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你也是为了你好”:把暴力跟爱混淆,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2022-09-16 05:10:1615:42 215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在科学育儿理念越来越多被认可的今天,“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人才”等观念,依然被不少人信奉着。

 

那些信奉棍棒教育的人,往往在童年成长中,也是这样被对待的。

 

儿童是成人的一面镜子,童年被对待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就被儿童吸收,形成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想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和模式,只能从深深的看见开始……

 

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从结婚生娃之后,我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夫妻关系不合、教育意见不同、婆媳关系紧张……


任何一个问题,都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引爆家人的情绪,爆发战争,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却相互伤害着。

 

在我家,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我和老公在教育孩子上意见不统一。

 

老公对大宝的期望相当高,自从大宝上了小学后,不管是作业还是时间管理,老公都用相当高的标准要求他。

 

老公经常会写很多“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之类的手抄,凡是跟吃苦相关的信念,他都非常认可。

 

而且,他每次都很认真地读给大宝听,希望大宝也认可这样的观点。

 

以前,我特别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向孩子灌输过时的“吃苦”理论。

 

当我知道童年经历对一个人信念、性格、行为的深远影响后,我才开始理解老公。

 

农村出来的他,从小家境贫穷。

 

他说,以前他看到别人吃方便面,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觉得那个东西应该很好吃。

 

自卑的他,从来不问别人那是什么,直到有一年,家乡大灾,求助的物资发放到他们那个地方,他一眼就看到了方便面。

 

趁乱,他跑过去哄抢了几盒,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按照说明,给自己泡了一碗。

 

那是他第一次吃,他说那味道太好了,一直到现在,他都觉得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高中,他来到县城读书,第一次到城里,他看到城里卖的一种黄黄的水果,一根一根的,不知道是什么。

 

一星期后,他看到食堂里也有那种水果卖,他把从家里带来的米跟食堂换了两根,从别人那里他知道了,原来那是香蕉。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吃香蕉。

 

他从心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他觉得有钱真好,可是自己家太穷了。

 

老公很怕回到以前那种生活,现在我们条件好了,他又怕孩子没知识没能力,担心孩子们也会遭受像他这样的经历。

 

带着对贫穷的恐惧和担心,老公希望孩子能按照他认为好的方式来生活和学习。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奉行“棍棒底下出人才”的理念,就用打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对于老公打孩子的方式,我非常不认同,我俩为此经常吵架。

 

了解更多老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后,我才知道,原来他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是有原因的。

 

有一次周六,孩子没按照约定的时间回来,老公忍了,孩子回来后,老公警告他以后不能这样了。

 

周日,谁知孩子又没准时回来,老公这次没忍住,用店里的水管抽在孩子小小的身体上,他也不小心伤到自己的眼睛。

 

孩子被他打得放声痛哭,回到家孩子脱掉衣服,看到孩子满身的淤青,我忍不住哭了。

 

那时,我还没学习幸福双翼,也没跟老公聊成长经历的话题。

 

看到儿子被老公打成这样,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拍照留证,我告诉自己:这就是以后离婚的证据!

 

证据虽留下了,但我的心却痛苦不堪。

 

一方面,我用留证据的方式,万一以后跟老公离婚,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另一方面,事情过后当我翻看这些证据,又一次心疼孩子、痛恨老公。

 

我仿佛陷入一个泥潭,无法自拔。

 

2.


后来,又一次聊到童年经历,老公跟我分享了他在暴力之下长大的童年。


他生活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村家庭,小时候,他父母从来不管他。

 

生活艰苦,他不得不在假期帮家里承担家务,瘦小的他能做的只有放牛,每次放牛,要到很晚牛才能吃饱。

 

看到其他小孩玩耍,他就痛恨自己家贫穷。

 

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姐姐已经出嫁了,不能回来帮忙,每次农忙时,爱玩的大哥都会跑出去找不到人。

 

二哥勤劳,活大多数都是他干的,可他也很瘦小,干活累了会有很大脾气,然后就找我老公出气。

 

每次只要我老公没帮他干活,他就打我老公,而且打得很惨。

 

父母也不管,他们一直认为二哥是为了家里好。

 

所以,二哥对待老公的这种身体暴力,是被父母默许的。

 

这种长期被二哥欺负的感觉,一直到到现在都跟随着老公,更可怕的是,他也学会了二哥这种暴力的方式。

 

只要孩子不听他的,他警告一两次后孩子还没听,他就可能会动手。

 

聊到这里,我一下子明白了:在二哥暴力下长大的老公,虽然曾经被打时也很痛苦,却无形中继承了这种暴力的方式,延续到下一代的教育中。

 

暴力会遗传的,因为童年时的孩子都是通过观察学习的,身边的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会学会这种方式。




我换个角度想了一下,如果我是他,会是什么感觉?

