子》《“傻瓜”闪光》《又出洋相》

  绍兴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莲花落”是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门类中的一大曲种。在这一曲种内部,还可以按地域的不同而细分,如:江西莲花落、闽东莲花落、太原莲花落、陕北莲花落、汉中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广西零零落、山东落子等,以及本文将要专题阐述的“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作为大概念“莲花落”中的一种,现今它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被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
  “绍兴莲花落”的流行地域主要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和杭州一带。因为,其说白唱词采用的是绍兴方言炼话,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其音乐唱腔朴实流畅,娓娓动听;其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特别为绍兴人所喜爱,尤其是深受绍兴农村群众的钟爱。
绍兴莲花落有什么经典段子
1个回答2024-05-20 11:55
三打白骨精
翠姐姐回娘家
大年三十
这些都是我从小听到大的···蛮经典的···
读完童年河段落的感受
1个回答2024-02-13 15:06
我真切地看到一个初涉人世、不明事理的孩子,开始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无法抹掉的时代烙印。这让我深受感悟。作者注重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成长。文学的魅力在于以情感人。《童年河》的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闪光的、动人以情的事物,在小说中着力表现了普天下少年儿童心灵能共同感受的感情,比如亲情、友情、乡情、同情心、悲悯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
读完童年河段落的感受?
1个回答2024-03-17 00:47

我真切地看到一个初涉人世、不明事理的孩子,开始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无法抹掉的时代烙印。这让我深受感悟。作者注重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成长。文学的魅力在于以情感人。《童年河》的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闪光的、动人以情的事物,在小说中着力表现了普天下少年儿童心灵能共同感受的感情,比如亲情、友情、乡情、同情心、悲悯情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

莲花落经典段子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6 07:21

莲花落经典段子是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的。莲花落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

莲花落的艺术特点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以唱为主、道白为辅的结构。说唱词基本上七言四句构成一段,多言按七句的情况处理。

太原莲花落以竹板击节,无须其他乐器伴奏,唱腔为段落体。每段开头和结尾用唱腔,中间用韵白或道白叙述故事情节,尤以模拟人物言行见长,活灵活现。

表演者通过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板式变化来渲染艺术气氛、营造艺术环境、烘托艺术效果、调整说唱节奏,最终达到配合表演的目的。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唱。一个形式完整的太原莲花落通常都要有一段唱腔。这段唱腔,可以是在开头也可以放在中间,但多见于开头部分。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放在何处,完全根据人物、故事以及情结的自然需求和作者的整体设计安排。当有两段唱腔时,前后唱腔在腔调上应有明显变化。

莲花落落莲花是什么戏
1个回答2024-02-05 07:29
莲花落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新干“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在庐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经省专家论证后上报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于种种原因,新干“莲花落”濒危,现代人知之甚少。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时下的莲花落,不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仅是边说边唱。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描写小河的段落
1个回答2022-09-02 21:31
春天,正是大地复苏,万物萌发的季节。小河流着碧玉般的河水,流水声美妙动听,清新悦耳。小河边的野花在频频点头,仿佛在对小河的奏乐啧啧称赞。河沿上的白杨、木棉等“小河卫士”,摇曳着枝条,好像在为小河的歌声鼓掌;那绿色的小草在风中摇头晃脑,似乎在回味、欣赏“小河之歌”。茂密的小草丛铺就成了天然的“绿色地毯”。春天的小河恰似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