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小班幼儿园告状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1个回答2023-12-13 00:59

小班幼儿园告状行为的现状及对策如下: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

幼儿爱告状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社会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对幼儿的告状应斥欢迎的态度。

在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可以先停一停别急着截断或不耐烦,微笑会让自己与幼儿都得到放松,要耐心指导,帮助幼儿,只要教师能重视幼儿告状,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指导,相信幼儿的这些良好心理品质会得到发展。

2、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要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遇到幼儿告状教师应耐心倾听,细致、全面的调查,争吵、控告的原因,详细的弄清告状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以下列举个别类型进行分析:

(1)、检举类告状的幼儿,他们以揭发检举他人的方式显示自己的优秀,其目的就是为了讨好老师,表现自己,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幼儿的面批评另一个幼儿,可以这样对告状的孩子说:“你知道他打人不对,这很好,那你看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呢?”

(2)、求赏类告状,这是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因为幼儿告状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老师不宜鼓励。

(3)、为自己辩解的告状,这时老师要分清责任,该惩罚的绝不姑息,同时要让本以为告了别人的状自己就没事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4)、保护弱者类告状行为,这是幼儿道德意识发展的表现,教师应视之为一种可喜的想象,并应及时的加以肯定、鼓励,然后应认真予以引导,与孩子共商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的任务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也可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从而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进而减少幼儿告状行为,幼儿到了幼儿园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能力、认识社会、与同伴交往、学习交往技能、学会解决身边的矛盾。所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史策王皓现状
1个回答2023-11-26 14:53

史策王皓现状:史策和王皓都是中国的演员,他们目前都在演艺圈中活跃。史策凭借电影《二十不惑》获得了较高的人气,而王皓则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参赛选手之一。

王皓(Wang Hao),1996年8月13日出生于吉林省,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

2020年,参加由东方卫视与欢乐传媒出品的喜剧竞演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2021年,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获得季军。2022年2月1日,参加《2022年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小品《情感翻译官》。

史策,1993年6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国内地戏剧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2013年,因参演个人首部话剧《招租启示》而成为演员。2015年,凭借话剧《求偶》获得壹戏剧大赏年度菁英女演员奖。2016年,主演青春爱情电影《战大理之罗马假日》。2017年,参演剧情片《灰烬重生》。

史策人物评价

史策是一位颇具实力的内地演员,擅长表演功底并受到业界及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话剧领域,史策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演才华在话剧《3个诸葛亮》中大放异彩,一人分饰多角并巧妙结合了相声、皮影戏、即兴演出、口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创新思维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史策还担任过知名话剧院的编剧和导演,其作品深受业界人士的赞赏和观众的喜爱。他的才华和扎实功底得到了高度评价,在话剧界颇有声望。

综上所述,史策是一位备受推崇的话剧演员,具备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出色的创作才能,在演艺圈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班级现状分析 及 对策?
2个回答2022-12-13 20:25
我们这个班同学不够团结没有凝聚力,所以说下一步我们要严格执行班级纪律,做到团结同学,友爱互助。
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与对策
1个回答2023-11-30 04:28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就业首先摆在了他们面前,而社会有限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严重的供大于求成了他们难与就业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还在逐年继续扩大。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之相应的是各大高校的连年扩招,它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持续攀升,成千上万的毕业大军不断涌向社会,导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虽然国家和政府不断推出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和就业岗位,但面对不断增长的就业人群,那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一、社会就业岗位与各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之间严重失衡。随着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就业首先摆在了他们面前,而社会有限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严重的供大于求成了他们难与就业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供大于求的就业趋势还在逐年继续扩大,就业市场规律是:前一界未就业的和本届将要就业的毕业生,还有其他种类的毕业生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这个就业群体的个体之间不断的进行着激烈的就业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形成了众多毕业生难与就业的现状!

