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过程

茶会流程?
1个回答2024-03-08 23:40

1、话题设置很重要。茶话会不同于座谈会,要根据参与者的情况及氛围设置不同话题。话题要求是大家共同能感兴趣的、要轻松活泼的、要人人都能有话可说的、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并且能够带动现场气氛的话题。

  2、现场发言在茶话会上举足轻重。茶话会假如没有人踊跃发言,或者是与会者的发言严重脱题,都会导致茶话会的最终失败。因此会前组织者对此要有充分准备,落实几个重点发言对象。

  3、茶话会上,主持人的作用很重要。圆桌茶话会的主持人应事先熟悉与会的每位来宾。在每位与会者发言前,主持人可以对发言者略作介绍,发言的前后,主持人要带头鼓掌致意。同时必须在现场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引导与会者的发言,还要控制会议的全局。大家争相发言时,主持人决定先后。没有人发言时,主持人要引出新的话题,或者恳请某位人士发言。会场发生争执时,主持人要出面劝阻。

  4、茶话会与会者的发言以及表现必须得体。在要求发言时,可以举手示意,但也要注意谦让,不要争抢。不管自己有什么高见,都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肯定成绩时,要力戒阿谀奉承。提出批评时,不能讽刺挖苦。切忌当场表示不满,甚至私下里进行人身攻击。

  5、对于用来待客的茶叶、茶具,务必要精心准备。最好选用陶瓷茶具,并且讲究茶杯、茶碗、茶壶成套。不要求精品但要干净,传统的带盖的白瓷杯也可,不要用一次性杯子。茶的种类要注意照顾与会者的不同口味。

  6、在茶话会上向与会者所供应的点心、水果或地方风味小吃,品种要适合、数量要充足,并要方便拿,同时还要配上擦手巾。

读书茶会流程?
1个回答2024-02-06 14:47

1.

【相遇相知】主讲人(兼主持人)宣布读书分享开始;

主讲人作自我介绍;

参与者按座次作自我介绍。

2.

【享用大餐】主讲人讲述,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

             

如有副讲人,副讲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

3.

【初步交流】按次序开展第一轮讨论;

每名参与者围绕选定的书分享心得体会,

座次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依次发言;

发言人在发言过程中,

其他人原则上不得打

断,

以保证每个参与者拥有发言的权利和充

分表述的机会;

主讲人有权中止跑题者或涉及政治等敏感问

题的发言,也可对参与者的发言做出回应。

4.

【深度交流】自由开展第二轮讨论,不规定次序;

在第一轮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深化,

参与者对第一轮交流中持不同见解、

认为需

要补充的进行表达;

                        

主讲人可引导话题,也可指定发言。

茶会流程?
1个回答2024-02-28 20:54

1、话题设置很重要。茶话会不同于座谈会,要根据参与者的情况及氛围设置不同话题。话题要求是大家共同能感兴趣的、要轻松活泼的、要人人都能有话可说的、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并且能够带动现场气氛的话题。

  2、现场发言在茶话会上举足轻重。茶话会假如没有人踊跃发言,或者是与会者的发言严重脱题,都会导致茶话会的最终失败。因此会前组织者对此要有充分准备,落实几个重点发言对象。

  3、茶话会上,主持人的作用很重要。圆桌茶话会的主持人应事先熟悉与会的每位来宾。在每位与会者发言前,主持人可以对发言者略作介绍,发言的前后,主持人要带头鼓掌致意。同时必须在现场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引导与会者的发言,还要控制会议的全局。大家争相发言时,主持人决定先后。没有人发言时,主持人要引出新的话题,或者恳请某位人士发言。会场发生争执时,主持人要出面劝阻。

  4、茶话会与会者的发言以及表现必须得体。在要求发言时,可以举手示意,但也要注意谦让,不要争抢。不管自己有什么高见,都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肯定成绩时,要力戒阿谀奉承。提出批评时,不能讽刺挖苦。切忌当场表示不满,甚至私下里进行人身攻击。

  5、对于用来待客的茶叶、茶具,务必要精心准备。最好选用陶瓷茶具,并且讲究茶杯、茶碗、茶壶成套。不要求精品但要干净,传统的带盖的白瓷杯也可,不要用一次性杯子。茶的种类要注意照顾与会者的不同口味。

