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被孟子批评的两位圣贤

2023-06-14 10:10:4215:55 2.2万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孟子
声音简介

伯夷和柳下惠贤名远播,为何遭到孟子的批评?过与不及的弊病,不可不慎!

公孙丑上·第九章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下一段,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说伯夷这个人怎么样,好几次都提到这个人,这是孤竹国国君的长子,为了让国而隐居。“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他说这个人一生的风格非常地清廉、高亮,不是他觉得值得尊重的君,就是一个很有德性的君,他是不会去侍奉他的;不是一个非常有德性的人、志向相投的人,他是不会跟他交朋友的。

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不立于恶人之朝”,譬如说像纣王这样的坏蛋,要他去当他的臣,站在同一个朝堂上,那是不可能的。“不与恶人言”,就是跟一般人交朋友的话,乡邻里面有那种大家都知道的坏蛋,或是有什么样不好的德性的人,他连跟他说话都懒得说。

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如果他“立于恶人之朝”,在一个没有德性的国君的朝堂上去当官,或者是在乡邻里面跟没有德性、没有修养的人去说话。“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那个“涂”就是泥巴的意思。“炭”就是黑色的墨叫做炭。就像穿着礼服坐在烂泥巴里面沾着很多黑色的灰一样,那么样的难过,这是想说他坐立难安的意思。只要他身旁有一点点不良的人、没有德性的人、没有品格的人、粗劣的人,他就觉得坐立难安的意思,就是这个人他的要求是非常的高。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那么他厌恶那种恶类、没有德性的人,推这种心,他就是一辈子疾恶如仇,这种心用在他生活的每个地方,所以他如果跟一个乡人站在一块,而那个乡人的帽子没有戴正。“望望然去之”,那个“望望然”就是非常的惭愧、羞耻的意思。“望望然去之”,跟一个连衣服帽子戴得不正、穿得不正的人站在一块,就好像自己要受到侮辱一样,然后赶快离开。“若将浼焉”,这个“浼”就是侮辱、污秽。他好像自己会被侮辱了、会被玷污了一样,赶快离开。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所以诸侯虽然找了口才最好的人来邀请他去当官、去当他的臣,“不受也”,他是不会去的。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他之所以不接受这个邀请说你来当官吧、来服务百姓吧,他之所以不接受。“是亦不屑就已”,那个“屑”就是清洁的洁。他认为诸侯,他的行为不洁、不义,所以不去当他的臣,叫做“不屑就已”。“就”是去就职、去当官。“不屑就已”,表示说他看这个钱看不在眼里,他看官位、名利是完全看不在眼里的,非得这个君是个有格调的君,他的民是个有格调的民,不然我根本不屑去的,他认为去那里就不干净。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至于柳下惠这个人,跟伯夷也是一样,是古代公认的圣贤。那么柳下惠也是一个圣贤,他的德性跟伯夷略有不同,这个柳下惠是鲁国的大夫,他姓展名禽,叫展禽,柳下是他的号。“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就是说一个没有德性的君,邀请他去当官,他并不会因此觉得有什么羞耻或侮辱,因为他没德性是他的,我当好我的臣就对。“不卑小官”,他不会因为他做的官位很小所以就觉得有什么羞耻,他觉得一定要大官他才肯去做,他不会这样认为,大官小官反正都是为民服务,他的弹性就很大。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当有人请他去发挥他的长才,去做官去了,他不隐贤,就是不会隐瞒自己的才干,他有什么才干都会让你知道,然后最好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必以其道”,他一定会用正道来治民、来匡正他的君。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这个“遗佚”就是没官可干,譬如说被小人陷害、或者是他的长上不欣赏,然后把他给罢黜了,说你回家吧。“而不怨”,那么他也不会怨他的长上、也不会怨他的命运,反正你叫我来我就来好好发挥,你叫我走我就走,但是我也不会怨恨,我有机会的时候我就好好照顾百姓,没有机会的时候我就好好照顾自己。“阨穷而不悯”,在最困穷的时候他也不会忧伤。那个“悯”就是忧伤。我们一般人常常是这样,有好的际遇的时候就眉飞色舞的,比如说谁升官了,然后就办了好多宴席请客,大家恭喜恭喜,自己也眉飞色舞。等到官运不好的时候,说不定被陷害、说不定自己表现不良,被开除了还是不得已要下台了,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有没有?这跟柳下惠来比,一比就知道德性到底有没有。

古代的圣贤,因为他不求名、不求利,既然不求名、不求利,那么学了一辈子的学问,有机会我就要一展长才。能够一展长才就是老天爷对我的眷顾,那我应该感谢我的命运、感谢老天、感谢这个社会给我这个机会。没有办法让你去发挥的时候,这也是安于命运的安排。

人呢,即使是古圣贤也不能免的,有的时候运势亨通,有的时候却事与愿违,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古圣贤从来不会怪他的命运的,不会为自己的得失而掉一滴眼泪,比起来我们现在的人真是羞耻。

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所以柳下惠最常说的话就是“尔为尔,我为我”,说你是你,我是我。“虽袒裼裸裎”,这个“袒裼”的“裼”就是像披风之类的,就是把这个衣服袒开来。“裸裎”就是光着身子,就是把衣服脱下来光着身子坐在我旁边,叫“袒裼裸裎于我侧”。“焉能浼我哉!”那还是你,我还是我,污秽的是你不是我,恶人能够奈我何呢?他的意思就是说,要去哪里都可以,你管他那些君怎么样、臣怎么样,还是民怎么样,还是环境怎么样,反正我有我的道德品格在我的心中,谁都不能够拿我怎么样,所以去哪里都可以。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所以再怎么样袒裼裸裎在我的旁边,我还是由由然跟他在一块,可是我一点都不会失去自己的品格,这是比喻。他无惧于跟恶人同朝并立的意思,无惧于跟恶人交友的意思。那么这也是一种高风亮节,不过这个德性有所偏颇,就在于他会任人家去袒裼裸裎,反正跟我无关,你是你我是我,而他失去了那种导正社会风气,那种对于朋友或君上的谏诤利导之心,就失去了这一份的用心。

