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你忽略了这8个字

2022-09-16 15:38:0513:20 195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你希望孩子早晚刷牙,他却能躲就躲;

你希望孩子爱干净、会整理,他却经常丢三落四;

你希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却啥事都指望大人……

 

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很多家长苦口婆心、建立各种奖罚制度。


还有家长,还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五花八门的礼仪、军训或传统文化课堂中,试图通过熏陶和训练,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结果,孩子在课堂和训练期间,还能以身作则,一回到家就把所有养成的好习惯都还给老师和教官了。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到底如何破解呢?

 

1.


儿子每天写完作业,都是我帮儿子收拾书包。

 

随着他不断长大,我开始担心:什么都习惯了我帮他做,他在学校怎么办呢?

 

我想着,这个习惯得改一改了,却一直不知道怎么办。

 

学习完《平衡情绪》的课程后,我开始有点感觉了,就想找机会践行。

 

有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家,一见到我就哭。

 

原因是,上午老师在检查语文作业的时候,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作业,班长要求再重新写一遍。

 

孩子很委屈:我明明已经写完作业了,结果就因为找不到,就被同学冤枉!

 

如果换做以前,我肯定劈头盖脸给孩子一顿数落:谁让你从不自己收拾书包的?这下好了吧?尝到苦果了吧?看你下次长不长心!

 

但现在,我作为一个已经学习过幸福双翼的妈妈,我很清楚:奚落挖苦,不仅不能培养出孩子独立的能力,还可能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这种百害无一利的事情,我坚决不能再做了!




听完孩子的诉说,我心中飘过一丝窃喜:这真是一个好机会,引导并培养孩子独立收拾东西的能力啊!

 

于是,我平静地帮孩子把书包里的书和本都拿出来,有两个语文本、两个数学本。

 

我问:“语文老师要检查作业,你会去找哪个本呢?”

 

孩子指着两个语文本。

 

我给孩子竖起一个大拇指,继续:“如果我们把四个本子分类放,在需要找语文作业的时候,只需要找两个本子是不是?”

 

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不能用心中完美的标准,期望孩子一下子就学会,我要做的是——


放下期待,把事情分解、把能力分层,让孩子小步前行;

当孩子做到一步时,就及时反馈和肯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感觉,愿意不断尝试。

 

接下来,我让孩子在两个语文本中找到写有作业的本子。

 

这时,为了方便自己辨认,孩子自己想到一个办法:在有作业的本子的本皮上,写了一个“是”字。

 

当我放手,并带着爱和信任支持和引导时,孩子的主动意愿就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

 

2.


随后,我鼓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并告诉他:自己亲手整理好的东西,再找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因为身体有记忆,知道自己放的东西在哪里。

 

孩子很认同。

 

我们又一起讨论该怎么分类,最终想到一个办法:按书本的大小分类,从下往上、从大到小排好,装到书包里。

 

从这一天开始,儿子每天都主动自觉地自己整理书包,再也没有出现过出门才发现忘记带书又匆忙跑回家拿的情况了,更没有出现过找不到书被同学和老师冤枉的情景了。




这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却意外解决了我苦恼很久的问题,这其中,我发现有两个地方特别重要。


第一点,作为一个爱操心、习惯替代的妈妈,我得学会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是指孩子在一个没有评判的环境下,经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到的结果与后果。

 

当不好的结果发生时,我不再奚落、唠叨、批评孩子,让孩子在没有评判的环境下,体验了自己没有自主整理能力所带来的后果。

 

第二点,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正向感觉、小步前行。

 

当孩子体验到一个感觉不太舒服的自然后果,我不仅没有评判,反而放下期待,把整理能力分解成不同步骤,让孩子小步前行

 

每当孩子做到一点,或者想到一个解决办法,我就及时肯定,加强他在这件事上的正向感觉。

 

于是,孩子自然愿意主动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我不由得感慨:懂不懂教育,懂不懂孩子,差别真的很大啊!