  6、在茶话会上向与会者所供应的点心、水果或地方风味小吃,品种要适合、数量要充足,并要方便拿,同时还要配上擦手巾。

采茶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1-24 01:57

采茶的过程有:采取、盛装、收青三个步骤。

1、采取

采茶时建议手工采摘,可以保证茶芽的完整性。对于不同的茶叶,采摘的手法也不尽相同,有掐采、提手采、双手采三种手法,其中提手采是茶叶标准的采摘手法。

2、盛装

把茶叶采摘好后,要及时装入背篓当中,把采摘完成的茶叶全部放在一起,随后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整理分类,按照种类的不同分别放置一段时间。

3、收青

收青指的是茶叶的采摘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时需将放置好的茶叶用不同的包装装起来,运往不同的指定地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让茶叶变成各种各样的茶产品。

采摘注意。

采摘应注意“不带梗蒂,不带老叶,不带章叶”,和“机采叶和手采叶分开,不同茶树品种的原料分开,晴天叶和雨天叶分开,正常叶和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和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有的叶和下午采的叶分开”,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茶叶。

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茶篮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收青,运往茶厂每天至少中午、傍晚各收送一次。运青的容器应干净、透气、无异味。运送鲜叶过程中,容堆放时不可重压。

采茶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2-14 15:48

采茶的过程如下:

1、合理采摘的原则。

(1)采摘应因时因地因树制宜,从新梢上采下的芽叶,必须符合某一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

(2)采茶要量质兼顾,既要数量多,又要质量好;

(3)在采摘的同时,注意适当的留叶养树。

(4)能够适当兼顾同一茶类,不同等级或者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5)合理采摘,必须在加强抚育管理的基础上,尤其要与科学的修剪制度相结合,把握好采与养的关系。

2、采摘的标准。采茶,是指采摘茶树上的芽叶。标准是茶树20%~30%新梢上的芽有2~4片叶时就可开始采收。一般第1次采收在4月中旬(低山在谷雨前后,高山在立夏前后);第2次在6月上、中旬;第3次在7月中旬。采收时要按茶树芽叶生长情况,分批多次采摘和分批留叶采摘,即采茶时适当保留一些叶子,做到采养结合,有利茶树的生长。

3、采摘的方法。

(1)打顶采摘法。一种以养为主的采摘方法,适用于树冠培养阶段,一般在2~3龄茶树或更新后1~2年的茶树采用。通常待新梢长到1芽5~6叶时,实行采高留低,采顶留侧,摘去顶端1芽1~2叶或1芽2~3叶。

(2)留真叶采摘法:一种采养结合的采摘方法,适用于树冠培养阶段,一般待新梢长到1芽3~4叶时,采摘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

(3)留余叶采摘法:一种以采为主的采摘方法,是成年投产茶园的基本采法。待新梢长至1芽1~2叶或1芽2~3叶时,以采1芽2叶或1芽2叶为主,只留下鱼叶不采。

泡茶流程是如何的
1个回答2024-02-07 04:27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 泡茶流程: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茶艺表演流程
1个回答2024-04-02 03:25

茶艺表演流程如下:

第一辩槐空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把茶叶放到器具里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携瞎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明亮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采茶的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8:33

步骤如下:采摘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日光萎凋采摘下来之茶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菁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细胞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炒青茶菁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揉捻将炒青后之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团揉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渥堆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干燥,但「后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普洱茶」。干燥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紧压紧压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软后加压成块状,这样茶就被称为「紧压茶」,除便于运输、贮藏外,蒸、压、放的过程中也会为茶塑造出另一种老成、粗犷的风味。蒸使茶再多热受潮。压利用茶叶本身的胶质使叶子紧密连结在一起,稳定了往后陈放期间受潮、陈化的速度。放继续紧压前一些成分的降解与陈化,使茶质变得更醇厚。紧压茶的陈放年份是决定市价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陈放的品质也很重要。紧压的形状有圆饼状、有方砖形、有碗状、有球状、有柱状...等,紧结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紧压茶只要用手一剥就可以剥开,有些紧压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紧结的程度也会影响陈放的效果,紧结程度高者,陈放的效应慢,茶性显得结实,紧结程度低者,陈放的效应快,茶性显得豪放。

去茶馆喝茶的程序?
1个回答2022-08-10 17:25
进去====坐下====点茶====喝茶====交钱====走人
做茶的过程的中班语言教案
1个回答2024-01-20 14:48
做茶的过程的中班语言教案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