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博物馆之鸳鸯莲瓣纹金碗

2020-04-20 07:00:2306:51 81
所属专辑:小蒲西遇记
声音简介

奇妙博物馆之鸳鸯莲瓣纹金碗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庶的时代,唐代,是金银器使用和制作的高峰期。特别是唐代的宫廷,尤其喜欢金银铸造器物。

    唐代的金银器品种很多,从历史文献中检索出来的金银器名称多达几十种,其造型,大小,功能各异。并且,社会的稳定,丝路的畅通带来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工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铆接,焊接,电镀,抛光等极其复杂的工艺,被广泛的使用。勤劳智慧的唐代工匠,用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满足了宫廷,贵族对奢华生活的狂热追求。

    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我们陆续向大家介绍了几件唐代金银器的代表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和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如果说这两件国宝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的话,那么接下来出场的这件器物绝对称得上富丽堂皇。它,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鸳鸯莲瓣纹金碗。

    和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和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一样,鸳鸯莲瓣纹金碗也出土于何家村窖藏。顺便说一句,197010月的这次发掘,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成为考古界的传奇,何家村考古发现的宝藏,仅黄金,白银,和玉带就价值唐代时的3830万钱,什么概念,据专家推算,相当于15万男丁一年向唐朝政府交纳的租税。江湖戏言“一个何家村,可以买下半个香港!”

    而在这批金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对金碗了,这两只金碗,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只是,一件在碗底墨书九两三,而另一件呢,则是九两半。应该是标注器物的重量。专家曾用天平对这两只金碗的重量进行了实测,均为391克,听到这个数据,朋友们是不是瞬间有了沉甸甸的感觉?看来大唐皇家的奢侈,丝毫不亚于今天的中东土豪国啊。

    金碗的造型犹如盛开的金莲花,外壁呈现出上下两层外凸的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刻画出狐,兔,獐,鹿,鸳鸯,大雁等动物。飞禽走兽,或飞或奔,动静结合,栩栩如生。

    下层莲瓣则雕刻出忍冬的图案,这显然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忍冬,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银花,由于在冬天也不凋谢而得名忍冬。忍冬不仅耐寒,而且还有耐旱,耐涝的特质,生命力顽强。正因如此忍冬纹被大量的运用到佛教当中,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之意。

    外壁的空白处,则是密密麻麻的鱼子纹,自然是寓意多子多福,碗内底部中心,是一朵盛开的蔷薇,外壁底部中心,则是一只回首展翅,飞翔于花丛中的鸳鸯,作为爱情和幸福的象征,鸳鸯纹饰也一样深得唐代人的喜爱,广泛的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鸳鸯莲瓣纹金碗没有采用我国金属器具传统的陶铸工艺,所有的凹凸有致的纹饰都是拿一整块黄金一点一点手工捶打出来的,这种工艺源于中亚地区的粟特人,被称之为捶揲法。由于金银均有很好的延展性,捶揲成型更能体现出金银器的特质和美感,因此得到了广泛使用。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绝大部分都是捶揲成型,足见其影响之大。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到底是谁才能使用如此华丽精美的金碗呢、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在唐代,一品一下的官员不可以使用纯金食器,六品一下不可以使用纯银食器,因此,金银器也就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并且唐代皇帝笃信道教,对长生不老狂热的追求,他们认为使用纯金食器有助于修仙和辟邪。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金碗的主人肯定是皇室成员。

    但是,唐代出土的银质食器不少,像这样的一对金碗则极为罕见,文字记载也不多,所以主人究竟是谁,作何而用,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而碗底保存完好的墨书,则说明这些贵重的金银器自封存之日起再也没有被动扰过,直至重见天日。

    虽然鸳鸯莲瓣纹金碗充满了各种未解之谜;不知从何而来,不知主人是谁,更不知又被何人匆匆被埋入地下。但是,作为大唐最华美的金器,它诞生于一个盛世,又重现于另一个盛世,供今天的人们驻足观赏,去追忆那个典雅华贵,蓬勃向上的时代。或许比它在晚唐的乱世中颠沛流离,要好命得多吧。

(文字由韩锋原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奇妙博物馆|奇妙博物馆

本书是超会讲故事的脑洞大V奇妙博物馆首次出版的同名故事作品,首次开展集结爱、欲、贪、痴、恶五大主题分馆的25个展品,这里收藏了为爱救赎的人鱼雕像、以恶之名的灯泡...

by:听友470263754

奇妙博物馆

哇!生命原来如此奇妙!健康原来可以这样!让我们一起探讨和生命,健康有关的一切吧。【山西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微电台】

by:2_klbneu

奇妙的博物馆

点击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by:有声西安

国宝|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

欢迎订阅、关注、转发主播:格物与逍遥微信号:jxwy-summer微信二维码:这不只是一本博物馆的参观指南,通过讲述文物的故事,呈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

by:格物与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