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民间故事

“紫竹调”是哪个地方民间音乐
1个回答2023-08-05 11:18
上海沪剧的曲牌
竹笛是哪个民族的
2个回答2023-03-28 12:42
你好,竹笛是汉族的乐器。笛子在民族乐队中是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合奏等。常见的竹笛有曲笛,梆笛,低音笛等,曲笛音色醇厚,音高较低,笛身较为粗长,大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音色清亮,音高较高,笛身粗短,大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低音笛音色低沉,古朴,音域接近洞箫。
竹竿舞是哪个民族的 竹竿舞所属民族
1个回答2023-09-30 06:20
1、竹竿舞是黎族的歌舞。

2、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 嘿! 呵嘿! ”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3、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晌唯镇,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于跳宴粗竹竿舞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为机灵敏捷,应变自山判如而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竹楼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居?
1个回答2023-11-14 05:50

竹楼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民居。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宁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的族称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

竹竿舞是哪个民族的
1个回答2024-01-31 05:10

竹竿舞是壮族、黎族的。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姿庆竿夹住脚或打迹谨握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于跳竹竿舞的小伙晌腔子在这时,往往因为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竹竿舞发展历程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更有其独特的魅力。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谷场上跳这种舞。舞时,两边各蹲4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美妙动作,舞蹈颇为热烈,引人入胜。

小小竹排江中游说的是哪个民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19:54

潘冬子说的是汉民族的事,说的是英雄的儿童,潘冬子帮助红军打击敌人的事

什么是民歌小曲《紫竹调》?
2个回答2023-04-13 20:37
民歌小曲《紫竹调》是来自于民间江南的民族曲牌。从小就经常收听这个以明二胡和扬琴等演奏的民间乐曲,欢快流畅,清新优雅。让听众享受到江南丝竹花雨的民间风情。悦耳异常,非常好听。
<<同坐小竹排>>是哪个民族的歌?
2个回答2023-10-26 21:55
《同坐小竹排》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壮族民歌,歌曲为五声羽调式.
民歌《紫竹调》主要流行于江南吴语地区。(  )
1个回答2024-01-29 18:20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民歌地区的划分。《紫竹调》广泛传播于江南吴语地区,即江苏南部、上海地区、浙江一带、皖南一带等,属于小调类歌曲体裁。

故本题正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