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三讲(4) 妙高峰上观天下

2023-10-14 21:14:5508:23 1.5万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妙高峰上观天下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成了名人了,“小成”了,在荣华富贵之中说话都厉害,一句顶一万句。到了那个份儿上,没有道了。现在活佛喇嘛出来,大家争相供养,全是好车好宾馆住,我们也不怀疑他们有道,但你和他交往的过程中,能学到道吗?这个就说不清了。当年我在高原上,和几十位活佛喇嘛关在一块儿,活佛们没有供养,没有鲜花,没有信众围绕,没有高广大床。早上七点钟起床八点钟出工,洗澡也没有热水,用雪水抹一抹就行了。一个月两块钱的零花钱,买肥皂、毛巾、牙膏,基本也差不多了,还能玩什么呢?一个月35斤粮食,体力劳动。一年一套衣服,在劳动之中,一个月就磨坏了,还得自己缝缝补补。那个时候,活佛喇嘛还能念经修行吗?不可能。尊贵的,轻贱的,有修为的,没修为的,处在那样的环境中,就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了荣华,本来面目就在那个环境中自然显现了。

我们怎样看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大冶洪炉,真金不怕火来炼,一个人是否有道,也要把他放在相应的环境之中来看。所以,我们在“小成”和“荣华”里,千万别住,千万别待。待在里面,道也就隐了。佛教为什么谈“顶堕”这个事?怎样使自己居于“不退转”,这不容易,真正地把我执我慢这些第七识中的染污破尽以后,在命根上非得要断尽,你才不会因“小成”和“荣华”而有所骄慢。这样的语言,出现在庄子的时代,是很不容易的啊。我们现在是佛教充分发展了一千多年的时代,而庄子那时,佛法还没有传入中国。庄子逝世三四百年后,佛法才传入中国,那个时候浮在面上的是儒家和墨家。

“故有儒墨之是非”,儒家当然是提倡它的那一套,墨家也当然提倡的是它那一套。它们提倡的是什么,我们也不多说了,关键是“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谁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经常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李四的论点出来,张三有一万条理由证明他是错的,但李四本人有一万条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每一个人都是“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且不说大的学术公案,我们就说自己,就说身边的人,很多人都逃不掉一个习气,就是文过饰非。自己的永远是对的,哪怕错的也是对的,“是其所非”;别人的哪怕是对的,也会当成错的,“非其所是”。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毛泽东是用、工人阶级都听得懂的语言来说这个话,不像这里说的,“是其所非”“非其所是”这么麻烦,这么文绉绉的,要有古文功底的人才听得懂。

另外,我们应看到“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在思维中的妙用。举例而言,我对科技某个领域有个假设的“是”,但仅是个美好的设想,很粗糙,破绽百出,大家都提出非议,我也知道其中的“非”。但我又得坚持这个“是”,不断地克服种种“非”,使其真正达到理想的“是”,这得花很多心血,需要经过多次的“非其所是”才能圆满其事。所以事业中的艰难困苦,都必须经过反复的“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过程才能成功。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合理;非,不合理。“是”是肯定,“非”是否定。你凭什么去肯定这个,否定那个?因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判断力,一个是肯定判断,一个是否定判断。但是你这个肯定判断准确吗?那个否定判断也准确吗?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还得有个前提,你是不是清醒的,是不是如明镜台一般?所以,“莫若以明”,在判断是非之前,我们自己要把自己搞清楚、搞明白。用《大学》的话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明明德”就是“莫若以明”,道家和儒家在这里也是相通的。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明心见性。你没有明心见性,哪有资格评判这些是非,你不能站在最高处,站在妙高峰顶上,你怎么能明观天下而无误?

《齐物论》是庄子三十三篇的核心,三十三篇的很多思绪、很多精妙之处都蕴含在里面了。《齐物论》本身的理性思维就非常精密,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

 

修“白骨观”的资格

庄子从这一段开始,就对具体事物的彼此、是非、因果等关系,进行了一番精彩的辨析。下面我们逐一讲解,看看庄子是怎样辨析的。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大家体会一下这些语言,什么是“物”?什么是“彼”?什么是“是”?在佛教里面,有中观的学说,也有唯识的体系。中观的学说,般若系统,就是给你一把刀,这把刀运行在万物万事中,严格来说就是“是非”两个字,就是一个判断,而且中观的判断就是一个否定,否定一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唯识学构建了一个生命的系统、精神的系统,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构建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所以说,中观的侧重点是“顿”,唯识学尽量讲“圆”,佛教里面讲“圆顿不二”,由顿趋圆,由圆入顿,要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华严宗、天台宗都在这个方面用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灵性翅膀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生活琐事不断轮痛!要不不会遇见《禅说庄子》更感谢万万姐的解读

牵牛绳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个不断犯错不断进步的过程,不怕犯错,怕的是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当然,有些要命的错也沒法犯第二次了。所以不要怕犯错,小错小进,大错大进,要人命的错就没法进了。

猜你喜欢
《齐物论》笔记

诸子百家,《庄子》是最难懂的,之一。《庄子》三十三篇,《齐物论》是最难懂的,没有之一。这里记下的,是我努力读懂《齐物论》时,得到的点点滴滴。

by:段学俭

《庄子》齐物论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y:螃蟹学无止境

《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

by:国风小语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老师的《禅说庄子(一)〈齐物论〉》用平实的语言,参合禅宗的语句和公案,为我们解开了《齐物论》文字背后的玄旨,指给我们一条如何超越智慧、思辨以及生命的局限性...

by:见素抱朴1111

庄子(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名为庄周,出生年不详,宋国蒙人,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吏,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当时周朝已经名存实亡,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庄子身处黑暗的政治当中...

by:悠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