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叶广芩

叶广芩的“芩”读什么?
1个回答2022-11-22 14:27
芩 qin 二声
叶广芩书中的老七是谁
1个回答2022-11-14 19:06
陈极乐。叶广芩书中老七出自小说《耗子大爷起晚了》,小说中老七原名叫陈极乐,是一位医生,医术高超而且很沉稳。
叶广芩后面那个字读什么
1个回答2023-04-13 04:41
● 芩
qín
 1. 〔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
 2.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叶广芩 全家福 原型是谁?
1个回答2022-05-23 05:00
“隆记”的原型应该是“隆聚营造厂”其经营家族雷氏,其历代都是御用建筑师。
有没有叶广芩的小说?电子版的
1个回答2023-08-11 10:49
我有啊,你要什么我发给你
我特别喜欢叶广芩
叶广芩的采桑子是真事吗
2个回答2023-11-15 23:33
叶广芩的采桑子不是真事。《采桑子》这部小说,是在2年前,那会儿单纯被它大宅门里人世沧桑的魅力所吸引,故事是满族贵胄一个家族的兴衰没落,父亲是王爷,一妻两妾,七子七女。以排行最小的我述说家谱的形式,讲述北京金家14个子女在民国以后的人生故事,京味儿十足、韵味悠长。
谁有叶广芩的《采桑子》这本书电子版?不胜感激。
2个回答2022-04-17 09:47
看电视也不错啦,《采桑子-妻室儿女》很好看的
断肠声里忆平生——读叶广芩《采桑子》
1个回答2024-01-04 15:46
初时,得友人荐书,读其简略,以为与张恨水《金粉世家》相若。第一章未读罢,已知大为不同,是以每作小记,及至全书毕,做小感,以期与人探讨一二。

龙生九子,九子不同。金家儿女们的人生,也差异甚远。一个家族十数儿女的故事,却放佛讲了许许多多的人性与人生。一本书,一家人,从一个大宅子里出来,生出那么多变化。以纳兰的词句为章节题目,切合得如斯巧妙。故而作者言始于生活,又精于文学的加工。

每一个金家的子女,他们走过同一个年代,却仿佛相隔着几个世纪。也许是时代由旧入新的历史缘故,也许有一部分是其纷杂的背景的缘故。所以,看着这一大家子,有的人超脱,有的人熏利,有的人守旧,有的人逐新,有的人深沉,有的人浮躁,有人痴,有人智,有人愚……从一个大宅里生长,竟走出这么多样的人生,若非故国末路,当不至于此。于是设想,倘若在早个百十年,七个儿子当是文臣武将,七个格格应是大家闺秀,大同小异罢。

谁翻乐府凄凉曲——嗜好一种事物,一旦到了一往情深不能自拔的痴迷程度,那么这个人多半已经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了。

这一章,由大家庭的背景始,初一看,以为是讲着大家庭的琐碎。后面才知,原来人人都是铺垫,都是给大格格抛砖引玉。大格格的刹那芳华,大格格的香消玉殒,都源自一个“戏”字。金家人人爱戏,一家子唱上一出不比外头戏班子差。懂戏视为雅,而对戏子一流仍是不屑。那年看电影梅兰芳里头,彼时名声大噪的梅兰芳登门拜访,家里人是不高兴的。大格格的刹那灿烂来自于一场义演。那样一个人,将她推向了极致,然而昙花一现。当一个人走,另一个也陨落。贵族的格格不懂身份的差异,住在破房子里的董先生却明白。不论他的离开有没有一点是因为金家或者宋家,他自己是要走的。宋家三少注定不会是大格格的良人,一时见识了绝代风华,其余都显无味了。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留给大格格的命运是,大格格被遗弃,大格格念念不忘,大格格一心装着戏香消玉殒。

生命的执念,便是如此,最让人敬重。如若打定了主意活成两种人生,那就好好藏起来另一种人生。不必为太多人知晓,只要内心认定。一者生活,一者人生,总对得起自己。

风也萧萧——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疵,大简必有不至,良工必有不巧。

这一章讲了金家三个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又夹杂着那一段岁月的风起云涌。最终几人才知,那样的一场浩劫,原来由于最初的一个谎言而已。后来真真假假相夹,在知晓了开头之后,都有些恍然若失了。对于这一段岁月,本应有许多评价,又实在不愿意多言。然而,哪怕没有这样的一个谎言,兄弟之间依然会反目,应承受的劫难仍也躲不过去。数十年后的大浩劫与数十年前在阿玛面前的小浩劫相比,又有什么差异呢?

