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新声 | 孔子的一生:逝者如斯夫

2023-07-23 20:46:2905:01 2413
所属专辑:尼山新声
声音简介

孔子的一生:逝者如斯夫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鲁哀公十一年,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行,回到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这时的孔子已经六十八岁,这在平均年龄只有不到四十岁的古代社会,已经算是高寿了。

从这时开始,孔子退出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生涯,开始把精力投入到文化的整理工作中,并通过教育传播自己的思想。而继承了孔子思想的弟子,例如冉求、子路、子贡等,都已经成了栋梁之材。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四处游说,颠沛流离,甚至几次遇难,生命都面临危险,然而就像孔子自己所说的,“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即使在断粮七天七夜的情况下,孔子仍然能弦歌之声不绝,可见他是一个活得很讲究、生活品位很高的人,这一点在生活相对稳定的晚年就更加突出了。《论语》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生活这么讲究,维持他高品质生活的钱来自何方?其实,孔子根本不差钱。孔子创办私学,既培养学者,也培养官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当时,“儒”也是一门礼仪技术,其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如此一来,办学所收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另外,孔子后来做官一直做到鲁国大司寇,年薪很高。

另一方面,到了晚年,孔子所教的许多学生都已成为社会栋梁,他们有的是高官(如冉求),有的是富商(如子贡),有的是知名学者(如子夏)。在孔子那个年代,师生关系比现在要亲近得多,说“师徒如父子”并不算太过分。学生当上“成功人士”之后,自然不能亏待老师。

孔子晚年的生活优裕得很,很可以当得起一个退职的司寇:行则有车代步,衣则“缁衣羔裘”;食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晚年的生活为何会过得如此幸福?答案也很简单:学习。孔子曾经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你努力耕种,有时还难免遇到天灾,会挨饿;但你若肯坚持不懈地学习,物质生活就一定会有保障。孔子本人的一生也为他的这句话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孔子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且三岁的时候老爹就死了,完全是一个苦孩子。可是,这个苦孩子爱学好礼,“年十五而有志于学”。经过学习,他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大成至圣先师”,并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调式。

《论语》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面对着滔滔的大河,不禁感慨地说:“奔腾不息啊,像这样不分昼夜。”这句话,可以为孔子的一生做一个很好的总结,虽然挫折重重,但是仍然饱满热切,浩大奔涌,不断学习,进德不息,这大概就是至圣先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崂山新声

崂山区每日时政、民生新闻,发现崂山、了解民生、体察民情

by:崂山听海

孔子为何成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泰山新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简称新阶联),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广泛分布在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社...

by:华媒联播

空山新雨后

分明是西风凋碧树,时节仓促,庭院中却有莺莺燕燕落满,座上客挑挑拣拣,眼中轻蔑嘴上放诞。她低了头,神色疲惫,这么多年仪容立身,他送的木钗褪了色仍在袖中保存,以为是...

by:华语音乐

孔子

本书讲述古代伟人—孔子的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

by:肥妖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

by:冰瑶_2s

孔子

当今世界,乱象丛生,圣人之魂,丧失殆尽。孔子之志,启迪智慧,兴我中华。

by:飞鸿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