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交往常规儿歌

幼儿园公交车站区域活动游戏规则
1个回答2024-02-10 22:01
没有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你可以在中国幼儿教育网站进行查询
幼师交流分享群规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4 21:10
这个群规不好定,毕竟是家长朋友们。一般情况下也不用定,像我们幼儿园群里如果有人发广告马上会有家长站出来指责他。如果你想定的话也就是那么简单的几句,比如说咱们这个群是为了家长朋友们能更好的和老师交流,望各位家长朋友们不要发和孩子的教育有关以外的话题,谢谢配合。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幼儿游戏交通棋规则和玩法
1个回答2024-03-12 08:10
两名幼儿参与交通棋游戏通过认识交通信号标识,谁能后不违反交通前提下最先到达目的地为胜利者!
幼儿园小班交通规则教育
1个回答2023-12-12 06:30

   目标: 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准备: 1、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各一个,行人信号牌一个。

  2、录音磁带《小汽车》。

  3、小汽车出门背景图 过程:一、小汽车出门

  1、 在背景图上边说表演: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懂规则

  1、多谢小朋友的帮助,小汽车现在懂得红绿灯的作用了。

  2、它啊还念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3、小汽车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4、 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5、 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逐一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三、小汽车行驶

  1、 幼儿根据教师发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 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听到音乐小汽车就开动了,音乐停就开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家就了。

全国最正规的文交所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06 01:04
华夏民族文交所还不错
幼儿园幼儿一日常规里洗手常规有哪些流程?
1个回答2024-02-04 17:09


1.卷袖子。

2.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3.洗完后双手在水池内甩几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5.教师或保育员帮助洗完手的幼儿拉下袖子。

6.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

交通规则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1个回答2024-02-05 14:44
小学生交通安全文明守则



1、学习和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2、了解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的基本知识,明白其内容要求;

3、放学过马路,应持路队旗结队而行,过路不要攀越护栏,靠右边人行道行走;

4、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5、横过车道时,应走人行横道,横列不超过两人;

6、不要在马路上追逐嬉戏,不要在车前、车后、车旁玩耍、猛跑,不追车扒车;

7、骑自行车不要撒把、并行、竞逐,转弯时要伸手示意,遇机动车不要抢行猛拐;

8、乘坐汽车讲文明,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9、乘坐两轮摩托车须带安全头盔;

10、遇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或就近告诉老师、父母或他人,不要在事故现场围观。
新交规关于儿童座椅的规定
1个回答2024-03-09 21:23

法律分析:中国交规规定了4岁以下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12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够做副驾驶上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八条 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关于幼儿园常规
1个回答2024-01-29 21:12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我们尝试发挥幼儿的自我管理优势,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并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强带弱、双向互补"的原则,将全班幼儿进行了配对,两人一组轮流值日,负责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常规生活活动如:督促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喝水、整理物品等等,并专门设置了"一周值日表",周末对值日生的管理表现进行小结和鼓励。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由值日生负责管理班级常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养成了自觉的生活常规行为,这极大地促进了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独特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为幼儿提供了锻炼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转变了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2、对于管理者--值日生来说,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服务意识和监督管理意识,同时也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这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现的幼儿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主动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树立他们在班集体中的自信心。



  3、对于被管理者--全体幼儿来说,可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会激励他们以良好的表现争当值日生。有时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管理,也会赢得其他孩子们的接受和认同。例如:一次美术作业前,我邀请值日生负责发作画工具。在分发的过程中,我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每一个上前接笔的幼儿都说了一句"谢谢xxx",这让我很纳闷,怎么老师发笔的时候从没有"享受"过这般待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由来自他们身边的小伙伴来负责管理和服务他们,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鲜感,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和认同吧。



  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问题。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和解决的难题,我们希望能与家长达成共识,多为幼儿提供"当小主人"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责任意识,提高幼儿为自我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另外,我们也会适当考虑为幼儿调整配对,让幼儿尝试与不同的小伙伴之间的合作。由此可见,在实施"值日生"制度时幼儿成为了管理生活常规活动的主角,但并不是教师就解脱了,就没有责任了。此时,教师更要担当起关注者、引导者的重任,以旁观者冷静的眼光,细细观察幼儿在其中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



  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在园的表现,两位教师的密切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班级内,两位教师和保育员不管在什么活动中,都做到有商有量,使的工作能细致到位地去做好。平时碰到问题,一起坐下来讨论解决。与家长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对幼儿的常规管理工作等也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班把每日活动情况发布在家园联系栏中,以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掌握。当然我们也鼓励每位家长可以通过论坛对班级的常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回复,使我们能便捷地了解工作中的得失,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密切了家、校的联系。



  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有秩有序、发挥孩子潜能、顺应当前幼教发展新趋势地开展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活动?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大胆尝试、勇于反思。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分享。 .
什么是幼儿常规
1个回答2024-01-21 01:12
理解一: 幼儿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幼儿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

理解二: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含义:

1.遵守个班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 .遵守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 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理解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常规的含义:

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不是让他们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范性的要求也不是同一死板的指令。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在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使幼儿逐渐理解并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幼儿园常规包括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和学习常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