不是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选择导致人生的幸与不幸。曾有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成命运。不论是谁,都按自己的活法儿在世上走了一遭。就是再来一遍,应也大致相似。

雨也萧萧——有人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人就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就像书中所言:“满人宠爱女儿。”作者对于金家的格格们似乎也格外偏爱一些。常常单独以一章叙之。虽非尽叙格格的故事,主角儿却非她莫属。这一章里头,分明的对比是一母同胞的二格格与三哥。前者出淤泥而不染,后者终叫利欲熏了心。以至于后辈亦同。总以为庶出的女儿别有风采。没有大格格的骄傲,却独有自己的风格与骨气。就像是《红楼梦》中的探春。她们,似乎跳出了时代给予的束缚,或者仅仅是迈出了一个步伐。然而,无论被如何对待,心里有时时扎根在那个家里。她们活着,心里立着一根杆,竖着一道线,不苟且,不妥协。“富而不易骄,贫而无怨难。”窃以为二格格可以活而如此,缘于枕边人的理解、保护且志趣相同。可谓莫大的幸福。唯有金家,成了彼此心头一辈子的刺,腐烂却永不消逝。

总以为兄弟姐妹之间,怎至于斯。似乎明白,又不可理解。在我的心中,至亲的兄弟姐妹,应是这世界上最为长久的牵绊。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不可断绝。然而世事,往往非我所料。

瘦尽灯花又一宵——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这一章很闷。看得时候一下子想起了曾经读《四世同堂》时如出一辙的沉闷感。祁家老二要走,宝力格也要走得远远的。他们要逃离那沉闷的气氛。然而这闷的来源其实大不相同。祁家的闷是那个时代整个北平城的闷。王府的闷是来自久远的历史残留痕迹。用两个老太太讲了满清贵族的最后一点余韵,又讲述了最平凡的母子牵连。就如同两大屋子永远燃不完的白烛,曾也绚丽灿烂过,终究比不上电灯的光明。而灯花瘦尽,逼仄阴暗的旧堂室,终有一日,被十八层的高楼所替代。

不知何事萦怀抱——丁香依旧,旧友难逢。

落花时节又逢君,人还是那个人,世道已不是那个世道。难以释怀的廖先生,因四格格而引出来的廖先生。四格格也大多是在廖先生的回忆里出现。四格格是大学者,不尽信风水一套。做科学研究的人也多少有点不屑于那些积年陈腐又缺少科学依据的东西。然而四格格多少露了些浮躁,所以这里的主角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匠人廖先生。而唯叫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浩劫当中四格格不屈的脊梁。金家的男儿们做不到的,金家的女儿们半点也不输。四格格是廖先生的精神支柱,廖先生引以为知己。她是他的梦,他无法走的那些路,看着她一一走过,也觉得满足。

不惟志同道合,才可生死相许。志同道合的情谊,也可安静地流淌在与生活平行的人生道路上。

醒也无聊——懒,遇事顺坡溜,总想舒服,总想省力。别人看他是在下坡,他却认为是进了福窝。

何必苛责他人对于人生的选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事总不能强求。

醉也无聊——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初读时,老姐夫放佛是魏晋人士。披头散发,袒胸露背,涂脂抹粉,炼药炼丹。然而生活不至于总似传说,活得超然,也不过是承受了清贫,无非是任何的境遇都可心无杂念的生存下去。老姐夫是名校数学系的高材生,却活得总像是魏晋的氏族走出来的人物。仅有的一次窥其对于术数的造诣还是老姐夫由小小火柴盒引发的感慨。

饮酒至微醺,是为最佳。却不可独饮,倘有一人共饮酒至微醺,应是最妙不过。

梦也何曾到谢桥——仁人之于弟,不藏怒,不宿怨,唯亲爱之而已。

年少时候听到的那些带着神话色彩的故事,总会在心底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记。哪怕是后来知晓了原委,可以用科学加以解释,也常常笃定当初听到的模样,永远的蒙上一层带着传说的面纱。

所痴迷,所执着,所荒唐,所糊涂,不过是圆了心头的念想,难得糊涂。

曲罢一声长叹——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

越到后来,越好奇金家老七,他在每一个故事里出现,常常默默无语。他淡泊,有时候仿佛并非金家之人,隔着层纱看着大宅里头发生的一切。他又通透,把什么也看得明明白白。然而也只有他经年地守着大宅子,一辈子在一方小天地里作画。

这一章看到一半,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想到那样一句话——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臧。他们很像,在年轻的时候燃尽了热血,独守着最后的人与家。他们沉默,最后方知原来其依然热血不减,脊梁不弯。他们是杭嘉和,他们是金舜铨。杭嘉和对弟弟嘉平说:“因为你在天上飞,我们这些人才命里注定在地上爬。”他们守着在外的家人的退路,撑着一片不怎么起眼的天空。他们活得最难,最隐忍,有那么多责任不可放下。他们一辈子顾全了所有人,却唯独忘记顾全自己。

他们又是不同的。杭家是商贾之家,杭嘉和是浸在茶香里的商人。金家是满清遗贵,金舜铨是浸在墨水中的大儒。金舜铨说:“不必那般小家子气。”

随着金舜铨的离世,放佛金家也画上了句号。旧宅院的消逝,也仿佛一个家族的消逝。

书尾作者言:繁华尽,风云散,往事都已升华散尽,五彩纷呈变得纯净而平淡,幻化作了绵远悠长的滋味。

曲终人散,就再没有金家人的故事。《红楼梦》中对世家的兴衰凋零有过精辟的描述: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过了金家诸人的悲欢离合,风起云涌皆淡去,留给读者的大概是一份达观。���)���
黄芩
1个回答2024-01-28 01:48

A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