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援而止之而止,这个“援”就是拉他一把,拉着他,说拉着他叫他不要走,然后他就不走了,反正你叫我不要走我就不走,不走就不走怕什么。那么“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就是说像柳下惠当时当官三次,又罢黜三次,一罢黜又有人拉他来当官吧。那当官就当官吧,走,然后又罢黜的时候,那下来就下来吧。他也不会愤愤然就离开他的国家,也不会,下来还是很安于他的现况,当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可是,一会儿又有人欣赏他,又要叫他上来当官,他说“援而止之而止”,他不必愤愤然离国家很远,有人用他他又上来。“是亦不屑去已”,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不认为离开这里会比较高风亮节。

他的德性跟伯夷一样都是圣贤,伯夷是“不屑就已”,他不以当官为洁,因为那些上面的人都不洁,所以我“不屑就已”,我不屑当官。那么柳下惠刚好相反,他是“不屑去已”。这俩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屑”,一个不屑就一个不屑去。这俩个人都是圣贤,可是圣贤的德性又有不同,这个不同并不违背他们当圣贤,因为他们内在的不求名、不求利这一点则相同;都希望人类能够更好,这个也相同;对自己要求甚高这一点也相同;唯有行事作风不同,行事作风不同就来自于他们观念的不同。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孟子说伯夷也是一个圣贤,但是这个圣贤是心量比较狭隘的圣贤,他怎么样狭隘呢?他很怕别人好像要污秽了他似的,他这个有点太过于清,太清就不能容物,有一句话说“水清无鱼”。“柳下惠不恭”,柳下惠看似心胸更为宽阔,可是他忽略了当时那么样一个卑污的世代,卑污的国家跟社会。

如果不是能够时时存着对他的国君或朋友有谏诤的勇气,那也是不行的。然后任随着旁边的那些朋友、君臣,都能够“袒裼裸裎于我侧”,那是非常大不恭敬的。圣贤也不会允许大不恭敬的事情一再在他的身上、左右去发生而丝毫没有因势利导的作为,圣贤也是不许的。柳下惠不干那个事,因为他不觉得干那个事有多好,我都不干,因为干了也不会比较好,他们也不会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他是为了表现这一点而忽略了对外在应该要有一点因势利导的心。

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说狭隘的心量,太过清廉而没有容物之心,君子不为。至于让那些希奇古怪的事情、偏离常轨的事情、偏离了三纲五常的事情、做一些不良示范的事情,也都能够存在我的视线里面,而我一点都不想去改变它,这个叫做不恭。“君子不由也”,说这两种一个隘一个不恭,心量狭隘跟玩世不恭,是秉持中道的君子不会让它发生的。

这个是讲古时候的大贤人,他的德性依然难免有所偏差,但是孟子要告诉我们的是说,一个正人君子他要效法的话,那么你们就不要去效法伯夷的那种太过于清廉,以至于没有办法容物;也不要效法柳下惠自以为什么都不怕,他确实也什么都可以持守得很好,但是却忽略了他应该慎选他的朋友、慎选他的环境,去匡正他的国君,为这个社会的导正去出一番的心力。而不是只是让人家要感觉到说他很行,别人永远没有办法影响他,然后我行我素把自己管好就好了,而就没有多放一分的心思在匡正他旁边的人、去成人成己的这一分的心思上,这都是德性上的偏颇。

孟子希望我们学谁呢?就是前面所说的尧舜、大禹等等,非常的中庸,不会过与不及。像伯夷、柳下惠虽然也是圣贤,但是圣贤还分很多等级,这就是犯了过与不及的病,但是为什么成为后世所敬仰的圣人贤人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依然是十分的严谨。

一个君子他是和而不流,虽然和同与众人,可是也不会让不该发生的事继续不断地发生下去,让一些观念没有办法澄清甚至是误导,那么他处处会有成人成己的心,那也就会有成人成己的作为。所谓成人成己就是透过他的作为让众生以后会更好,更合于中道,更不会陷入两个极端,这才是一个圣贤所存的心,我们学圣贤就是学这样。

孟子这一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你看现在好多人的修为,也有这样的病。一直修,修得太执着、太过狭隘像伯夷一样的也很多。执着成像柳下惠这样的也很多,什么人都好,他也不会去诤谏,也不会去给一个严厉的眼神或说几句重重的正直的话,他都不会去做,他以为到处都是和这样最好,这是最高的德行。这个都是陷于两个极端的人,不过因为他律己甚严,所以古人还是把他归在圣贤之列。好,这个是《公孙丑》的上篇。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黄庭禅官网 https://www.htz.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黄庭禅小树苗内心成长营,添加交流群请加志工微信号htzchina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摩托车的车

伯夷就算了吧!有缺点才请你来帮忙改正啊,样样都好哪还要你来干什么?当鲜花供起来吗?

关雎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9篇,郑风20篇,齐风10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8篇已经咏唱完成。诗经之美欢迎大家了解。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728再来一遍

桑柔__

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努力学习古圣贤人的智慧,复制的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孟子

全书以孟子与诸侯谈治国之道、仁政思想的对话开始,然后逐步展开。有与弟子谈古圣先贤功绩、三代兴亡经验的问答,也有关于为臣、为士、为人之道的阐述和对不同学派思想的辩...

by:刘三姐的三月三

孟子

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通往理想生活的路线图

by: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