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谁对”、“谁错”,是执着你、我相】1

2020-04-06 12:24:1611:43 1万
声音简介
【争“谁对”、“谁错”,是执着你、我相】

·修行,不争“谁对”、“谁错”。(争对错,心则迷失在分别、执着当中)即使自己对,人家偏说你不对,你也要接受。(放下执着)凡事能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否则心不能安,烦恼立刻跟着来。

·执事人不好当,他是我们的觉者。执事人交代下来的事,不管好的坏的(不愿做的),都要欢喜承受,不起恶的念头,这样头脑会较清楚。好的捡起来学,不好的放一边,自己心里明白就好,借境修忍辱。修行不争对或不对,不争有理或无理;而是要看你碰到“境”时,有没有烦恼?出家与在家不同。

·如果执事人教我们做事做错了,我们也不能去反驳,顺着他的意思去做(放下“我见”),自然就会悟出真理。

·要听执事人的话,不要故意刁难执事人,大家同心协力。

·乐意接受别人的指导、劝导,不可违抗不服,或分派、勾心斗角。

·不可两人单独讲悄悄话,讲来讲去就结党、分派系,则易让大家不安,造成闹众。

·我们出家受戒,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去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家错、我对”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一定要“占到赢”(争辩到我对、你错为止),无明烦恼便生起,这就是一种愚痴。

·担任职事的人,要有不怕别人讲话的气魄,如果畏首畏尾的、怕东怕西,怕别人讲是非(批评),整个心束得死死,这绝非解脱之道。尤其是做厨房职事的人,更须以忍辱行来对治我们的无明烦恼。厨房是杂务最多、是非最多,最容易让人起无明烦恼的地方。我们在厨房要修什么?就是要以忍辱来修治这些烦恼、降伏我们的无明,这样才能开我们的智慧。否则在厨房当职事,不会忍辱、不会惭愧自己的不是,事事与人争谁对谁错、谁有理谁无理,所起的无明烦恼比俗家人更厉害,这样,煮一辈子的饭也不会出头。

·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羡慕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是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本来没是非,你先说出来,便是是非、造口业。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家的是非、眼睛不看人家的好坏。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好人坏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当我们论说他人是非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它在声色上追逐,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朵装作没听到,眼睛装作没看到,鼻不分香臭、嘴不拣好吃不好吃,耳不贪好听的话、眼睛不贪境界,自锁家门,锁自家六根门头,专心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扎自身的功夫,哪里还有闲对外攀缘?

·听话要会听,要听佛法的话,不要听俗气话。前者是解脱的。不要还有我相,后者即是有是非,计较你我相,是坏的,会影响他人,也会受因果。

·修行要扫除四相。不要光看别人的过错,不要起分别心,人皆有佛性。要常常看自己有无过失,有则改之,才不会与道相违。

·寺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事,各人负责好各人的工作,不要去干涉他人。有事情,不要坚持说是自己对、别人不对。否则就会起冲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才不会和平。不管别人说我们怎样,都要承担下来,要惭愧地说是自己的不是,这样才能和合无诤,不必和他争论对、错。

·不要看别人对不对;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宝。只要是“众生”都会有错,但他哪一天忏悔了,就能改过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灵通,比人类更灵,只是它不会讲话而已。

·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如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不平,起了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要去管是非曲直,一切忍下来,心里安然无事,这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遇事境缘,要记得师父曾说过的,要忍!要忍!心安无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

·为何要出家?就是要断这些七情五欲,七情——我们这个色身,无始以来的执着心,叫做“情”。这些,我们修都修不完了,还要去看别人的不好?看别人不看自己,不知自己的错更多。

·在家人的习性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长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为本、慈悲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Nana_ubj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猜你喜欢
争隋

【内容简介】大业八年,隋朝百万大军征辽,拉开了乱世的序幕。在这个即将迎来铁与血的大时代,一个重生的小卒,要如何在这场开启乱世的血腥战争杀出一条血路活下去,走上争...

by:八声甘州故事集

争弦

【内容简介】灵澈僧人有诗:“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天台派武学,衍生四脉,各施所长,纵横江湖。一者:青崖迢迢,白鹿呦呦。匿足风雨以外,...

by:卓纳文化传媒

竞争

未来是属于那些能够赶上变化之前就做出准确判断,并且高效投入资源和精力,从而抓住机遇或者规避风险的人的。

by:永远盛开的玫瑰

争斗

李世民父子兄弟间的矛盾与杀戮

by:一声一界

朝花夕争

作者:彻夜流香原夕争一曲筝音,引起南朝十皇子楚因与北齐二皇子李缵齐齐魂牵梦萦家、国、情俱难舍难分,又当如何选择、如何聚首?主要人物:原夕争V李缵,楚因曾楚...

by:七八月流火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