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战》

2020-11-27 21:21:1812:16 9799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华尔街之战》。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冒进的策略导致贝尔斯登陷入现金流枯竭危机,濒临破产,在短短三天内被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
说起什么是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想到了那些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他们穿着笔挺的正装,开着豪车,有着精英的做派,他们的收费十分昂贵,还有着百万的年薪。以上都是事实,不过很多投行的人会告诉我们,这些其实是投行的噱头而已,毕竟没有哪家公司会把大笔资金交给一个穿着牛仔裤、T恤,骑着共享单车来自己公司的银行职员。那么有人肯定要问,如果员工不是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那什么才是呢?在这本《华尔街之战》中,作者凯特•凯利告诉我们,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估值、杠杆收购、兼并与收购方面的业务能力,而有一个原因会让一家投资银行几天之内就走向破产,那就是没现金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将通过两部分的内容为你介绍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来回顾一下贝尔斯登最后三日内惊心动魄的历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导致贝尔斯登危机的四个原因。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
贝尔斯登是华尔街投资银行中的另类,其他的投资银行都标榜高大上的做派,而贝尔斯登标榜的则是他们PSD的风格,也就是poor贫穷,smart聪明以及desire对于财富的渴望。
进入2000年后,贝尔斯登在次级抵押贷款方面大有作为,赚了好多钱,同时跻身华尔街投行之列,2007年1月,其股价更是突破了170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而这一切,在2008年3月戛然而止了。
当年,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大批量出现抵押贷款违约的事件,很多与房地产贷款相关的金融产品,也相继出现问题,因为拥有大量的此类产品,导致市场开始动摇对于贝尔斯登的信心,加上标准普尔和穆迪先后下调了贝尔斯登的评级,情况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在两大评级机构先后下调贝尔斯登评级之后,即使贝尔斯登拿出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品,也依然借不到钱,不到一个星期,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就从180亿美元缩水到2亿美元,连正常开门上班都很难了,这时的贝尔斯登已经走到了破产清算的边缘。
贝尔斯登当时在全球与5000家对手有交易头寸,还持有75万个没有平仓的衍生品合约,一旦破产,美国的金融市场恐怕会遭遇釜底抽薪,后续多米诺骨牌式的恐慌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更是无法计算。美国政府显然不能继续袖手旁观了。
美联储先行动了起来,他们打算说服财政部动用外汇稳定基金,收购贝尔斯登将其国有化,这个提议被财政部长给否决了,美联储只好另辟蹊径。他们打算自己收购贝尔斯登,但是作为中央银行,美联储没有这么做的权限,于是美联储希望大型商业银行摩根大通,尽快完成对贝尔斯登的收购,之后美联储再来接手。
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之后,认为对方的资产质量实在是惨不忍睹,他们不想自己收购了这家公司后,贝尔斯登烂在自己手里,于是表示,要他们收购也行,不过条件是美联储能先剥离掉贝尔斯登风险极大的300亿房贷类资产。
美联储同意了摩根大通的提议,纽约联储快速注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用来剥离贝尔斯登那有问题的300亿房贷类资产,之后,摩根大通董事会批准了贝尔斯登的收购。
摩根大通提出以每股8-12美元的价格收购,但是美国财政部长认为,如果开价过高,老百姓会认为政府在用纳税人的钱为贝尔斯登的错误买单,最终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
于是,在短短的几天内,华尔街排名第五的投行从正常营业走到了破产清算的边缘,最终以2美元一股的价格易手给了摩根大通。
部分中,我们了解了贝尔斯登公司遭遇危机的72小时,作为全美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怎么会在短短三天内由一切正常,走到破产清算的境地?在第二部分,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导致贝尔斯登危机的四个原因。
贝尔斯登引以为傲的用人机制,也正是导致他们危机的第一个原因。贝尔斯登招人并不需要应聘者一定具有其他投行所标配的常春藤学历,只要符合PSD的标准就行。贝尔斯登与摩根斯坦利以及高盛,都是美国实力最强的投资银行,不过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的员工从出身和学历而论,都比贝尔斯登的人更为高大上,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的人,大多出身望族,从小见过大世面,对于风险心存敬畏,对于一夜暴富也没有那么渴求,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太差钱。而贝尔斯登的人,很多出生寒门,同时又极端聪明,这就导致了他们愿意冒大风险博取一夜暴富,这是贫穷又追求财富的人典型的行为模式。
贝尔斯登员工愿意冒险的心态,导致了贝尔斯登持有大量高风险的抵押证券组合,这是导致危机的第二个原因。贝尔斯登崩盘之后不久,外界的普遍观点认为贝尔斯登持有的大约300亿美元的高风险抵押证券组合是导致其破产的罪魁祸首。在危机发生之前,贝尔斯登里甚至没有一个人说得清公司究竟面临了多大的风险,以至于摩根大通在收购前对其进行尽职调查时,贝尔斯登公司没人能告诉摩根大通,他们手里那么多高风险的证券组合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
导致贝尔斯登危机的第三个原因是,他们的高杠杆资金运作,高度依赖短期回购市场,缺乏完善的风控体系,让公司变得十分脆弱。贝尔斯登的成功长期以来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高度依赖短期回购市场的融资,通过借入隔夜资金来维持业务。任何一个金融机构,能够在回购市场上借隔夜资金,并不仅仅因为你的抵押品有多好,更重要是取决于对方对你的信心,他们相信你家底足够厚,对于你能在第二天连本带息偿还这件事确信无疑。本来,大家都以为贝尔斯登家里放了好多金子,因此贝尔斯登在回购市场呼风唤雨,要多少钱都借得到。直到两大评级机构一下子给公司降了级,大伙一看,原来这家伙家里根本没金子,只有一堆烂掉的水果,这下谁还敢借钱给它?
贝尔斯登危机的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手上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储备。如果手上有足够的现金,员工策略冒进,持有大量高风险证券组合,借不到短期借款,在充足的现金流面前都不是事儿,问题就在于贝尔斯登根本就没有多少现金。第一部分中我们说了,美国财政部长把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价格压到了2美元,他不希望美国人民觉得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给贝尔斯登的错误买单。而贝尔斯登最根本的错误,在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看来就是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储备。保尔森之前是高盛的老大,他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高盛现金流的储备,在他2006年卸任前往美国财政部就职的时候,高盛在银行存储的保证金已经高达600亿。由此可见,贝尔斯登对于现金流管理的疏忽大意而导致的破产危机,财政部长有十足的理由通过一个极低的收购价让所有华尔街的大公司都记住这个昂贵的教训。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重温了贝尔斯登惊魂72小时的历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分析了导致贝尔斯登陷入危机的四个原因,他们分别是激进的用人策略,持有的300亿高风险抵押证券组合,高杠杆资金运作,高度依赖短期回购市场同时缺乏完善的风控体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贝尔斯登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储备。
以上就是《华尔街之战》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了稳妥的策略以及现金流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贝尔斯登正是由于缺乏在这方面的考虑,一味采取激进的策略,最终导致了被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读孝善

