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真义重在行-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 -第一百三十集

2023-09-15 16:27:5009:48 1729
所属专辑:影尘回忆录
声音简介

现在有所谓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四者之范围虽差不许多,可是,其中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何谓佛法?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在佛的方面来说,是有觉而又有道;在迷沦的众生方面来说,则是有觉而无道,觉非其道,则为妄觉、错觉,佛字再往浅近一点说,就是明白,人谁没有觉性?没有明白?成佛就是成自己本有的觉性、明白本有的明白。“法”者,梵语达摩耶,此云法,法以“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为义。有色法、心法、心所法、相应法、不相应法、无为法,世间形形色色,般般样样,可思可议的,不可思不可议的,无一不是法。明白一点说,就是法则、样子,把佛法两个字联在一起,简单来说,佛法就是很明白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度人出苦海,到彼岸;可是,众生不往明白里去做,整天糊里糊涂,所以永为众生,永远不能出苦。

何谓佛教?曰佛如上释,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就是根据佛法适合着众生根器,而分出来的部类体系,如华严部,度一类大机;阿含部,度一类小机等,因众生根器不同,故教有显教、密教、大乘教、小乘教、人天教、不定教,乃至三藏十二分教。这是在体上来说,如果在用上来说,教就是教导、教化,怎样教导?怎样教化?就是根据佛说的各种教法,用一种很明白的方法,先导人以舍邪归正;后化人以背尘合觉,一人觉,则一人明白;多人觉,则多人明白。

何谓佛学?佛学就是佛的学问,也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学理,人们研究佛学,就是把佛所说的法相和言教融和在一起,作一种学术性有系统的研究,拿佛法当一种学问看待。现在无论出家在家,以这类人为最多。因他能博览群经,多学强记,东征西引,写出来很多东西,称之为佛学家或佛教学者。当然,在修行方面来说,为了恐怕盲修瞎练,先研究经教,这是应该的;可是,按佛学的真宗旨来说,如果只顾学,在行持上一条戒也不持,一点心地的观念工夫没有,一点惭愧心没有,整天花天酒地的,这样纵让你把三藏十二部都熟读背诵过来,也不过等于个活藏经楼,一点用处都没有。

何谓学佛?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由于实行,才能证诸理论之谬误与否。所谓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行起解绝。比如佛在因地时,曾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佛既是由实行而证得法身遍满的,我们现在是信佛、学佛的,也应当由解起行,由实行做起。如果不实行,纵让你天天站在讲台上给人讲,讲到嘴里冒白沫,也只是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譬如一个当教员的、或当医官的、当医生的,天天抱一大堆关于防治肺痨的书给人讲,还在黑板上画出解剖的图形来,让人怎样防范、怎样治疗。可是,他自己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肺病患者,讲课时还咳嗽不止,痰中带血,末了自己还是因肺病而亡,这就是因他只顾研究书本上肺病怎样防范治疗的理论,而平素却不实行注意到自己的卫生。研究佛学的人,如果只顾学而不顾行,也和这种情形一样。

学佛之实行实做,有从智门入手的,有从行门入手的;从智门入手的,多是利根人;从行门入手的,多属钝根人。可是现代人从智门入手的,往往被聪明所误,横起知见,易入流俗。如普通一般学教人,大多是觉于口而迷于心,长于言而拙于行,这样尚不如从行门入手的比较可靠。真正上根利智的人,虽然其宿根深厚,要之其前因,亦从行门中来。如诸佛菩萨、声闻缘觉、阿罗汉等,莫不各有其所修之行,在劝化方面来说,也是劝人“修行”,如说“老修行!你好好修行”,没有劝人修智的。实际上,“行”的工夫到家,自然就生出智慧来。因为众生本具妙智妙慧,无须另外去修,只要行力坚固,始觉妙观察智显发,本觉大圆镜智自然现前。尤其出家当法师,更要注重行持,如果没有行持,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济于事的!

想行持,必先持戒。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切法自心想生

1,成佛,就是明白自己本有的明白。2,法,就是法则,样子。3,佛法,就是能让人明白的一种样子,可以离苦得乐。4,佛教,就是导人明白的一种方法。5,佛学,只学,不执行,一点用处都没有。6,普通学教人,大多觉于口,而迷于心。长于言,而拙于行。7,想行持,必先持戒。8,感恩主播精彩诵读。2023.9.22

猜你喜欢
《学佛真义》

献给所有想离苦得乐的有缘众生能了悟生命的根源——悟道,从而证得世出世间的大智慧,或者至少懂得朝向这个目标,或围绕这个中心而生活、工作。如此,你今世将是最吉祥的,...

by:爱泉美

《佛法真义》全书音频版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教真精神?何谓佛法智慧?佛法智慧能增进智慧人生吗?现当代兴起的人间佛教又有哪些重要特点?凡此诸问,均关乎中国佛教的核心问题,作为...

by:主播周学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陕西郃阳(今合阳)人。印光大师早年遍参南北众多丛林,更在普...

by:tsyi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止修行出现偏差的内容,让学人增加识别能力,不...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老子有真义

帛书老子注释,体会老子思想的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完全没有其他版本那种磕磕巴巴,模模糊糊。破译了道德经的很多千古未解之谜。例如:其政闷闷、挫其锐、善复为妖、治大国...

by:新燕顿旺

道德经真义

本书阐发《道德经》中修炼的理法时,不但对《道德经》的原文阐发,而且在对所引诗文的讲解中吐露心法,让我们的精神与历史真人互动,一起超越时空而共同探讨《道德经》中的...

by:不方不圆客_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