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创编儿歌

如何编写思维导图
1个回答2024-03-11 09:01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性思考、结构化思考,通过文字、图画、线条、颜色,图文并茂地展示思考内容,帮助分析、记忆等。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绘制方法,只需要4个步骤,……。
1/4 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用一个图像表达你的中心主题。
2/4 画分支,不同分支用不同颜色,用曲线而不是直线。
3/4 在每条线上写上关键词,而不是一整段话。
4/4 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就是要视觉化

管理思维和创业思维区别导图
1个回答2024-03-06 10:30

管理思维和创业思维的区别有:目标视角不同、资源视角不同、行动(计划)视角不同。

1、目标视角不同

管理思维有明确的目标,以目标去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最终实现目标。创业思维却不是从目标出发,而是先去做,从做的过程中去变通、去总结到底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结果。

2、资源视角不同

只有拥有了资源,才开始行动,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创业者从来不这么做,创业者从有什么出发,可以干什么,从拥有的资源出发去创造无限的多种可能性,这既是创业者的思维方式。

3、行动(计划)视角不同

管理思维更多的是制定计划,规定一步一步地去做什么;或者是分解目标,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个小目标实现后再综合协调。而创业者,是从资源出发去确定哪些是能做得,先去做,做出来之后,再去思考下一步做什么,继续做,而不是上来先做一个长时间的计划。

管理思维方式

1、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视野开阔、思想朝多个维度发散。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一物多用”都是属于发散思维。

领导者如果具有发散性思维,那么,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和判断,然后再获得多种思路和答案,拓宽决策的选择面,有利于团队的创新。

2、换位思维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往往是为自己想得多,而为别人想得少。但是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克制这种自私的本能,要学会多为下属着想,多理解下属,这样,你的下属才会更加愿意跟随你。

思维导图的创新
1个回答2023-11-23 06:42
创新意识与思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创新意识深藏于大脑中,有的仅仅被开发了5%左右,通过激活和训练,可以使思维过程可视化,从而让线性思维变“网络化”思维。开发右脑,开发潜能,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思考的速度 ,开发出自己未被开发的创维新思维。

如何创新?采取什么形式创新?

可以创新思维导图的形式很多,比如可以采用灵感思维 、联想思维 、想像思维、超前思维 、发散思维 、 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

常用以下具体方法:仿生法 、微创新法、组合法、列举法 、检核表法 、和田十二法等。

本讲,摩西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

一、圆形、矩形、三角形,三种图形,各画九个。

在这之前,摩西老师曾经布置过一个作业,分别用圆形矩形三角形联想一个知名的品牌,并生成广告语。

两次的作业,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发散。上次的作业,更有指向性,局限于对品牌的发散和归纳。本次的作业,则没有局限于范围,你可以搜罗你看到的想到的任何与这三种图形相关的图。

圆形,有笑脸、太阳、花朵、钟、地球、气球,硬币等;

方形,有魔方盒子,桌子,铲子,房子,书架、笔记本电脑,书包等;

三角形,有带鱼、粽子、帽子、金字塔、路标、衣架、三角旗、圣诞树等。

画完后,发现倾向于具体的事物,而没有抽象和联想叫更多有想象力的事物。

三、简读一个金句

罗兰说: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当时儿子中考,我在他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却不料自己却生病住院,开始是每天输完液再赶在他晚自习下课前回到出租屋。

有一次,第二天便要做手术了,天气突然变冷,出租屋里,却没有备一件加冷的衣服。

晚间,喉头便有不适,头,也爆裂裂地开始有些痛。第二天晨,推门,冷风嗖地钻进来,包裹了我,返身寻衣,只有一套薄薄的麻衣。

当时是一定不能感冒,否则手术有可能会被延期,于是不顾形象,穿了长短不一的两件长薄衫,又在脖子上围了一件,后面背双肩包,左肩背了一大包住院用的东西,当时又在下雨,还得打伞,镜子里一看这形象,忍不住笑了,暗想,若手中再拿一木棍,这形象,堪与丐帮帮主媲美,超酷。

于是便自嘲画了这幅丐帮帮主图 。

在自然的强大威力下,自己竟然不顾形象到如此地步,但我很坦然,乐观面对自己必须面对的一切,积极应对,努力去打败它,很好诠释了这段话:在平常生活小事中去发现快乐 ,你的幸福指数便会提升。

此图创新之处在于用真实具体事例,采用可视化图象来诠释一句话。

三、临摹四位商业大咖的脑图

摩西老师每节课贴上去的图,开始,我只是看,后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发现临摹是非常好的方法。

在临摹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问自己: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画?我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样解读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如何改进?

