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医术

古代行医为什么叫黄岐之术
1个回答2024-05-04 23:17
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
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嫌纳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斗派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黄帝内经》的文字属于秦汉时期的古文,在文体上相当于赋的体裁,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汉学文芹销没化亦有巨大影响,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阅读这样一部古典医籍在文字上也有不小的困难,因此历代医家都曾做过详略不同的注释。对于初学者,可先选择诸如《内经选读》之类的教材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岐黄之术什么意思 岐黄之术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28 03:46
1、岐黄之术的意思是:岐黄医术,即中医医术。岐黄之术记载于《黄帝内经》,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

2、《黄帝内经》的内容除医学方面外,还涉及到了哲学、天文、物候、历法等诸多领域,并以这些方面的理论来论证中医学的医理。《黄帝内经》与世界上众多的其他医书根本不同之点就在于,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医学著作。它的理论精华和光辉成就,不仅一直煦育着历代医家,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它对人体表面解剖的论述,特别是有关消化道长度的测量,与西医学的数据很相近。它最早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并认识到了体循环和小循环的不同。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必读的古典医籍。
岐黄之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7 01:48

岐黄之术的意思:对疾病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医术。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

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

岐黄之术的故事

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

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岐黄之术是怎样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9 00:52

岐黄之术指的是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等人坐而论道

岐黄之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8 00:41

岐黄之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岐黄之术(qí huáng zhī shù),又称岐黄医术,出自《黄帝内经》。

定义

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

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基本介绍

这部古典医籍为什么叫《内经》呢?因为古人往往把具有一定法则,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书籍,称作“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三字经》等等。至于“内”,则是与“外”的相对之称,古时也有《黄帝外经》的记载,只是后来佚亡了。这和《韩诗外传》、《韩诗内传》、《庄子》的“内篇”、

“外篇”等命名的意义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深义。《内经》加上黄帝的名字,也是崇本溯源之意,旨在说明我国的医学文化渊源甚早,并非实指是黄帝留下的著作,或黄帝时代就有的著作。事实上,《黄帝内经》是战国以后的作品,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而且既不是成于一个时代,亦不是出自某一人的手笔,而是集体的成果。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分都有引篇。素作质(即物质)解,问即问题,《素问》就是研究人这个物质体的生理病理问题的意思。《灵枢》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针刺法的,因此亦称为“针经”。灵是灵验,枢是机要、枢纽之意,“灵枢”的主要涵义就是必须掌握针刺法的枢机要领才能灵验。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比较全面地构建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内容博大精深,洋洋大观。但因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阅读起来很不容易抓住重点,于是后世的医家便将《黄帝内经》的原文进行了整理归类,使每一类的内容所讨论的都是同一性质的问题,从而使阅读者能把握重点,骊珠在握。

做这项整理工作的医家代不乏其人,其中以明代张景岳所著的《类经》一书最值得称道。他将《黄帝内经》的原文重加编辑,按不同的内容归为12类,起到了举纲张目的作用,方便了查阅。

参考张景岳的分类法,《黄帝内经》所包括的内容大体有以下12类,即:摄生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诊法学说、论治学说、针法俞穴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

《黄帝内经》的内容除医学方面外,还涉及到了哲学、天文、物候、历法等诸多领域,并以这些方面的理论来论证中医学的医理。因此,古人称《黄帝内经》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意思是说:结合天地间的种种事物,来讨论人体有关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医学问题。这便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整体恒动”的指导思想。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与世界上众多的其他医书根本不同之点就在于,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医学著作。然而,就是单从医学角度而言,它的理论精华和光辉成就,不仅一直煦育着历代医家,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

例如,它对人体表面解剖的论述,特别是有关消化道长度的测量,与西医学的数据很相近;它最早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并认识到了体循环和小循环的不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必读的古典医籍。

《黄帝内经》的文字属于秦汉时期的古文,在文体上相当于赋的体裁,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汉学文化亦有巨大影响,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阅读这样一部古典医籍在文字上也有不小的困难,因此历代医家都曾做过详略不同的注释。对于初学者,可先选择诸如《内经选读》之类的教材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术精岐黄下句
1个回答2024-03-02 03:13