01

二、行业的两极分化导致人才过剩。社会由于行业不同,所呈现出的现象有热门与冷门之分,热门行业应聘者们驱之若鹰、极力追捧,以致竞争的结果是人才过剩;而冷门行业很大程度上无人问津,这样,整体就业行情便呈现出很多毕业生不能就业的局面。

大学生质量问题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三、大学生由于学历因素导致心理预期薪水普遍与现实薪水之间差距过大,从而形成难以就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难免有一些自视优越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高学历,有知识,有能力,因此在应聘中往往把薪水看的高于现实水平,以至于多次应聘不中,导致短期难于就业!尤其名校毕业生这种状况更加严重!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1个回答2024-03-07 09:37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

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

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

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幼儿教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1个回答2023-12-11 22:33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教师易于忽视幼儿生活活动的价值

幼儿教育活动实际就是寓教于乐,由于幼儿的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方面都比较弱,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幼儿活动就是要从幼儿这些特点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幼儿教育的生活活动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显著,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看到生活活动的真正价值,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对于幼儿保护过渡,导致活动失去意义,幼儿多于顺从,过于依赖,教师权威性太强,幼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完全迷失在教师的威慑力中,这种现象当然上了小学之后会更加明显.

2、幼儿丧失了在游戏中的自主权

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从幼儿年龄以及身体的特点出发制定各种游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资源是作为主要的特征,也就是在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多游戏都是教师自己设定的,幼儿并没有主动权,活动基本是教师实现教学的一个固定环节,幼儿无法自主选择,因此幼儿天性无法得到得到释放和发展,只能够在模式化的活动中玩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不大.

3、教学活动忽视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学应该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幼儿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景实现教育,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中获得生活经验,拓展幼儿能力,但是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重视活动中生活经验的培养,因此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策略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大量的活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十分活泼,思维活跃,能言善辩,喜欢游戏,但是在学校就寡言寡语,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孩子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消除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必须多媒体教学方法、音乐游戏法等,这些都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再快乐中学习.

如:学习“云”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首歌并配有动画,和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并让同学们聆听思考问题――雨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影片,注意力一下子就会被吸引,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增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音乐本身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听辨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学习更加原因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大大的激发了求知欲望.原本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活泼,亲切,孩子也更加喜欢学习.

2、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大学生一样一直坐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的学习,他们需要游戏,需要动手动脑,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具备能歌善舞这样的传统教学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开发性的教学意识,让学生更多的去亲近大自然,去看、去听、去观察,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这样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纠正策略
1个回答2024-02-09 08:22
告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而矛盾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具有权威的第三者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自己认为收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幼儿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助行为,他的目的是想借助教师的权威来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如:“老师他打我”,“老师他在玩水”等。 现在的幼儿特别是小班或中班的幼儿随着道德观的萌芽,受年龄阶段思维特征的影响,4~5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此年龄段的幼儿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平时同伴之间发生的摩擦,因认知发展的局限性,让他们不会用好好协商、互相帮助、好好说话等手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专业成长】班主任应对学生“告状”行为的具体策略
1个回答2024-02-24 20:52
      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多有遭遇学生爱告状的烦恼。那么问梁基题就来了: 为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告状呢?

      一、与老师的权威感有关。 在低年级世渣基学生的眼里,老师是权威,是公正的化身,是最能帮到他们的人。因此,当他们受了委屈,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最先想到的就是请老师为他们主持公道。

      二、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很肤浅,他们对人对事的评价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情绪,很难做到换位思考,因此,一旦有事发生,他们都从自身感受和好恶出发,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可自己又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找老师告状以求帮助或泄愤。

      三、与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有关。 低年级学生对于好坏的评价能力还所有欠缺,为了判断谁好谁坏、谁是谁非,他们也只有求助于老师,请老师给予裁决。

    四、与喜欢表现有关。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喜欢表现,喜欢引起老师的关注,没事就喜欢到老师跟前刷存在感,而告状就是一个求关注、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五、与逃避惩罚有关。 有些学生自己犯了规,但又怕受到惩罚,于是来个恶人先告状,把责任推给他人。

      这么说来,低年级学生喜欢告状属于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常现象。可是,无休止的、低质量的告状确实容易令老师烦躁, 老师对于学生的告状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一、认真倾听学生的告状内容。 不论学生带着何种目的来找老师告状,老师所持的态度都应该是:认真聆听学生的讲诉!这不仅是为师的专业态度,更是为人的基本态度。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要和颜悦色,要对学生的投诉进行及时的回应,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于受了委屈的学生,还要进行情绪安抚、态度支持。总之一句话:要听得进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切忌学生一开口就打断,强行终止学生的陈述。

