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教育 12岁孩子怎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2-29 00:44
12岁的孩子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时常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下面介绍一些针对十二岁孩子教育问题的建议:
耐心等待:人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形式上与一棵树的成长极为相似。树的闭纤知种子正在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能期望它开花,开花时也不能急于采摘到果实。此所谓“切勿拔苗助长”。
合理关爱:这就象给树施肥,过多不好,过少也不好。关爱还必须注意平衡,物质的与精神的必须同时兼顾,不可失衡。该打时必须打,该骂还得骂,但不能过度,不能家长自己失态;打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让孩子明白家长已经非常生气了竖链。之所以要打骂,是因为讲道理对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有时完全无效,但必须慢慢让孩子学会讲道理,明是非。更多的应该还是鼓励轿消夸奖,是平等相处。
适当引导:不应该过多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的,不要用家长您的脑袋替小孩思这考那,应顺其自然地成长是最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要到孩子25岁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自然地成长是一个人最终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的必要条件。但要做到恰到好处非常难,家长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将自己的观念、成见、偏见、情绪、希望作用在孩子身上,最后培养出的就是所谓的“病梅”。所以与孩子平等相处是最重要的,只是在很少的时候才需要显示家长的权威。
快乐成长:适当地引导必须以快乐为前提,如果丧失了这一前提,一切教育都是失败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学会创造快乐。所以,知识的灌输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寓教于乐;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有时会恰得其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劳动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克服困难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细心观察:现代教育实际上是大工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讲究的是大批量生产。但人都是有个性的,所以那种产生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或者类似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仍必须得到提倡。其讲究心与心的沟通,讲究潜滋默化,讲究灵性的互动。人,尤其是未成年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有新奇、有困惑、也有恐惧,但其身心又不足以完全独自适应这些新事物,所以家长和老师,尤其是家长就有责任细心观察孩子的任何微小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处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但只要家长本着平等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自然而为,不断反省,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时时反省:反省对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必要的,对待孩子也同样如此。有了反省和平等快乐自然的心态,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
12岁孩子的教育
1个回答2024-02-15 23:04

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家长的。

既然你一直自诩“民主”,那就要承担“民主”的弊端。

你的这种教育方式是现在最得势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无条件支持。但这种理论在心理学界一直都是被诟病的。在实践中,人本与行为、心理分析是一起使用的。算是互补不足吧。可惜的是,社会上只一知半解的无条件用人本。

好在孩子还不大,可以纠正。挫败教育是解决方法,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必须听话,必须有规范。

李天一,殷鉴不远。

怎样教育12岁的男孩子
1个回答2024-02-18 22:42
不要管的太紧,要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男孩子在这个阶段很叛逆,因此要有一定的耐心,但也不能放纵。
12岁男孩 教育
1个回答2024-02-07 12:52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从规则上约束 首先要让孩子逐渐认识到学习的目的~ 不过这也不能强求 也是逐渐让孩子领悟的 因为只有真正的让孩子懂得了学习的目的 孩子才会主动的 自觉的去学习~ 可以先从了解他的兴趣开始 然后逐渐让他明白每一门学科对他将来的重要性~
让孩子学习 只有一个途径最有效 就是增强他的责任感~ 让他意识到对自己的责任感 不过 12岁的孩子还很少会有这些认识~ 所以可以慢慢的教育 等到了15,16岁~ 自然会明白很多~ 关键是要有耐心 都是需要慢慢磨练的~ 孩子爱玩也是正常的~ 只有当孩子长大了 有了自我的责任心的时候 他就会自觉的去努力学习了~ 不过现在就是要逐渐加强他对学习的认识 让他慢慢明白为什么学习 学习有什么益处~ 这对他的将来很重要 也可以让他发掘出自己的理想~和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 这个就是他将来学习的动力
关于12岁孩子的教育.
1个回答2024-02-07 00:16
你好!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不能磨灭孩子的天性。而是要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习惯伴其一生。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起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要孩子热爱学习,家长的以身作则确实很重要。如果家长休息时间经常看书看报,这无疑也是给孩子作榜样,家里有一种学习气氛,这种氛围无疑是孩子学习的客观环境,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孩子就会与书本交上朋友。



2、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间,家里禁止“筑方城”、“谈山海经”,或者孩子学习,家长无限制地看肥皂剧。尤其是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多一些时间“陪公子读书”。

3、适当地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有选择地指导孩子收看有意义的电视,把看电视休闲作为一种奖励手段。

4、家长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尤其当你的孩子在学习上不努力,没有一个良好习惯时,更需要抓住时机,进行诱导。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思想品行)要及时了解,多作分析。就学习习惯而论, 孩子的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学习上哪些强一些,哪些弱一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5、多表扬,多肯定。一般说来,孩子们都喜欢听表扬话,即俗话所说的爱“戴高帽子”。所以,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放低标准,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表扬声中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例如:某天发现孩子作业比平时整洁或差错少了些,就要大力地表扬他,说他原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养成好习惯一定能超过别人。或者有意识地在孩子同班中或邻居中找一两个成绩、智商类似的孩子作为竞争对象,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处超过人家,就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进取心。

6、从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抓起。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如此。



