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 教育新理念:“文化回应教学”模式》推介

2023-07-23 19:17:1310:13 770
声音简介

教育新理念:“文化回应教学”模式推介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生思琪,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文章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家——王革教授所写的《“文化回应教学”模式与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改革》,这篇论文刊载于《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部分吧!

       我国民族地区外语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处于先天“营养不良”的弱势状态。2000 年国家将外语教育纳入小学课程后,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才成了国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提出“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课程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开设一门外语,”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和资源分配上远远落后于内陆和沿海地区,在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师中,少数民族教师和通晓双语或三语的教师人数比例偏低。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学习文化’,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民族地区中小学‘大一统’且‘同质化’的外语教学模式难以解决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及外语文化脱节或割裂的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为突破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的困境,王革教授引入了源自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文化回应教学”模式。20 世纪中叶后,詹姆斯· 班克斯 ( James A.Banks)等学者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观点,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反映少数族裔的历史和文化。班克斯“提出要从五个方面考虑‘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 内容整合、知识建构的过程、消除偏见、教育公正以及强化校园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文化回应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目的是促进美国教育平等,缩小甚至消除有色人种与白人学生在学业上的差距。雷登·毕林思 ( Ladson-Billings) 认为应该“通过使用‘文化参照物’赋予学生知识、通过社会和情感的力量影响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形成”。“盖伊( Gay) 则强调把学习者的文化置于中心地位,她认为‘如果通过学生自己的文化镜头进行教学,民族多样化学生的学术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他们还尝试将“文化回应教学”应用于外语教学,这对教师的多元文化包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往往对学生会给予更高的学术期待,愿意认同学生的母语文化,与家长和少数民族社区建立牢固的联系,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将教学置于学生的母语文化情境当中。在母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中,学生能找到安全感,重拾自信。”罗兹(Rhodes) 总结了“文化回应”外语教学的 17 种活动,其中包括:“通过‘预读’和‘预听’等活动了解学生的过往经历;” “要求学生将‘母文化’和‘美国文化’进行对比”;“使用混合的语言( 双语) 和混合的文化( 双文化) 恰当的形象和主题;”“努力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背景; ”“当进行材料分析时鼓励学生使用跨文化对比”; “在课文里增加反移民歧视和偏见的相关内容”等。实践研究证明了“‘母语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能力与提高其英语学业成绩之间的正向关系”。

  文章的第三部分,王革教授对我国民族地区外语教学改革发表了真知灼见。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王教授特别强调政策保障的重要性,主张“在涉及中小学外语教学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上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不均衡性和复杂性。在学校的组织结构、课程要求、师资培养、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上要考虑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特点和困境。”“需要承认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先天不足以及在外语学习资源上的分配不均并逐步加以改善。同时,还要给母语为非民族语的外语教师提供学习民族语或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机会。需要将双语教学作为课堂外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制度建设上,应开展“文化回应教学”;“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制度性的改革,内容涉及课程设计、教学语言的转化、管理模式的改变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因此需要得到试点学校领导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调”等;其次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文化回应教学’对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多语能力、课堂引导能力、多元文化意识、与学生的共情能力、英语学科知识和教改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方面的教师培训至关重要;再次是“实施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辅助材料的编写上,除了要反映‘主流文化’外,还要关注民族学生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体验’。通过联系学生的母文化,引进新知识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学生就可以在相对轻松和‘文化安全’的氛围里学习外语。比如说,可以将民间传说、精英工匠和民族英雄的故事用英语写成相关的阅读材料,在作文题目的布置上,与其要求民族地区学生写‘我的高铁之旅’,不如写‘我的县城之行’或‘水库抓鱼之乐’。如果授课教师粗通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就可以和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的语言环境和生活体验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在‘学习共同体’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障碍。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通过语言对比、母语支持等方式更有效地实施外语教学”;最后是“创新评价体系,鼓励社会参与。” 王教授认为,可以联系“少数民族特有活动和族群的力量”,“将一些教学活动特别是小组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社区和家庭的文化情境当中”,此外,“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评价体系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模式,而要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外语教育实际的评价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了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如何优化自己的外语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的灵感和体悟。如果您是热衷教学改革的老师,您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呢?不论何种学科、何种课程的教学,将教学与学生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信大家对王教授这篇文章的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充满了向往,请大家去仔细研读王教授的这篇学术佳作吧!感谢王教授的智慧启迪!

      本作品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端读书会制作,欢迎加盟云端读书会,欢迎投稿。投稿邮箱:2734981947@qq.com。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和阅读,我们下期再会!

本期推荐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思琪

播音:默语金金

指导老师:尹生

2019年6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雨滴|在国学中寻找教育新理念

每周二、六晚八点持续更新中,点击屏幕上方“订阅”,第一时间收听最新节目!世界瞬息万变,竞争愈发激烈。新时代中,什么才是孩子的“必争之地”?“身心健康乃育人之本。...

by:雨滴文化

教育理念及活动介绍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殷飞老师,系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学主讲教师,江苏省家庭教育指导十大公益人物、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自2012年...

by:南师大殷飞

家庭教育理念与实操

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问题孩子。在智能时代不断刷新集体意识的新时代,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生存压力的恐惧,对现实世界的不安全感愈...

by:贾玉文心学院

采集-《山道弯弯》谭谈著(王革播读)

《山道弯弯》是谭谈著的中篇小说,小说发表在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南方某山区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矿工王大猛的妻子金竹带着女儿欢...

by:笑倾心

家庭教育核心理念

近10年教育经验,接触众多学员家长案例,也为很多家长解决了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的难题。一首歌的时间分享介绍当今核心家庭教育理念,案例剖析家庭教育问题,...

by:有声的宝叔

《芭学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2014年,即李跃儿芭学园创办十周年之际。许多知道芭学园的人,甚至把孩子送到芭学园的家长,都不了解芭学园到底在做怎样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芭学园就...

by:李跃儿芭学园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治国理政大方略

by:喜马拉雅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