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调吟诵 «诗经•国风•曹风•候人» 151

2022-11-14 01:42:1101:00 9
所属专辑:《诗经》吟诵
声音简介
唐调吟诵«诗经»
国风•曹风•候人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题解】 这首诗写的是对于一位清寒劳苦的候人的同情和对于一些‚不称其服‛地朝 贵的讥刺。
【注释】1、候人:担任在国境和道路上守望及迎送宾客职务的人,总数有一百多人,除少数低级官僚外都属普通兵卒。本诗中的候人是指一般供役的兵卒。何:即“荷”,肩负。祋(duì):兵器名,杖类,即殳(shū)。2、彼:指曹国朝廷。其(jì):语助词。之子:指下文“三百赤芾”、“不称其服”的那些人。赤芾(fú):红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韠(bì)”,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曹是小国,而朝中高官厚禄者多至三百人。3、鹈(tí):水鸟名,即鹈鹕,食鱼。梁:鱼梁,即拦鱼坝。濡:湿。鹈鹕以鱼为食却不曾濡湿翅膀,说明不曾下水。这两句是比喻,如果是比朝中的贵人,就是说这些人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别人供养;如是比候人自己,就是说候人值勤辛苦,连吃饭都顾不上。第一章上二句写候人,下二句写朝中贵人,这里也以上二句指候人较顺。下章同此。4、服:指赤芾。这句说“三百”着“赤芾”的人才德和地位不相称。5、咮(zhòu):鸟嘴。这句和“不濡其翼”比喻的意思相同。6、遂:和“对”古同音互训,“不对”也就是“不称”的意思。媾:读为遘(gòu),厚待,宠爱。这句也是说才德和地位不相称。7、荟(huì)、蔚(wèi):都是聚集的意思,这里指云彩浓密。隮(霁jī):出现在西方的虹。这两句说南山早晨有浓云升起。8、婉娈:形容女孩子娇好之词。季(稚)女:幼小的女儿。这一章写候人值勤到天明,看见南山朝云,惦记小女儿在家没有早饭吃。
【参考译文】
那个候人啊,扛着长矛和长棍。那些张三李四们,大红蔽膝三百人。
鹈鹕守在鱼梁上,不曾沾湿两翅膀。那些张三李四们,不配他的好衣裳。
鹈鹕守在鱼梁上,不曾沾湿他的嘴。那些张三李四们,高官厚禄他不配。
一会青啊一会紫,南山早上云升起。多么娇啊多么小,幼小女儿忍着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经》唐调吟诵

中文经典诵读系列之五《诗经》王财贵教授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教育出版社

by:西园国学

唐调吟诵

本专辑为唐文治及唐文治弟子陈以鸿、萧善芗,乃至众多学习传承唐调的文友们关于唐调研习的音频。

by:广元市国学研究会

唐调吟诵

听遍传统吟诵调之二,唐调吟诵专辑!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咬字最为真,倒字乃浮云,传统调是基础,见字而歌终为本。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

by:扬子读书

大学 唐调吟诵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

by:小雅古诗文工作室

《孝经》唐调吟诵

《孝经》整本吟诵开始啦!清代唐文治先生吟诵调,小雅老师2013年传调。

by:小雅古诗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