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不做专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怎么改变
2个回答2022-12-03 07:38
控制型的父母主要是,不想放手,怕孩子出现危险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但是,如果你想改变的话就要,做出让父母放手的事情,证明你自己可以。
控制型父母的特征是?
1个回答2024-02-13 16:10
父母的控制欲强,多数出于母亲这一方,这也明显是属于女方强势的婚姻状况。通常婚姻能正常进行下去的家庭,做父亲的因为是男人,相对来说更宽广一些,所以不至于对儿女有太强的控制欲!
然后,女方的控制欲可以恐怖到占有儿女的一举一动,什么都得听从安排,若不然就会遭来谩骂与各样的教训。
控制型父母都有一个特点,以为自己给的是爱,但实质上都是伤害。
而控制型父母的成因,是他们也有过一段被控制的童年,认知被束缚,认为爱就是控制,要对方接受自己的付出。
他们害怕亲密关系的分离,会把分离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顾及关系的客观规律。
作为孩子,很多时候会直接选择对抗,对抗不了就妥协。其实除了这两者外,更应该做好的是区分尊重与顺从。
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而不是重复父母的人生。内心强大,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成年人。”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读后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1:05

先根据所读的东西,进行一点概括性阐述。然后根据自己所得所想,得到的启发什么的,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就行。

范文: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看到适合自己的实例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工作多了,烦了,身体累了,儿子有事情时就会对孩子大声的。

我也总是犯老毛病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的毛病,而儿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不主动和人打招呼,胆子有些小,这些是我最担忧的。这种担忧我知道是我平时对儿子太严肃、有时过分的严格,让儿子对我有些害怕,也就导致孩子对外人并不热情,遇事胆怯没自信。

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没必要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自然陪在孩子身边耐心的指导和观看孩子一步一步的变化静心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度过成长的阶梯。书中写到: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你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自然,你对他的影响就会越为广泛,你能够改变、改善、帮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这一点对我目前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中要改变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变收敛急、大声,学会能做到心平气和。想想班里学生的实例,和家长交流沟通了解的多了,的确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一个阶段会有一个阶段的变化,只要自己对自己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改变,孩子也会随之有变化,耐得住气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和孩子的血型不一样是父母的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3-02 03:32

父母血型与孩子的血型关系是:

1、父母是A与B型,孩子应该是A或B或AB或O型,

2、父母全是A型孩子是A型或O型,

3、父母全是B型,孩子是B型或O型,

4、父母全是O型,孩子是O型,

5、父母全是AB型,孩子是AB型或A型或B型,

6、父母是A型与O型,孩子是A型或O型,

7、父母是B型与O型,孩子是B型或O型,

8、父母是AB型与O型,孩子是A型或B型,

9、父母是AB型与A型,孩子是AB型或A型,

10、父母是AB型与B型,孩子是AB型或B型,

11、父母全是AB型,孩子是AB型或A型或B型。到正规医院检查血型,有时血型会检查错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可能是你父母的血型验错了。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孩子读后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5 23:2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我想,这也是张文质先生提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原因之一。要改变孩子,得从改变父母开始。而要改变父母,谈何容易?这需要父母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坚强意志,需要不断地学习,检视自己。而《改变父母改变孩子》则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向人们没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促膝谈岩旦心,让人在不经意间得到教益。
  通过品读《改变父母改变孩子》,我是受益匪浅。主要收获有:
  我们大人不是懂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少,或者说是知而不做,或者说还没有认识到做的重要性,缺乏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
  为此,文质先生特别提及:“我们经常道理讲得太多,给孩子做榜样、做具体的示范太少。”的确如此,不少家长许多时候是讲一套做一套。
  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甚至是终身的责任人,一辈子你都要做示范,一辈子你都有责任为你的孩子、为你的孙子、为你家族的人做出一个榜样。我们需要教育,需要激浊扬清,为孩子提供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每个大人的责任。需要我们谨记:处处当孩子的榜样。
  我们大人做容易犯毛病,即自以为是。由于自以为是,导致沟通理解的障碍。许多事情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十分浅显的事,但在孩子看来却变成十分困难的了。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对待一个成长汪旁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有平常心,需要有一种理解力,需要有一种针对孩子不同的心智成长的状况要对症下药,甚至我觉得比对症下药更重要的,还是理解力。“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受自身条件的局限,有时候不管他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就等什么时候它的”聪明花“能开。它或许有一天会突飞猛进,一鸣惊人。
  要改变孩子,有时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啊!丝毫勉强不得。这就需要理解。只有理解了孩子,才会同情孩子,才会感同身受,为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许多时候是因为不理解而导致关系紧张,导致各种极端的情绪,导致仇粗陵扰恨,导致自暴自弃。
  理解孩子,需要沟通,需要聆听来自孩子的声音,多听听孩子对生活、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多询问一下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感受,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断;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更多的要让孩子回到自己来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式,让他得以成长。所以一方面就是父母你要尽到责任,帮助他支持他肯定他的个人选择;另一方面在他个人做了选择之后,有时候要帮他承担这种风险,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充满各种风险的,你能不能帮助他,尤其是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在他成长不太顺利的时候;在他感到很迷茫的时候,父母能不能更坚定的站在他身后,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在小学阶段,对父母来说学业上的压力还比较少,但是到了初中,你不要看有的孩子他学得那么好学得那么轻松,我的孩子学得这么辛苦,学得这么差,其实这个时候恰恰就是父母有勇气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有勇气,哪怕孩子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你也能够支持他,也能够让他活得比较从容,比较有信心这点很重要。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质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
  生活中,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和克制的比比皆是。孩子犯了错误,一些家长还没有说上几句就急了,破口大骂,甚至动起手来。缺乏耐心和克制,粗暴对待孩子,常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家长若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孩子一道冷静地分析问题,一定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教育孩子,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干着急没用,责怪也没用。你骂他打他,反而会冲淡它对错误的认识;你宽容他,他反而人会心怀愧疚,会极力反省并改正错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家长要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父母爱情真实原型
1个回答2024-01-22 05:41

电视剧《父母爱情》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作者结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了这部作品。该剧非常贴近现实,让人看完难免会产生联想。《父母爱情》讲述了海军的军官江德福和安杰相识相爱的故事,两人一直走了50年的路程。江德福在海军部队期间因为年龄过大,一直没有对象结婚,在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漂亮年轻的安杰。

父母爱情有原型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5 02:06

《父母爱情》的原型应该是原小说作者刘静的父母,或者说至少有她父母的影子。

父母控制欲强,如何让父母学会放手?
1个回答2024-01-20 18:45

看了这个问题,我明白你可能有着控制欲比较强的父母,他们把你当小孩子,打着爱的旗号过度关心你, 甚至会入侵你的边界干涉你。你希望能让他们改变,不再这样对你。过度的干预和控制是令人非常窒息的,而且确实不利于个体独立的成长。那该如何是好?我们要先看到一个问题:父母是很难被改变的。我们拼命让父母去改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我们换一个思路,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怎么调整,会引起父母行为的改变呢?

我们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小林是一个公务员,他在体制内工作了很久,他最近决定要辞职了。辞职去做什么,他都已经想好了,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小林的父母在老家,眼光受到局限,就认为在体制内工作才是最稳妥的,不支持小林的决定。小林因此非常苦恼,为什么父母不能支持?为什么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控制他?好了,故事就到这里,小林的态度我们能够看到:他在等待父母的许可,他才要去做他想做的事。这其实是一个不独立的态度,因为他在等待父母允许。那为什么一定要等父母允许才可以呢?如果只是把父母的意见、父母的管制当做一个参考,最终做决定的人是你,会怎样呢?表面上是父母的控制,使你不能自由的去做你想做的事,但究其根本还是孩子在授权父母,给父母权利去管着自己。独立不是父母送给你的,不是管父母要来的,那是小孩子的态度,成年人的态度是:无论你支不支持我,是不是能允许我做,跟我要做的这件事关系不大。要想让父母放手,首先的你的态度要转变:无论父母允不允许,你要做什么还是照常做,就只是来通知父母一声。当父母看到你独立的态度,他们的管理已经不再奏效,他们的行为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刘瑾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1个回答2024-03-06 15:55

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1.改变孩子,要从改液盯变父母开始。

父慧春母改变闹碧和孩子才能改变

2.一日为父,终身为父

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好父母就是好学校。

3.你必须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

父母对小孩子有偏见,如何使父母改变看法?
1个回答2024-01-29 16:03

换位思考,试着去理解父母的难处,想想平日里父母所受的辛苦和怎么对待你的,从小到大为了你做了多少牺牲多少付出,别总想着自己受的委屈,父母也是人,你是否对父母也有偏见呢?小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父母对你有什么偏见 全都是爱你为你好,只不过你现在还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