这样,它可以步步引发你深入的去思考,然后顺着老师的思维走一遍,才会真正地掌握到一些老师画脑图的思维方法。

四、简读一个字“甦"

甦,读作sū、sù,其旧体为“蘇",古字为“蘓甦稣囌",简体为“苏"

关于甦的字源演变,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稣”是“蘇”本字。其中木,既是声旁,同时也是形旁,表示的是树枝。

金文里,其字形是在鱼鳃的位置加上“木”,表示用树枝穿鳃提鱼。古人发现,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这样在短时间内如果鱼落入水中叫可令鱼复活。所以可以延伸出复活之意,或为须状下垂的饰物,此为本义。

二,篆文和繁体的“苏”字,由“艸”和“稣”而构成。表示假死后又活过来的草本植物紫苏。引申的意思是说话重复。

本图采用列举法创新,将甦的简体、运用、本义、起源以及金文小篆隶书的写法一一列举出来,来解读甦字。

第三讲:思维导图的绘制

1.思维导图的作用

2.思维导图的机理与效用拆解

3.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

4.思维导图绘制中的MECE法则

5.思维导图绘制中的PMI法则

6.思维导图绘制中的联想法则

思维导图的案例与训练。

第四讲:创新型思维导图的绘制

一、归纳分析型思维导图

1.归类原则与训练

2.归纳分析类思维导图在创新中的运用技巧

二、发散型思维导图

1.发散思维的特点及训练

2.发散思维在思维导图中的运用

3.发散型思维导图在创新中的运用技巧

三、联想型思维导图

1.联想思维的特点及训练

2.联想思维在思维导图中的运用

3.联想型思维导图在创新中的运用技巧

上述思维导图的案例与练习
如何编写思维导图
1个回答2023-02-12 17:55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性思考、结构化思考,通过文字、图画、线条、颜色,图文并茂地展示思考内容,帮助分析、记忆等。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绘制方法,只需要4个步骤,……。
1/4 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用一个图像表达你的中心主题。
2/4 画分支,不同分支用不同颜色,用曲线而不是直线。
3/4 在每条线上写上关键词,而不是一整段话。
4/4 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思维导图就是要视觉化

英语思维导图怎么画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图片
1个回答2024-01-29 12:54

34张小学英语单词思维导图|9.jpg|8.jpg|7.jpg|6.jpg|5.jpg|4.jpg|34.jpg|33.jpg|32.jpg|31.jpg|30.jpg|3.jpg|29.jpg|28.jpg    

什么是思维导图?该怎么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什么用?
1个回答2022-10-25 12:42
答: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性射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应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极图表现出来。把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
思维导图的作用:是把记忆或想法(包括文字、符码、香气、食纷、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可成为一个思维中心。然后把这些东西抟变成信号输电脑程序,发射指人的思维开发和运用。
关于创新思维的思维导图_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
1个回答2023-11-25 01:27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就是将你的想法画出来。思维导图按照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枝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创新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表现为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具有发散性和灵活性。创新思维主要借助对事物的丰富的联想来实现,在发散性特点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打开思路,展开联想,通过因果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自由联想等形式进行创新,所以创新思维具有联想性。创新思维还具有综合性,是指能把大量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抽象总结,形成科学的结论和体系。
  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联想和发散,将头脑中的丰富的素材综合起来,并将你的这些想法画出来,就成了一幅思维导图,它符合人脑的自然工作方式,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使人兴趣盎然的方法。
  
  一、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
  
  在学习一个主题内容之前,教师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画法)就这个主题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可以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有深度。学习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他自己的思维导图,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还没有解决。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在什么时间解决,以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解决?让学生通过思考将想法补充在思维导图上。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主题时,学生们除了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谁”、“哪里”等疑问词提出问题以外,还能够联想到人和动物,联想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如怎样让动物和人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让细菌生产粮食吗?通过人工制造叶绿体来生产粮食可能吗?人吃进去的叶绿素是怎样被消化的?决定叶绿体的基因能不能嫁接?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任意联想,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
  