养成教育的过程细化在孩子的成长之中,家长也要学会“因材施教”,在强化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孩子,提升孩子自我肯定,自我认识,自我约束的意识。一点建议,供参考。
12岁的孩子如何教育
1个回答2024-03-05 17:31
12岁的孩子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时常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小编准备一些针对十二岁孩子教育问题的建议:耐心等待:人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形式上与一棵树的成长极为相似。树的种子正在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能期望它开花,开花时也不能急于采摘到果实。此所谓“切勿拔苗助长”。合理关爱:这就象给树施肥,过多不好,过少也不好。关爱还必须注意平衡,物质的与精神的必须同时兼顾,不可失衡。该打时必须打,该骂还得骂,但不能过度,不能家长自己失态;打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让孩子明白家长已经非常生气了。之所以要打骂,是因为讲道理对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有时完全无效,但必须慢慢让孩子学会讲道理,明是非。更多的应该还是鼓励夸奖,是平等相处。适当引导:不应该过多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的,不要用家长您的脑袋替小孩思这考那,应顺其自然地成长是最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要到孩子25岁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自然地成长是一个人最终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的必要条件。但要做到恰到好处非常难,家长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将自己的观念、成见、偏见、情绪、希望作用在孩子身上,最后培养出的就是所谓的“病梅”。所以与孩子平等相处是最重要的,只是在很少的时候才需要显示家长的权威。快乐成长:适当地引导必须以快乐为前提,如果丧失了这一前提,一切教育都是失败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学会创造快乐。所以,知识的灌输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寓教于乐;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有时会恰得其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劳动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克服困难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细心观察:现代教育实际上是大工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讲究的是大批量生产。但人都是有个性的,所以那种产生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或者类似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仍必须得到提倡。其讲究心与心的沟通,讲究潜滋默化,讲究灵性的互动。人,尤其是未成年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有新奇、有困惑、也有恐惧,但其身心又不足以完全独自适应这些新事物,所以家长和老师,尤其是家长就有责任细心观察孩子的任何微小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处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但只要家长本着平等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自然而为,不断反省,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时时反省:反省对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必要的,对待孩子也同样如此。有了反省和平等快乐自然的心态,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12字
1个回答2024-03-06 23:00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12岁的孩子如何教育
1个回答2024-03-11 19:33
12岁的孩子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时常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小编准备一些针对十二岁孩子教育问题的建议:耐心等待:人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形式上与一棵树的成长极为相似。树的种子正在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能期望它开花,开花时也不能急于采摘到果实。此所谓“切勿拔苗助长”。合理关爱:这就象给树施肥,过多不好,过少也不好。关爱还必须轿消注意平衡,物质的与精神的必须同时兼顾,不可失衡。该打时必须打,该骂还得骂,但不能过度,不能家长自己失态;打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让孩子明白家长已经非常生气了。之所以要打骂,是竖链因为讲道理对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有时完全无效,但必须慢慢让孩子学会讲道理,明是非。更多的应该还是鼓励夸奖,是平等相处。适当引导:不应该过多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的,不要用家长您的脑袋替小孩思这考那,应顺其自然地成长是最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要到孩子25岁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自然地成长是一个人最终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的必要条件。但要做到恰到好处非常难,家长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将自己的观念、成见、偏见、情绪、希望作用在孩子身上,最后培养出的就是所谓的“病梅”。所以与孩子平等相处是最重要的,只是在很少的时候才需要显示家长的权威。快乐成长:适当地引导必须以快乐为前提,如果丧失了这一前提,一切教育都是失败的!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学会创造快乐。所以,知识的灌输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寓教于乐;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有时会恰得其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劳动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克服困难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细心观察:现代教育实际上是大工业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讲究的是大批量生产。但人都是有个性的,所以那种产生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或者类似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仍必须得到提倡。其讲究心与心的沟通,讲究潜滋默化,讲究灵性的互动。人,尤其是未成年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每天闭纤知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有新奇、有困惑、也有恐惧,但其身心又不足以完全独自适应这些新事物,所以家长和老师,尤其是家长就有责任细心观察孩子的任何微小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处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但只要家长本着平等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自然而为,不断反省,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时时反省:反省对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必要的,对待孩子也同样如此。有了反省和平等快乐自然的心态,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
如何教育12岁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3-15 19:07

①努力让孩子去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若有可能,尽量使孩子去接触那些有作为的人,去感受、体验甚至去模仿一些成功人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②帮助孩子认清发展方向。

就是让孩子逐步学会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发展,以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③帮助孩子学会结合。

就是让孩子学会把未来生活和今天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④让孩子认清形势、把握发展、热爱祖国、面向未来。

这既会使他们有持久、强大的动力,又会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发展,掌握科学的策略和方法,这不仅对孩子现在的思想发展、学业长进有好处,而且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12岁女生如何教育?
1个回答2024-02-07 05:50
首先作为教育者(不论是老师或者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孩子的心里树立朋友和老师的地位;其次是从人的生理方面进行讲解,现实地对他们说明青春期必须面对的事情,包括男人(或女人)的生理结构及发展的过程,对于这些问题所需采取的措施及处理办法都要说明,这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以笑话的形式进行,不但可以减轻双方的隔阂,缓和双方的交谈气氛,加深对方的印象;然后是针对目前孩子中普遍存在的没有恋爱的人是很没有面子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引导,让孩子认识到恋爱与学习在学生时代的矛盾,从缺点和优点上全面摊开,最后抓住缺点深入商谈,让他们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另加强对他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和生活条件造成的早熟现象应该注意的事情和必须知道的事情,都可以不保留地说出,完全把自己融洽在他们的圈子,特别是近来的四川地震,是对他们学习生活,认真读书,积极面对人生,团结友爱,掌握生存技能的最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