术精岐黄下句:救死扶伤。

后面加上救死扶伤,更能体现名医的医术高超。这句话的背后是与时间赛跑,生命可贵的医生的优秀品质。

术精岐黄基本概念:

岐黄指古代名医。黄即黄帝,名轩辕,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岐即岐伯,传说中的上古名医。今所传著名医学古籍《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时医家托名黄帝和岐伯所作。其中《素问》部分,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故后来常称医术高明者为“术精岐黄”。

形容医术高超的成语:

1、救死扶伤: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妙手回春:妙:神奇,巧妙。妙手:指技艺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濒于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把生命垂危的病人医治好。

3、药到病除:药一到疾病就消除。形容药物灵验,医术高明。

4、仁心仁术:既有仁慈的心肠,也有施仁行善的方法。常用于称颂医生的医德和医术。

5、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岐黄之术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04 02:14

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分都有引篇。素作质(即物质)解,问即问题,《素问》就是研究人这个物质体的生理病理问题的意思。《灵枢》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针刺法的,因此亦称为“针经”。灵是灵验,枢是机要、枢纽之意,“灵枢”的主要涵义就是必须掌握针刺法的枢机要领才能灵验。

中医为什么被称为“岐黄之术”,这个说法因何而来?
4个回答2023-12-20 13:45

中医理论又被称为“岐黄之术”或“岐黄之道”。与之相关的词语还有:“岐黄家”,指以中医给人治病的医生或医学家;“岐黄书”,指有关中医理论的著作;“岐黄业”,指中医行业。 为什么“岐黄”是中医的代名词呢?相传黄帝时期,中国中医理论经过长期的总结和临床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是治病的高手,二人经常聚在一起探讨中医理论和养生之道。后来,他们的谈话便被记载在《黄帝内经》里。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中医学公认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以“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讲解了很多中医理论和养生之道,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为主;《灵枢》主要讲解针灸之术的要略,又被称为“针经”。《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强调治病于未然,把天人合一作为自己追求的境界。 这部书与《易经》、《道德经》合称“三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关于“内经”名称的由来,有人认为这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人认为是讲内科,还有人认为“内经”是“内求”,意思是要想身体健康,就要注意内在的调理和生息。 不过《内经》是内科的说法似乎更科学些,因当时存在《外经》,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有“七经”。

除《黄帝内经》外,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有说法称《外经》为黄帝时另一位擅长外科手术的俞跗所创,但具体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由于《内经》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古人为了表达对先祖的尊敬,就以他们名字的合称“岐黄”来代指中医学。以后“岐黄业”也就逐渐成了中医行业的代名词了。

岐黄之术指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8 02:36

岐黄之术指的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岐黄之术的意思是:岐黄医术,即中医医术。岐黄之术记载于《黄帝内经》,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

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因而人们把“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岐黄再世”常被用以誉称高明医家。其实《黄帝内经》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的内容除医学方面外,还涉及到了哲学、天文、物候、历法等诸多领域,并以这些方面的理论来论证中医学的医理。《黄帝内经》与世界上众多的其他医书根本不同之点就在于,它不是一本单纯的医学著作。

它的理论精华和光辉成就,不仅一直煦育着历代医家,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它对人体表面解剖的论述,特别是有关消化道长度的测量,与西医学的数据很相近。它最早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并认识到了体循环和小循环的不同。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必读的古典医籍。

国学《“岐黄之术”——中医学》赏析
1个回答2023-12-18 07:18

“岐黄之术”——中医学

【点睛之笔】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本书是假托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以对话的形式编写的,所以称为岐黄之术。

【经典解读】

岐黄是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黄帝,传说中中原各部落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相传黄帝常与岐伯等人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从而创立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着——《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其内容多采用黄帝提问、岐伯回答的体裁,文字简单而意义博大深远,道理深奥而又富有趣味性。因此,历代以来,医家多推岐、黄,称其为为“医之鼻祖”,也因此称中医、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并由此引申为专指正统的中医、中医学。

与此同时,由“岐黄”衍生、组合出许多不同的新词,具有各自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等词,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则指中医行业,等等。

有关岐伯、黄帝的研究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这也说明了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也是最具权威的中医理论经典着作。时至今日,《黄帝内经》仍然是中医学界必读、必研究的经典着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