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辩厥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370~381

2020-05-01 23:18:0323:40 11
所属专辑:《傷寒論》
声音简介
原文360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原文361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原文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原文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原文364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原文365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原文36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原文367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原文368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自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原文369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原文370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2,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3,强人可4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原文371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2 黄柏3 黄连3 秦皮3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原文372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3去皮 芍药3 甘草2炙 生姜3切 大枣12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粥一升,以助药力。

原文373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原文374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原文375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原文376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原文377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原文378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 人参3 大枣12枚擘 生姜6切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379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原文380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原文381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刘渡舟伤寒论厥阴病

刘渡舟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y:自然张君

奇经八脉辩证

我觉得呀,奇经八脉应该像六经辩证与脉诊,舌诊一样被单独列一章来讲,奇经八脉是12正经与任督二脉之外的一种脏腑人体间的经络学,其对有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上也有参考价值...

by:架构师讲中医

中医辩证西医辨病与用方

中医辩证,中药方剂学,西医辨病病名

by:杏林浪子123

100种常见病的针灸辩证论治

针对常见病详细讲解针灸治疗的思路,思考分析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声明:所有分析仅供学习交流参考,而非具体个人疾病的治疗建议,听众朋友如果有病痛,建议当面咨询中医师...

by:中医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