 

换位之后,我突然很心疼他。

 

习惯对孩子暴力的老公,其实心底对孩子是担心、害怕,这份害怕并不是孩子真的多么危险,而是老公心底那个小小的自己感觉害怕的投射。

 

老公担心孩子回来晚了,在那么大的义务市场会走丢,但他只会用暴力的方式来表达担心和不安。


他没有能力、没办办法,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爱和关心。

 

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身体上的暴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身体遭受暴力后,心底的恐惧、害怕、愤怒等感觉,被忽略、被压抑。

 

老公当年活在二哥的暴力中,最让他痛苦的是——这种暴力是得到父母默许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被爸爸打了之后,最重要的是我要及时回应和安抚孩子,及时看见和肯定孩子心底受伤的感觉。

 

之前,每次孩子被爸爸打了之后,我都忙着跟爸爸吵架,孩子不仅身体疼痛,心灵还要饱受父母争吵的煎熬。

 

多少次,孩子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里,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想到这里,我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3.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理解了老公的暴力行为,认为他打骂孩子是为了孩子,就算方式不对,背后的出发点也是爱。


情绪课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明白:暴力就是暴力,把暴力跟爱和关心混淆,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爸爸打了孩子就是打了,发脾气就是发脾气,孩子从爸爸暴力行为中只会感受到伤害和愤怒,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无需用太多美好的语言在孩子面前,刻意修饰爸爸打人的行为。

 

我需要做的是:及时看见和拥抱孩子,让孩子看到那个习惯用打骂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爸爸,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有了这份觉察之后,再发生这类情况时,我都会先跑过去抱抱孩子,问他:“你现在是不是感觉很难过?”

 

我也会蹲下来摸着孩子的头,跟他说:

我看到你现在很伤心,爸爸这种暴力行为是因为他小时候这样被对待,发生一些情况他会控制不了自己。


但这都不是你的错,是爸爸还需要成长。


当孩子渐渐平复,我会抱着他,跟他聊:

爸爸也在努力学习和改变,我们一起给爸爸建议,给爸爸力量好吗?


孩子在泪水中慢慢平静下来,他开始有了一份力量,因为当爸爸做出暴力行为后,妈妈看见他、理解他、支持他。




随着我对老公行为的理解,对孩子心灵的及时关注,老公和孩子都开始有一些不同了。

 

老公现在没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体罚孩子了。

 

或许,我和孩子的对话、我对儿子情绪的肯定和疏导,也触动到他那颗一直以来不被看见的内心吧?

 

学习情绪之后,我更知道孩子真正需要我给的支持是什么。


我需要看见和疏导,孩子曾经被父亲打之后的未曾吐露的情绪;


我需要给孩子更多拥抱和理解,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需要让孩子明白,我们那些不恰当行为背后的原因,让他知道父母也会犯错,父母也需要成长和改变。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需要做的是用成长把握好当下。

 

如今,我的成长目标是——对老公、对孩子、对父母,好好践行“三段式表达”(我看见、我感觉、我希望;你感觉,是因为,你希望)。

 

虽然,现在我说得还不是很自然,但我信心满满地练习着、前行着,我知道,我的家庭会因此越来越幸福的。


上个月,我最后看了一眼孩子浑身淤青地照片,然后删除了。

 

我想明白了,老公打孩子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生命总是不断成长和前行的。

 

既然已经清楚了根源所在,我要做的就不是留证据等着离婚用了,而是——

给老公更多理解和关心,给孩子更多看见和肯定;

一起用爱疗愈彼此成长中的伤痕;

一起用成长创造全新的生活。

 

有了这份信念和目标,我还留着照片干嘛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迟子建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9年5月。该书汇集了作者多篇散文作品,包括《好时光悄悄溜走》《撕日历的日子》《腊月的守灵》《北方的盐...

by:海沫飞飞

我是妈妈也是我自己

关心现代女性在乎的话题勇敢真诚发出自己的声音自信陪伴、互助成长、温暖"聊"愈携手过上美好的理想生活散发女性魅力与自我主张<我是妈妈,也是我自己>成为妈妈是一件美...

by:Rachel陈婉瑜

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

如果一本书读过一遍还想读,那就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读过一遍想买一本,那就是一本十分好的书。对于我,它就是这么一本十分好的书,和大家分享。

by:熊柴烧

打呼噜也是病

医大一院耳鼻喉科专家为您讲述鼾症的诊治

by:中国医大一院

与神对话|我是神,你也是

我衷心祝福那样的时间和心情早点到来,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读完这套书以后,你们将会像我一样,时刻生活在爱、欢乐和感恩里。"尼尔在该书中借用'我'和'神'的对话,以层层...

by:夫唯微笑

你是恩赐,也是劫

离家出走的陈恩赐,第一次见到秦孑,把他错认为了房东:“租你的房和床!”住进秦孑家的陈恩赐,半夜肚子饿了,敲响了秦孑的房门:“租锅碗瓢盆!”一个月后,陈恩...

by:婷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