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事实论证

能够证明观点的名人名言,怎么写成辨论稿
1个回答2024-04-14 01:17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比较论证的对比论证
1个回答2024-02-25 09:37

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什么是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
1个回答2023-12-02 23:49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例如:如《俭与奢》《索取与奉献》《“知足长乐”与“知不足长乐”》等,都适宜用此法完成作文。
类比论证:辩士透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如《晏子使楚》中的因水土不同而橘变为枳,也可以是寓言故事,如《察今》中的三个事例;还可以是成语典故,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的滥竽充数。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主体事物与客体事物之间的相同特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许多个。如《察今》,主体事例“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与它的三个客体事例之间,就只有“主观的做法不适应客观的变化”这一个相同的特点;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主体事物齐王与客体事物邹忌之间,在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的态度及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上,均表现为“私”“畏”“有求”这三个方面的相同特点。相同的特点越多,主体事物就越具有客体事物的性质,越能暴露主体事物的本质。类比论证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有的通篇都用这一种论证方法,类比到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有的只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并把它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如《公谏》就是把类比论证与演绎推理结合起来运用的。
如何区分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
1个回答2024-02-07 06:22
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典故寓言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等,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引用论证严格讲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单纯的道理论证因为论证的严谨性以及所用道理的出处问题,给人的信任感不足,而引用论证多借用名人语录,普遍的公理,这些相比单纯的道理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17:22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区别是:

1、论证中的主体称呼不同

(1)比喻论证的两者为:本体和喻体。

(2)类比论证的两者为:本体和客体(类体)。

2、论证方式不同

(1)比喻论证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比方抽象的论点、道理,重点在“喻”,使说理更加形象易懂。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以“抱薪救火”的愚蠢,“薪不尽,火不灭”的后果,来说明“以地事秦”的不智,最终走向国灭的结局。

(2)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较主体与客体的相似点,有客体某一属性,推出出体也该有这一属性,有一个比较推论的过程。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邹忌有相似点,同为上位者,那么邹忌有受蒙蔽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与臣,所以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可以推出齐王也可能受到蒙蔽,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海之境莫不有求于王,得到“王之弊甚亦”的结论。

常用论证方法:

1、道理论证,主要是运用了有关于所论证论题的一些中外的名言警句,还有一些经典著作当中的经典见解,从而证明相应的论点。道理论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来进行相关论点的论证,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对比论证,主要是从所要论证事物的反面或者是和事物相异的属性的比较来进行论证,对比论证是一种新颖的思维论证方法,所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进行论证的事物有很多,对于一些论点有很大差异的论题,可以进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3、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主要是通过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通常会把比喻者的理论去论证论题,在比喻论证当中,比喻者和被比喻者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所以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推理关系。

4、举例论证主要是通过列举出来一些和论点论题相关的材料来进行论证,这些材料必须要具有充分性,有着确凿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举例论证的作用是根据自己所举出来的例子来更有说服力的论证自己的论点。

如何区分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
1个回答2024-02-09 07:30
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典故寓言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等,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引用论证严格讲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单纯的道理论证因为论证的严谨性以及所用道理的出处问题,给人的信任感不足,而引用论证多借用名人语录,普遍的公理,这些相比单纯的道理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2-25 02:36
论证手法的本身没有价值大小的区别,只有论证作用的不同,将一种论证方法用在最恰当的时机以达到自己的论证目的就是最完美的方法。
从以下三点举例说明二者之间的不同用法:
一、从属性上区别:
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四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谏太宗》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这一点是基于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从论证的基础不同上区别:
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用。
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迹并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滥竽充数”的南 郭先生是在当作寓言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出现在古籍中的,它具体形象地说明革命队伍中的某些不懂装懂的人。鲁迅《拿来主义》孟子“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
三、从论证效果上区别:
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悄斗庶民求”的两两相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王纳谏。因此,类比论证是在严密的说理中使人信服地承认某个道理。
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启州磨化。譬如《谏太宗》中,文章开头的一段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明“积累德义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由于德义本身比较模糊,可能导致说理较抽象。所以就运用比喻论证,使得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让人易于理解。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2-25 11:40
一、【比喻论证】
1
、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
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本体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喻词

(像、是、如等)。
3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
: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二、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3-01 12:36
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区别:比喻论证是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论证,而类比论证是运用同类比较的类比推演进行论证的。类比论证是通过已知推出未知,逻辑力量强。比喻论证以“喻体”去证明“本体”。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它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化。
引用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19:41

一、叙述对象的不同

道理论证就是讲道理。引用权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经典寓言、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是指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依据经典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二、效果的不同

单纯的道理论证在论证的严密性和所用道理的来源问题上缺乏信任感,但引用论证多借用名人语录、普遍公理,这些都比单纯的道理论证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称为“引证”。 即,引用名人名言和名人观点等作为论据,依据证据分析问题,说明道理`论证方法。

三、作用的不同

论证使论述具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解答:运用道路理论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 从而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作用: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可以进一步说明文章的论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