一口气从开头听到了这里,刚开始感觉有收获,知道自己往后该这么做,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现在感觉不行了,听不懂了,看来是底子不够了,过几天再来继续。

慢生活HL

《华尔街之战》这个脑图在哪里?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华尔街之战

贝尔斯登72小时覆灭记

by:安可Anchor

华尔街

一部了解经济的入门教程

by:秋天1944各自旅行

华尔街 与华尔街力量面对面

全球财智精英聚首,与华尔街力量面对面

by:期货逻辑

《乱世华尔街》|亲历华尔街风暴

以华尔街从“盛世末期”到金融海啸,再到浴火重生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投行业务和金融市场的独特分析。本书侧重围观视角,从操作层面直观地看问题,重在分析华尔街的商业逻...

by:终身黑白

华尔街陆逊

金融与经济科普分析金融与经济科普分析金融与经济科普分析金融与经济科普分析金融与经济科普分析

by:听书FM100

华尔街财经

用投资的眼光指引个人发展用时代的趋势成就个人未来

by:孙小志读书会

漫步华尔街

漫步华尔街·····

by:财富读书圈

华尔街之狼

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臭名昭著的投资公司StrattonOakmont最高统治者的乔丹·贝尔福特成了美国金融业最声名狼藉的名字之一:一个聪明、放纵的股市巨头...

by:LYshuc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