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中庸解读第八讲07

2023-07-15 14:48:2010:56 1965
声音简介

此段提示有每感词,不能上传,只有一部分能传,请知悉。。。

现在我们学校里所谓讲“概论”,是这些纲要里头抽出来的,概论的概论。等于吃了饭,剩下来的渣子的渣子了。而且每一个专家,文学也好、历史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每一个人写概论的时候(加了)他的观念,他的观念究竟对了没有?还是问题。所以跟着乱跑,自己没有学问的眼光,是很严重的、很危险的。危险的,很严重!

为什么讲这个道理?因为刚才提历史上两个人物,譬如王莽,大家念过历史都知道,“王莽篡汉”,四个字解决了。为什么篡汉呢?造反,想当皇帝。那么王莽的思想呢?王莽的作为呢?不知道。王莽就是“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他是个书生,当然,想当皇帝是另外一个欲望。但是他的政治理想是商周、上古的理想,在国家经济返回到四书五经所讲周代的那个井田制度,一切用周代的政治制度、思想,想来复古。这是一个理想哦!不要笑他。因为他理想一个人类的社会,要某一种政治的理想使它达到最高的境界。结果王莽失败了。

宋朝王安石的改制,也是走王莽的路子,差不多的路线,也是提倡井田制度。这个井田制度就是公有财产,譬如中国周朝上古是公有财产,但是不是共产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同西方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完全两回事。那么到了秦朝的先代、秦始皇的上辈,商鞅废了公有财产制度,提倡了私有财产制度,所谓商鞅变法。几年当中使秦国就富强起来。可是我们上古几千年都是公有财产制度,搞惯了,到了商鞅一变法,“民曰不便”。历史上只四个字啊,这四个字就代表当时的老百姓意见的反映,讨厌这个政治制度不方便、不习惯。所以商鞅没有几年,自己创法的,五马分尸而死。可是我们几千年下来,中国这个法制的精神还是商鞅的这个精神开始。所以到了汉朝,王莽想变了私有财产制,变成公有财产,所以王莽失败了。历史上四个字:“民曰不便”。这四个字很严重哦!

那么王莽失败了,事隔一千多年,王安石又想变法——变法就是一种革命思想,政治革命——也想恢复公有制度,“民曰不便”,王安石也失败了。

所以,这些道理,就是说明历史上“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一个人这样,“灾及其身者也”,灾难、痛苦、失败,他本人一定遭受到。如果一个人连起来有“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灾必及乎身,灾难就来了。再我们看历史,譬如经常我们提到楚汉之争,项羽就是愚而好自用。当然,他没有成功以前也很专权。这些是个性上犯了最大的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下面两句话,“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照连带的这个文章下来,是反对人复古的。但是我们可以(说)在文字上还有个意义,“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并不是叫你放弃了传统文化,绝对不要。不注重反古,但是必须要知古。上面已经提到过在《论语》《中庸》再三提到过孔子的话,必须要“温故而知新”。一个人不晓得传统历史的文化,而想了解未来的时代,那可以说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愚而好自用”。那就错了。

要想知道未来,必须了解过去。所以呀,“温故而知新”。所以,“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我们可以做另一个解释:“违背了传统古代的一贯下来的原则。”可以做这样的解释。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假设说这个反古之道、反古的观念就是现在所讲复古,那在古文的用法不会用这个字,一定加一个走之旁:“生乎今之世,返古之道”。它所有历代这个字没有加一个走之旁,也就是说,生乎今之世要想知道未来,叫你必须要知道过去。所以传统文化的历史不能忘记。不知道过去的来根,要发展未来,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对这两句书,刚才也是照过去一般的解释,是顺这个路线来讲。但是在我个人的意见,在这两句这个“反”字不一定是指这样。你违反了传统的“古之道”,也是错误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