 

如果我没有学习,还像以前一样凭着本能和经验对待孩子,估计这次良好的契机,就白白浪费啦!

 

3.


今天早上,儿子做噩梦了,他在梦里哭着说:“数学第五题!”他梦到自己有一道数学题没做完。

 

我走进卧室,听到爸爸在跟孩子说:“没关系,第五题对灰灰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已经学过《平衡情绪》课程的我知道,这样的安慰是无效的,我跟老公说让我来试一下。

 

我先跟孩子讲了一个自己做的梦,我梦到自己迟到了,很紧张。

 

我问孩子,是不是也有紧张的感觉?

 

孩子说是。

 

我想起几天前孩子因为找不到作业被冤枉的事情,我猜想,这可能是孩子做噩梦的原因。

 

我试着问:“你是不是因为那天没有找到作业很紧张,所以才会做这样的梦?”儿子说,那天下午把作业拿到学校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检查。

 

看来孩子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我肯定地跟他说:“灰灰现在已经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了,下次老师再检查作业的时候一定能找出自己的作业。”

 

孩子的情绪稳定多了,再次确定了一下自己的确已经把作业写完了,才舒了一口气。

 

早饭的时候,我问孩子现在还紧张吗?

 

他说已经不紧张了。



 

能力形成四步法的角度来看,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这件事情,经历了感觉、尝试的阶段,能力还在持续形成中。

 

老师反复强调: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经验。

 

这不,儿子主动收拾书包的能力,就经历了一次失败经验。

 

但我不再担心和焦虑了,因为只要我平衡情绪、积极引导,失败经验也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来源啊!

 

4.


有一天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开始看书,我提醒他整理书包,他没有听到。

 

我想他是看书太投入了,就暂时停下,不打扰他看书。

 

晚饭前,我再次提醒他整理书包,他答应吃完饭整理。

 

饭后,小家伙对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整理书包?”

 

我问为什么。

 

原来,今天孩子多了一个语文本,他想带一个16k的语文本去学校,之前的都是32k的,这个本子他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看来,儿子能力形成过程中遇到新的挑战了,这意味着新的成长机会又来啦!




我没有着急告诉孩子答案,也没有批评他怎么这点小事都不会。

 

我耐心地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整理书包的方法,按这个思路去想语文本放在哪里,孩子很快就有了答案:两个本子放在一起,大的在下,小的在上。

 

就这样,儿子顺利完成了整理书包的任务。

 

当我带着觉察和意识陪伴和引领孩子成长时,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开始在生活中试着做减法,既不着急替代、催促孩子做事,也不再火急火燎地去做家务。

 

因为,我想让自己的心慢下来,我想先把焦点放在陪儿子聊天和互动上。

 

当我慢下来,学会放手、会做减法后,我所收获的,超乎想象!



从我听《培养孩子自信心》第一课到现在,虽然仅仅只过了10天,但我和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和进步,这真的超出我的意料。


以前,我很苦恼总是没办法帮孩子建立好的习惯,一路学习、一路践行之后,我才发现,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8个字——懂得放手,会做减法

 

当我放下担心和替代,懂得智慧放手,当我开始在生活中学做减法之后——

我跟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品质更高了;

我们之间心灵联结感更深了;

孩子积极主动、自我负责的能力更强了。

 

随之而来,似乎一切都顺起来:家庭氛围更温馨,孩子的好习惯也不在话下。


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以《弟子规》的经文为纲要,摘取蔡老师讲演中应如何培养孩子纯善孝敬之心,待人接物正确的态度及自我行为的约束等相关内容汇编而成,果能深解其...

by:Magicqueen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本书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

by:中广影音_知识频道

孩子好习惯培养的教科书

孩子成长出现的问题破译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精英领袖人才的培育生生不息家族的后代培养

by:王文娟小龙女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AI电子书

【内容简介】“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储存道德资本。这样的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一生中都可享用它的利息。”“美德的习性不是可以在密室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以明理的行...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