      有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被男生故意推搡,并且还给她取了个“花母猪”的绰号,女孩很委屈,去找老师告状。老师很不耐烦地打断她:不就取个绰号吗?多大点事?去去去,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女孩在老师那里求助无门,只得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女儿的哭诉,很生气,跑去学校找老师评理,结果怎样,毋庸我陈述大家都想得到:老师的不作为给家校共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三、分清告状类型,用心说话。 学生找老师告状,老师除了认真倾听外,还要与学生用心说话。那么怎么说才恰当呢?我个人以为讲道理是不合适的,道理学生都懂,空洞无力,属于正确的废话。如果学生告状的内容无关痛痒,老师只需和颜悦色地摸摸学生的头,说一句,好,我知道了,我一定高度重视,你放心哈,你先去玩吧,我等会处理。学生多半心满意足而去。我的话老师听了耶,我的意见老师重视了耶!如果学生告状只是为了求关注,那就抱抱这个学生,拍拍这个学生的肩膀,用肢体语言回复学生:老师是喜欢你的,放心吧。如果学生告状确实是受了委屈遭了欺负,老师的态度和立场一定要鲜明,必须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老师一定会为你做主,还你公道,绝不允许不良行为发生!哪怕学生纯属不怀好意无端告状,也应淡淡说一句:嗯,老师知道了!该用什么样的词汇,使用何种语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版,有的只是老师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得出来的实战经验。当然,遵循“既能解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这个基本理念说出来的话都不会错!

    三、秉持专业的态度。 作为老师,一旦与学生打交道,就要进入专业状态,就不可以任性、随性和感性,要从专业角度来思考问题。作为一个随性且感性的人,当然可以对学生反复的、无聊的、低质量的告状表达厌烦,但作为老师就不可以!老师学的就是教育学,吃的就是教育这碗饭,所以学生出现问题,要以研究的态度来面对,要逐层分析学生的告状心理,还要进行个案分析,找到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告状这件事所秉持的态度和做法。一旦想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就不会视学生告状是一件烦恼事,相反可以看到活色生香的众生相,不仅有趣,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告状现象会越来越少,搜谨是不是就随他去,慢慢等待学生成长就好了?教育虽然需要等待,但消极的等待不提倡。对于学生喜欢告状这件事,老师还是需要主动引导,不然那些喜欢告状的学生有可能会陷入成长危机。如何在告状行为发生之前教育引导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告状现象会越来越少,是不是就随他去,慢慢等待学生成长就好了?教育虽然需要等待,但消极的等待不提倡。对于学生喜欢告状这件事,老师还是需要主动引导,不然那些喜欢告状的学生有可能会陷入成长危机。如何在告状行为发生之前教育引导呢?

    一、适时通过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 学生之间的矛盾多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边界而产生的。老师要给学生制定出语言边界,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要有明确的要求。其次是身体边界,哪里可以触碰,哪里不可以触碰,也要明确规定。向老师反映同学的情况,也要明确要求: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行为,不必向老师反映!总之,定出大家认可的规矩才是规避人际矛盾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教会学生处理简单的人际矛盾。 比如某某在课间推搡了某同学,那么推搡的同学就要立即说一声"对不起",被推搡的同学要学会原谅,接受对方的道歉,回一声:没关系!老师还要告诉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矛盾才是真的优秀!

      三、教会学生承担责任。 错了就认错,该罚就认罚!这个价值观一定要教给学生。当然,老师自己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学生要告状逃避责任?必然是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对学生很严苛,学生很害怕受到惩罚,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只能想办法掩盖,才不得已推卸责任,或拉人下水。

      老师天天被学生缠着告状,确实会厌倦,但如果能把学生告状这个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既育人,又达己,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原因?对策?
1个回答2022-10-17 09:58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地步;原因:城乡差、地区差、单位差、官兵差、贪廉差、等;对策:公平公正,消除或极大减小这些差距。

世界水资源现状和利用对策。
1个回答2023-02-26 22:32
现状是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很多国家和地区缺乏足够的可用水资源。
利用对策有慧水地调(就是把过路慧星裹携的大量固态水调到地球上),引火入地(就是把火星表面的固态水引到地球上)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