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故事 | Lucky Ricky(上)-一个90后的投资宣言

2023-07-27 11:03:5210:15 1.3万
声音简介

雪球用户@Lucky Ricky 是有超过10年投资经历的第一批90后研究投资源于管理个人资产日常从事IPO及商业咨询能较为准确地识别一个企业的商业价值今天秀哥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在股市积累到第一桶金又是如何在被股灾差点毁灭的情况下挺过来变得更强大的。


许多时候我会觉得人生十分奇妙,每个人的命运看似掌握在自己手中,实则都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作为第一批90后,我接触证券市场已经超过10年了,相比身边多数都只有2-3年的同学,有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早年,我认为挺残酷的经历是18岁成年时就在国海证券开了户,那个时候对股票市场了解基本为零,纯粹是凭着感觉和看 k 线图交易,08年金融危机+错误的交易思路这两个完美的恶魔,使我亏了超过85%,09年上大学时只剩下4000多元了,无论是本金还是余额,对于当时的我都是不少的一笔钱,并在当时带给了我不小的心灵震撼。由于不甘心,我在上大学时仍会抽空看股票,又由于08年带给我的恐惧,大学期间我只敢用模拟盘练习各种不同的交易风格。注意,这个阶段由于对公司本身的价值没有太多的认识,蹩脚地用各种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因此一切对于股票的买卖都仍然停留在“交易”、“炒股”、“炒概念”的层面。最早的时候,我对于多元化、能把概念讲得好的股票特别感兴趣,当然最终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没有实现。

其实读书时我没少折腾,除了临近高考时开了个股票账户外,也尝试过通过博客卖货、代理小商品、开淘宝店。说起淘宝,我是当时高中第一批尝试网购的小伙子了,那时经常帮班上同学网购,还有过买到假球鞋与商家斗智斗勇的心酸历程。08年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淘宝店小二,对商家也没有必要的监管,对于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第一批人来说,尝鲜和吃亏必然是天生一对。

年轻时的这段经历对我启发很大,虽然我来自普通家庭,但学生时期这一系列“尝鲜”的过程以及股票的经历又极大地促使我从业务、财务等角度理解商业。


——————————积累第一桶金,是迈向人生下一阶段的敲门砖—————————

就目前2020年而言,其实我个人还是挺不喜欢别人把我的投资行为称作“炒股”,把我定义为“股民”,根本原因还是我的投资理念发生过巨大的转变。也许炒股和股民这两个词常常在媒体中与短线、追涨杀跌、韭菜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我希望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投资者”,通过行业和企业的成长获取利润,而不是频繁的短线交易。自从发生了这个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后,我开始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二级市场”不应该只是赚点零花钱的地方,而应该是人生事业的主线之一。

真正令我开始重视证券市场、关注企业自身成长是源于两件事:第一是刚大学毕业时我无意中发现,格力等几个公司的股价从上市至今涨了数十倍,腾讯的涨幅更夸张。而事实上,这类公司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也在逐年增大。第二是接触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把相关书籍都读了一遍,意识到持有一批不断成长的企业能带来财富持续复利增长的效果。这两个重要的思想转变,令我深刻意识到股票市场并不仅仅是一个追涨杀跌的赌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产配置的地方。虽然2008年我就开设了股票账户,但此时才真正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本质,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虽然说2014年回顾格力、腾讯等公司的成长经历对我非常震撼,但真正促使我投资理念的转变(从相信升级为信念)是源于几次成功的投资。一次是腾讯,第二次是恒大,运气不错!但我始终相信,许多偶然实际上是被忽略的必然,这两笔结果不错的投资,离不开我对“公司价值”的重视。

刚毕业的时候,手上没太多钱,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挺感兴趣,也看过不少腾讯的成长史,知道腾讯的市值涨了N 倍,于是去开了个港股账户。那时候我对港股的公司了解不多,也知道港股市场藏着不少老千股这把大镰刀,不敢贸然买入任何一家公司。在比较了一番后,相对而言自己看得懂腾讯,但那个时候买一手(几万港元)太贵了,于是很大胆地买了腾讯的涡轮(没错。。作为一个港股菜鸟,竟然选择了用衍生工具来替代正股,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挺不可思议)。幸亏我的钻研精神,稍微研究了“涡轮”这种金融工具,知道了到期日、波动率等指标的含义,就选择了行权价接近、有效时间最长的一个涡轮,期望通过足够长的时间降低腾讯正股波动带来的风险。幸得老天眷顾,腾讯的股价涨的不少,高杠杆的衍生工具带给我很大的惊喜。

后来参加第二份工作,恰好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工作之余也对港股有了更深的了解。所在的公司恰好属于零售业,日常业务与商业地产关联紧密,由于工作原因,我也经常跑不同省份调研当地的商业环境,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对地产、商圈有了充分的了解。去了这么多的城市,走遍不少商圈,发现恒大与碧桂园的楼盘十分常见,回到深圳就开始关注地产公司。由于土地每平米单价最低(意味着毛利空间更大)、土储面积全国第一、项目周转率虽然比不上碧桂园但也不低,一看市值却远低于土地价值,于是开始关注恒大。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来全仓投入恒大这个公司,使得本金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几倍(当然也用了近4年的时间),积累了第一笔可以真正意义上用来专注于投资的“资本金”。记得当时恒大从6元一路跌,我一路买到4元,当时媒体总是报道恒大高杠杆的问题,我心理压力确实挺大,所幸一直保持自己的判断,没有轻易被外界言论左右,后来在24至28的区间卖掉了绝大部分。

对于第一桶金的理解,我认为目前许多年轻人(尤其是从我这辈90后开始)都严重忽视了原始积累的重要性。实际上,我们的父辈通过省吃俭用有了第一桶金买房(或者开公司),才使得我们这辈年轻人有了月光族的底气。消费主义盛行,不断推陈出新的新鲜玩意越来越快把我们的钱包掏空,也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短暂快乐,这种短暂快乐就和上瘾一样令人上头,但我们这代人却越来越难以脱离原本的圈层。因此,我认为无论任何时期,积累第一桶金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是迈向人生下一阶段的敲门砖。许多年轻人也许认为,10万元做不了什么,交不了首付、开店也不够转让费,但实际上,一笔额外的10万元能让自己考个研、报个培训班,个人的成长远远比投资赚10%那1万元的利润重要的得多。

即使身家只有1个亿,至少那也是做10亿生意的敲门砖(基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32187581

你恒大亏了吗?

听友208507268

找写手继续编故事

苏芳远

废话多

水滴板凳

90后的思想有这么远,还是普通家庭出生,包装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