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阅读题及答案

一个村庄的故事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1 17:57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 ) 增加( )

2.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有尽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

5 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1、傍晚(黎明) 增加(减少)

2、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本文指村民想要的家具都很齐全,不缺。

奇多:特别多,非常的多,很少见这样的多。本文指雨水下得比以往多很多。

3、第一层次写村庄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下了很大很长的的一场雨。

第二层次写村庄被大雨冲垮了,一切用斧头换来的东西全都没了。

4、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们用斧头破坏了森林,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也没什么不利影响,这也反应出了人们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果的状况。

5、 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只想着赚钱,给自己买家具卖物品,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

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会为自己当初的无知行为忏悔,悔恨自己破坏了自己生存的坏境。

6、读了短文后,我的感想: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它无私地让我们利用它的资源,但我们不能要求过多,否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要知道,破坏大自然就是破坏我们生存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
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01-31 16:42
七,1(拟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9 02:44
(1)、裸露的土地——树木被砍伐后剩下的土地。
大雨没喘气儿——拟人,指连续下雨。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树木被砍伐后当做柴火烧掉了。
(2)、过度的砍伐所带来的好日子不会长久。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1个回答2024-03-02 00:4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天5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阅读习题】
  1、“然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少( ) 这样( ) 消失( )
  3、根据已分好的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4、 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答案】
  1、 表示转折
  3、(1)写村里的人们用山坡上的树造房子,做工具,日子过得不错。
  (2)写多年后,洪水把村里的一切都淹没了。
  4、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蛇与庄稼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10 17:27

本文列举了庄稼(草、植物)、田鼠和蛇的例子,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按生态规律办事,否则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蛇与庄稼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02 04:40
材料一:《蛇与庄稼》的故事。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材料二: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曾作为饲料以及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引入我国并推广种植。20世纪60年代云南滇池中有水生植物16种,水生动物68种。后来由于水葫芦的侵入,滇池池水几乎全部被水葫芦覆盖,到80年代,滇池中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也仅存30余种。

问题1、故事中的农田在放入蛇前庄稼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放入蛇后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2、简要说明在滇池水葫芦繁殖迅速而原有水生动植物却相继消亡的原因?

问题3、上述两份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命题思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生态系统内部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若自然灾害或认为的活动破坏了平衡,系统的相关生物将会相继消亡。此题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等方面的考查】

【解题分析及答案:问题1、蛇是田鼠的天敌。水灾后蛇被淹死,田鼠大量繁殖糟蹋庄稼。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问题2、水葫芦是“入侵者”进入新的地区缺乏天敌的制约而迅速蔓延扩张覆盖在整个池面上,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原来的水生动物植物因为缺氧等其他生存条件而消亡。

问题3、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将会给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带来生存的灾难。人类的活动必须注意保护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避免不合理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阅读短文,《庄重的乞讨》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4 12:48
凝重 挪动 清脆 气氛

反问句: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陈述句: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比得上他.

①《喀秋莎》、《北国之春》、《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采茶调》、《在希望的田野上》和《一路平安》.
②“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竟然 ,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一个盲人在悄无声息中能知道投硬币的是小孩子,“这一切”是指:这对年轻夫妻带孩子把硬币悄无声息地投入罐子里.
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让“我”心情舒畅,更让“我”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他是一位正视挫折,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卞庄子刺虎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1 09:39
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③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选自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注释】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②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竖子,对人的蔑称。 ③须:等待。 【参考译文】 庄子正要刺杀猛虎,旅馆有个童仆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他们吃出滋味来的时候一定会争夺,一争夺就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追逐受伤的老虎而刺杀它,这一来必然获得刺杀双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了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庄子追赶上受伤的老虎而杀死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 补充: 卞庄子刺虎【原文】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倾,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 【译文】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 字词解释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 方且:正要须:等待。 止:劝阻食甘:吃得有滋有味须:等待有顷:过了一会儿道理从童仆的角度上看: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掌握的时机、处理的方法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把握时机,有智有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两只老虎身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蛇与庄稼的阅读答案
2个回答2023-10-26 04:35
you
are
傻子
周庄烟雨中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3-10-28 05:01
你想问的是什么?庄周梦蝶?是一篇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