  二、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现在绝大部分初中学生记的课堂笔记,实质上是照抄教师的板书。学生们在做这样的笔记时常用的是词语、句子、序列、直线、数字、字母等,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而学生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则不同,他们应用色彩、线条、符号、图像、关键词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记笔记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联想影像,并能随时考虑到“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有利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安全帽,有的学生联想到砌的整齐的一段砖墙,并用简笔画将它们表示了出来;而对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海关检察人员,并将“海关”这个关键词写了下来。这样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左右脑同时得到应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同时得到加强,非常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一种是在课堂的最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集中完成,一种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空白的思维导图(一个包括各级分支的思维导图的框架图),课上一边听讲一边填上内容。这样做出的笔记,每个学生都不同,不同的中央图,不同的布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生动的图像,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当然,教师还要在学生笔记内容的科学性上进行指导和矫正。
  
  三、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可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周一次),组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游戏。如在学完初中历史“海陆大通”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航海家的名字作为主题,进行发散思维,不限学科,不限时空,任意联想,画一张思维导图,最后组织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学生选择了哥伦布作为中心词,由此联想到的一级主题分别是西班牙、印第安人、意大利、美洲,由印第安人想到二级主题是印第安纳,由此引发的三级主题是“步行者”和“F1”。若用“→”表示联想关系,“、”表示并列的两个分支,则该同学的部分思维导图可表示为:F1→莱克宁→法拉利、芬兰,法拉利→法拉第、跑车,法拉第→电磁感应→电、磁,芬兰→沙皇、湖,湖→贝加尔湖、青藏高原、盐;盐→溶解。仅从这个学生部分思维导图中的具体内容来看,不仅打破了学科的束缚,也打破了书本的束缚。学生在地理、历史、物理等多学科间产生了联想,将多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联系一起。这些联想中有相似联想、有因果联想、但更多的是自由联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着频繁的跳跃。这种游戏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发散性很有好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刚开始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将联想限定在学科内部的较多,训练几次后,慢慢的就会在思维的广阔性上有很大的进步。
  
  四、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综合
  
  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表现为“思维统摄能力”,把获取的大量概念、信息、事实、资料综合在一起,进行科学的概括整理,形成能够准确反映客观真理的概念和系统。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这种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初一生物“生物的营养”一章之后,我要求学生以光合作用为主题,将第一册的知识进行统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们除了总结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外,还将前后各章的知识很好地融合了进去。如在“叶”这个一级主题中,引发出“器官”、“叶绿体”、“水”等二级主题,并在“器官”这个二级主题中将器官的概念,器官的种类及作用融合进来,在“叶绿体”这个二级主题中将细胞质的流动性、叶绿素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整合,又由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这个二级主题,联想到根的结构和功能、水分的吸收原理、无机盐及其作用等。此外,还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光合作用的意义――“提供能量”等二级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三级主题。这些主题分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树形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从而正确理解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及意义等各个方面。
  人类的进步不仅要靠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人们将已获取的知识进行组合、联系和联想,突破思维定势,采用发散式思维,进行知识创新,而这恰恰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另外,运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将人类的不同智能用一个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不仅可以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能在不同智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将原本不太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联想。“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 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 田欣欣)
漂亮有创意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1个回答2022-12-17 16:38

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每个人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想要画出漂亮又有创意的思维导图首先要有基本的美术功底和有独特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美术功底可以从简单的树状图开始画,并且有规律的向外延伸扩展,并且在不同的地方标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多练习多创新就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了。

英语思维导图大全,中小学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整理
1个回答2024-03-05 09:33
如何掌握英语,学好英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而英语的语法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对于一些语感不太好的理科男生来说,上英语课的时候,简直就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因为语言这个东西,它不是一个拼命努力就能完全掌握的东西,特别是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词汇量不断的增加、语句样式花样繁多,其他各科压力都比较大,想花时间其实都没有多少时间,往往会导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还是学不好,然后就是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呢,完全靠蒙,完形填空提,继续蒙,阅读理解看运气,作文抄前面的阅读理解...

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水平还依旧拿到了高分的话,那可能真的是中了彩票一样的运气了 ,但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还是连及格都很难保证。

不及格之后,很多人就越来越畏惧英语,不自觉的就开始逃避学英语,造成了心理恐惧,然后就是恶性循环,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源于我们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一些巧劲去学习一门语言,寻找规律,利用系统性的思维来学习。那么怎么样养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呢?

