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庸解读第八讲06

2024-04-14 09:24:0812:55 2009
声音简介

(下段)

我们中庸继续二十八章。现在这一章的开始,是中庸的整个的大结论。先把道体、中庸的中心精神就是“诚”,如何以诚而达道,这个已经说过了。现在而说行中庸之道,行其德。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这是一个原则。也就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做人处事,治学、行道,乃至于做事业的一个大原则。同时,由此可以了解《论语》所讲的所提到的,过去讲《孟子》所提到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说,一个人智慧不够,学问不够,“愚而好自用”,越笨的人越有自信,越觉得自己了不起。“愚而好自用”这一句话他是只讲一个原则,不过我们由这一句话观察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假设诸位青年同学加上十年读书、十年做人,慢慢去体会,社会上接触多了,才发现许多人都犯了这个错误。“愚而好自用”,越是智慧不够的人,他越认为了不起,而且决心下得也非常快,而且办法也非常多。那些办法、那些决心、那些思想,都是非常笨的。可是因为他笨,没有办法理解天下事物,非常自用,这就是愚而好自用的结果。

所以我经常引用《汉书》上批评霍光不学无术,所谓即使霍光汉代的历史划了一个时代,拯救了一个时代,创造了另一个时代,在汉朝的历史上有这样大的威风,结果史学家同一般人给他的评论还是四个字:不学无术。说他没有学问。因为没有学问啊,所以“无术”。术不是手段,处理事情、做人做事没有方法,不合章法。术就是学术,是个方法。事实上,再研究汉代当时的历史,霍光并没有那么差劲,并不是说不学无术。如果说要那个样子严格地研究的话,那么管仲也是不学无术。孔子虽然没有批评管仲那么差,但是他的话拿到汉代来讲的话,也变成不学无术。

因此我们后世经常批评一个人物,做人处事尤其处理天下国家大事错误的,经常引用是这句话——不学无术,这个人学问不够,所以处理不行。不过我近年以来发现这句话,我说不学无术还好办,最怕是不学有术,那真难办!(一笑)这是加上自己做人几十年接触到事物的结论。不学无术啊,他倒还老实些,那还是真愚笨,真愚笨好办,真小人很好办;伪君子很难对付!真君子当然好办了;真小人也好办,真小人表明了我就是小人,很好办!那大家很清楚。所以,就怕两样都不真;那么,“不学”,学问也不够,脑子很灵光,办法很多。据我所了解,我们现代二十世纪整个的社会是动乱的,不是某一个地区,不是我们台北或者台湾或者只有中国,全世界都到达了不学无术的情况,很严重!

不学无术的情况也就是孔子所说“愚而好自用”。这是,所以,《中庸》所引用这个思想,就是孔子在《易经?系传》里头讲过的,一个人志大而才疏,理想很高,尤其年轻人容易犯的,志向很高,动不动要济世救人哦!一学佛,要度众生啊!自己都度不了,度什么众生啊!这个志大而才疏,学问、能力一点都没有,光是吹牛、理想。孔子在《易经?系传》上讲了好几条(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那么所以引证,同《中庸》所讲的话,的确是孔子的思想一个路线。虽然这本书是他的孙子作,他引证的路线是的确很对。一个人愚而好自用,非常有自信,很不客观;“贱而好自专”,贫贱,贱就是说自己没有相当的实际上的权能与力量,居在下位,而个性非常强、主见非常强,好自专。这个“专”字就是包括现在主观、主见非常强。一个人假设具备了这么一条的个性,已经是这一生注定是失败。两条啊,失败上面加失败!

还有,下面还有一大堆:“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在现代的时代,可是拼命想走古代的道路。比如你们同学们有许多学佛修道,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哦!(一笑)那么有许多拼命想做什么,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乎现代的时间,光是怀念历史上的过去,传统文化怎么好——不错;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一点基础都没有,一点心得都没有。乃至于我看到许多国文系的同学们,进了国文系以后,到现在白话文决不肯写,写的都是最古最古的古文;经常把文章寄来给我看,有许多都是硕士、博士。我打开这种文章就把它退回。当然我看得懂,我不喜欢看。你要玩这一套,我比你玩得还好。我就是告诉他:你写一篇白话的给我看看好吗?他永远写不出来。那叫做“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现在不是唐宋时代,也不是秦汉时代,你写得同韩愈、柳宗元一样的好,都没有用处。一篇文章写得好,要使人懂,你写得使人家不懂了,失去了那一个文章的作用。

经常我告诉有些同学们出去当老师,上课上得好,我很佩服,真是比我上得好!一上来,引证了许多资料,黑板一写,那就是满腹经纶都出来了。那么一下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完了!那么你自己是什么?不知道。同学们也拼命抄。现在同学们比我们当年读书很乖,专抄资料。像我们以前读大学时候就站出来请老师:这个资料请你讲一下哪一部书、哪一节就好了,我自己回去会查;把你的意见讲出来。现在不然哪!抄了,大家也很喜欢了、懒得听,听完了以后,五十分钟,两次黑板一写,铃子一按,下台一鞠躬,都可以回去了。譬如这些道理、做法都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在座的青年同学们还要注意,不要认为“我是没有”,个个都有,为什么?生在现在的社会上,谋生的技能、做人处事的本事、现代知识,一点都不会。同我一样,冷气机坏了、电灯坏了,怎么修理?只好站在那里。看见电线着火:哎哟!怎么得了!依旧也不晓得打。这都是同样的,这是落伍。书读坏了。现在很多,大家要反省,不要认为我是没有反古的思想就对了;也等于是 “生乎今之世”,不能做现代一个人,不能活在现代一个社会,就是“反古之道”。违背了现代的潮流,而想走旧路子。

那么历史上反古之道,我们看两个读书人,一个是汉朝的王莽,王莽篡汉。在座同学们对历史要多注意啊!读历史读到大学,读一部《古史概论》那是不够的呀!那只能说你晓得历史是这么一件事了,有一个架子,等于盖房子打了一个图样给你看。那个历史的课本等等不是概论,那个房子的图样不是房子啊!必须要真正去研究历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87770223

没有有能力的人当领导当然会动乱。越是没能力越是能当大官

神瑛侍者1987

孔子复古 回到奴隶制

随缘_f38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随缘_f38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