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的意义究竟何在?

2023-05-08 14:16:1708:42 1409
声音简介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书目:《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节目文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人文学科的发展进程中,真是十分恰当。

世界范围内,人文学科的步步后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陈平原教授曾说:

人文学科让大学充满灵气,承载着学科本身之外的文化教育作用。这种时代背景下,综合大学的人文学者应该大声地、理直气壮地、有礼有节地说出人文学科的意义,并使人文学科变得重要起来。

在他看来,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估模式以及教师人格魅力,都还有反思的空间。

这本书包含了他近三十年来对人文学命运、文学教育、人文与社会等问题的丰富思考。这些观察和思考,对人们在今天如何理解人文学,以及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纠偏救弊,大有裨益。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人文学科正值黄金时代。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人文学科的地位步步后退,而在发达国家,人文学科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逐渐边缘化。及至2001年,互联网的兴起,给全世界的人文学科都带来了冲击。

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去年6月,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给全日本86所国立大学下达指令———希望国立大学采取必要的步骤与措施,取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部组织或者转型,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起初,日本部分大学校长对此表示反对,但并没有撼动文部大臣此项政策的推行动作。今年1月,陈平原再次访问日本时与日本大学校长谈起这个政策,日本的大学校长解读说:不是不允许国立大学兴办人文学科,只是不给经费,自行解决。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可以坚持,其余很多学校都在压缩名额,过几年就慢慢消失了。

陈平原认为,人文学科的发展路径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对于学科发展的进程,个人力量无法逆转。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理解人文学科的变化,寻求人文学科发展的新规律,成为了人文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对于大学而言,人文学科的意义究竟何在?

陈平原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人文学科之于大学,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东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是一所大学灵气之所在。人文学科,让大学充满诗情画意。

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时曾立下规矩:大学以文理为中心,民国年间规定,文学院+理学院+第三个学院就可以成为大学。文理学院缺一,再多的学科也不能成为大学,只能成为学院。

而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说,为什么谈及北京大学历史时,讲述老北大、新北大的故事时,被广为传唱的永远都是人文学科教授,尤其是中文系教师。

陈平原分析说,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之气,中文系教授通常飞扬跋扈,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值得记忆。人文学科知识容易理解,而自然学科知识过于专业,乃至大众很难理解。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中文系中有文采斐然的学生,他们总是把教授们渲染得奇奇怪怪,妙趣横生。

基于此,在综合性大学里,不同学科的人必须站出来让大家理解各自的专业是学什么的,专业的魅力和意义是什么。

陈平原曾带教过一名优秀的中文系硕士生。硕士毕业之际,陈平原鼓励其继续攻读博士,从事文学研究。但被这名同学拒绝了,因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他告诉陈平原,自己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语文教师对其影响深远,那时他便立志站在中学三尺讲台。如今,他在清华附中担任语文教师,深受学生喜爱。

就对学生的影响而言,高中教师超过大学教师。尤其对于男生,青春期受到教师的影响最大。形成怎样的气质、未来走什么样的路,是中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影响很大。

陈平原说,有的课程过了还会回来,这就是语文课。如今不少出版机构还在印刷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学科对孩子们的影响值得关注。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晚清后,对于中文系教师的评价逐渐倾向于著作,而忽视了教师那些弥漫在课堂里、影响学生的声音。

闻一多为人称道,与他同时期在西南联大执教的罗庸同样才华横溢,他的古诗词解析课程学生喜爱有加。但很少有人了解罗庸,因为他的著作只有一本小册子。

叶嘉莹曾说,别的老师是一首百科词典,顾随先生是一首诗,他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也是一首诗。

20年来,叶嘉莹每逢演讲都会提及顾随的伟大,才让人逐渐知晓顾随先生。

只是,具有传统文人趣味的顾随、罗庸等人文学者与现代教育体制相遇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没有著作等成果,如何来评价这些教师?另一方面,学生们期待的是,教师将教学大纲、讲稿、PPT放在网上,根据讲稿来学习语文课。

陈平原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中文系测试题目中让学生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结果答卷里百分之七八十举例是《范进中举》———一篇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

这让陈平原很受刺激。他愤怒地问道:大学里有没有读《儒林外史》?没想到学生们回答说:那么多课程和内容,我们哪里有时间读书啊,根本学不过来。

这让陈平原反思,北大、华师大中文系讲文学课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学堂文学史教科书的限制,讲了一大堆学生们不看的作品、不知道的人物?这样的课堂,只能培养一批趣味不佳、技艺很好、出口成章但都没读过书的学生。

曾经,文学就是教育。但是在当下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人文教育备受质疑。然而,却很少有人探究为什么人文教育必不可少?

五四时期,那时候最热门的专业是哲学、文学等,因为大家在思考生命的意义、精神的导向、人类的未来等大问题。

近些年来,文学已死文学无用论甚嚣尘上。但是随着自媒体的大爆发,以文学的形式作为传播的形式却成为主流,人人都在享用文学教育的成果,却在蔑视文学教育的功能。

要知道,没有哲学教育,我们的思维就不成体系;没有历史教育,我们的思维就完全缺乏广度和厚度,不知道之前和现在的区别;没有文学教育,就会缺乏对人性和美的感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蒹葭为霜1

人文文本

小兔儿娜塔莎

不是不重视 因为现在的人文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 不是传统的人文教育,不在重视人与生命了 没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而是应试性的文科教育,只求成绩,这让人们对人文学科印象也没有很多好感了

小章鱼zhang

难怪声音这么好原来是专业背景啊,

Devadin

教育,无人文何以育

猜你喜欢
人文

你若化成风,我会化成雨。

by:金满仓_

学科主题:心理学史(中西人文思想比较)

本专辑主要以西方哲学文化史为主线,辅以西方心理学体系发展介绍

by:刘兆永人文频道

人生有何意义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才会更有意义,让胡适来告诉您。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人生有何意义

【内容简介】《人生有何意义》内容简介:“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

by:岩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