其实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就可以了,例如一个语法的内容,几张图全部给你理清楚,一下子就能对此的非常清楚,而不是像教科书一样,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的,通过英语的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很好的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更加的利于理解和记忆,通过一张图就可以让你了解整本书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还能达到系统且全面的效果。

下面就分享一下英语语法的思维导图:

英语思维导图介绍

1、英语:定语从句思维导图

2、英语:过去将来时思维导图

3、英语:过去进行时 思维导图

4、英语:过去完成时思维导图

5、英语:将来进行时思维导图

6、英语:将来完成时思维导图

7、英语:现在进行时思维导图

8、英语:现在完成时思维导图

9、英语:一般过去时思维导图

10、英语:一般将来时思维导图

11、英语:一般现在时思维导图

以上就是英语语法思维导图的分享了,英语的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心理上就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感,如果是持续这样的情感的话,那么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会有不好的影响的,所以我们首先也应该调整我们的心态,然后就是利用一些方法,例如本文说的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将英语的知识整理汇总起来,打造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不论是英语还是数学,还是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我们一定都可以慢慢吃透的!

英语思维导图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如何引导幼儿看图创编
1个回答2024-01-06 14:39
一.如何引导孩子看图写话?

  常规的几种提问引导方式有:

  (1)图中画着哪些人或动物?

  (2)这是在哪里呀?

  (3)他们在做什么呢?

  (4)他们的表情分别是怎样的?

  (5)跟孩子一起猜一猜,他们之间的对话吧!看看谁猜得最有趣!

  (6)我们把刚才孩子说的简单记录下来,这样就有了一条故事线——谁在哪里做什么,他们的心情与可能发生对话。

  故事线是最主要的。没有必要非要求孩子说出六要素,六要素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还会限制孩子的拓展空间。六个要素,只保留三个,即:环境、角色和情节,对孩子来说,先简化一下这些概念,简单一些,好记一些。其余的,让孩子发挥。

  二.引导发散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对一二年级来说,注意不要有太多限制。确定故事主线后,就要为这个故事线增添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就像为一棵大树添加枝叶。这时,可以跟孩子一起编,问问她,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呀?当孩子在讲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他,不过如果他讲着讲着停下来了,不知道怎么编了,这个时候要问他问题。一定要鼓励他多说,其实孩子的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咱得有耐心。哪怕自己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启发了,就不断地问他然后呢,小猫在吃鱼,那然后呢,别的动物在干嘛呢……

  举例说明:



  初期是让孩子努力多说,不管说得靠不靠题,也一定要多说,说完之后。在去引导他注意图画中最重要的部分:小猴子为什么哭?孩子只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了,那么这个故事一定不会跑题。

  三.引导孩子发散的时候有什么小技巧

  如果既想让他们思维发散,锻炼想象力,与此同时,还要求认字识字写字,这其实蛮难的,有必要稍微舍弃一样。所以不建议一边讲故事一边把故事写下来。

  有个很实用的技巧,即:用手机录音。在编故事的时候,不让孩子写任何东西,因为孩子本来认字量有限,但是他们的想法很多,碰到不会的字,就会避开,思维会被打断,刚开始就是看图讲故事。讲完故事之后,再一边梳理录音,一边整理思路。在整理的时候,让他自己参与整理,这个时候就可以完整地写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教他查字典。

  此外,当孩子说得特别比如“这个故事要是写出来,可以拿去投稿,万一要是中了,全国小朋友都能看到咱们一起编的这个故事了。”有很多小孩会很开心,非得把故事写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要挟”他,“那你自己写好了。”

  四.孩子讲故事语句不通顺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孩子的思维跟咱们大人的确实不一样。

  举个例子: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跟我们讲故事,说到一句:“小蜜蜂的心里长出了石头!”

  我们只听说过“心里开出了美丽的花”,什么时候听说过心里长出石头来了呢?!

  然后她告诉我,就是因为那个小蜜蜂没有帮到朋友,所以心里面特别压着。

  哇!这种真的是太赞了!但是句子不通顺,不说明白的话谁也看不懂。

  我们就引导她说通顺一点,然后她就改成“心里长了一块大大的石头,压在那里,很难受。”过后自己还在那儿纠结,问我,到底是压着好,还是挂着好

  通过这个事儿,我就觉得,孩子们真的很厉害的!只要他们感兴趣,他们的想象力真的非常丰富!而只要把句子捋顺了,孩子们讲出来的故事都是亮点!

  所以,讲的时候让他们可劲儿地讲,但句子一定要通顺,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句子通顺的重要性,“如果句子不通顺,最起码别的小朋友没有办法读懂他的故事了。”

  五.如何培养孩子对看图写话的兴趣,看到图画书不打怵

  一些看图故事的图画还是挺有意思的,细节挺丰富,不如换一种方式或说法,比如先玩个游戏。这样他就不觉得是非得叫他写作文或者很严肃的事情,继而激发他们看图写话的兴趣。

  举个例子:

  一开始不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看图写话,而是让孩子玩个视觉大发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