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利他才是长胜之道

2022-05-12 08:50:3508:29 3998
声音简介

       现在到了“德经”最后一章,而这一章又带有为全书收官的性质。到了最后一章,我首先想和一直跟着学习的朋友们说,大家是否还记得司马迁引用的一句古语: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老子用81章五千言,苦口婆心讲述的大道,那一定是不朽的,是不废万古江河的,这一点2500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那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可以使用上老子之道呢?一个客观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人是用不上的。那为什么不能使用呢?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本章的最后给大家一个答案。

       我们先来讲述一下老子在这一章的主旨思想,他这样说:诚实可靠的话语,出来并不一定是美丽的语言;说得漂亮的话,不一定就是可靠的箴言求道的高人不屑于巧舌辩驳,口若悬河的人不见得高明到哪去。合乎大道的智者不见得学识广博,学识博的人,不见得合乎大道。圣人不为自己积蓄和珍藏什么,他认为为别人做得越多,自己反倒得到的就越多。自然大道,对万物有益而无害;圣人做事则,既要有所为,同时又从呈现任何的出争强好胜。

       我们看,老子能将“美”、“真”、“善”结合在一起,他成为了中国哲学史这样提出问题的第一人。“美”是表象的、感觉的;“真”是本质的、见性的;“善”是动机的、能量的然而与“真、善、美”相对应的,是“假、恶、丑”。从这种辨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反对仅仅注重形式的外在美,所以才会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接下来,老子又提醒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就是要透过人的外在包装,去发现事物的本源和规律,不需要聪明绝顶和博知广闻,而是需要一颗追求本质求道、悟道、证道之心这种不受世俗成见负累的本心,蒲松龄曾引用过一句古语可以相合。他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有意地做善事,即使做了善事也不应该得到奖赏;如果一个人无意做了恶事,即使做了恶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这种依照本心做事的理念,就是老子一贯讲述的“见素抱朴”的思想

       老子举出对于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三组关系来做判断与辨析,实际上是对真与假,对天之道与不同标准的评判。如果我们仅社会伦理好坏对错角度来理解老子,就未免显得太过狭隘,老子之“道”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伦理评判的范畴,而与大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老子并不是让求道者都抛弃自我所得而去一味地利人,他是在非常客观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大家都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关系中,达成了一种高度和谐的、互动的整体关系,就能实现“为而不争”的求道者与“天之道”的合而为一进而,还可以实现人与地球上万物生灵和自然环境互相依存“利而不害”的生态关系,那么我们人类就真正得到了“天之道”的庇护也就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此通透的道理,如此美好的愿景,为什么说今天的我们用不到呢?因为时空变化了!回顾历史,人类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计算机时代,再到人工智能时代一路走来,请问一下,我们还是2500年前的老子的时代吗?人类的智商没变,人类的认知能力没变,但是人类的认知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那么,我们还是2500年前的物种吗?答案是,我们已然不再是老子时代的同一物种了。因为人类创造的技术,重新定义了人类。

       北大有位留德的校友叫张笑宇,他在新书《技术与文明》中直接说:“我以为,更有意义的视角不是提炼历史规律,而是提炼物种规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规律远超于历史学家们熟悉的帝王将相史、文明史或思想史。”我们发现,机械技术放大了人类的肌肉,视频技术放大了人类的视觉,人工智能将要放大人类的大脑。那么,在这样的时空变化之下,我们如何将圣人的思想在我们的时空点上来使用呢?这对中国各个领域的创造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课题。为此,朋友们可以听一下81章之后的一节“全篇总结与接续课程”,了解一下《老子心法:帛书道德经实践框架》的进阶课程。

       老子在这章告诉所有的管理者,要想让自己的组织合乎“天之道”,那唯一的路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除去利他,别无通途。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竹村侠客

九九八十一,不同时空,求取真经,一无所有?得道如常!HAPPY继续徜徉吧。

米西儿A

有文稿就更佳

雪影松声

谢谢老师的讲解

听友406195094

说的太好啦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猜你喜欢
《老子》八十一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

by:读国学诵经典

德经第三十八至八十一章解读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个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老子往往把道的体相和作用,混合在一起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

by:菩提雅舍

西游八十一案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婪,自私,恶。...

by:挑帘秀

皇帝八十一难经

难经讲记,以经典解读经典,根据每一难注解

by:听友180609906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传为战国名医秦越人(即扁鹊)著,为《黄帝内经》之补充读本。

by:有声安道

黄帝八十一难经

《难经》,,(难字录音二声四声不分,大家明白就好))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3卷,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祥,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

by:羽蛇讲故事

黄帝八十一难经

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之一以阐明《内经》及先秦医籍的要言大义为主旨,对于...

by:本草明兰

重读八十一难经

重读八十一难经,准备每天读5分钟左右,预计2~5小段,每天的内容重复一周(也就是说同样的内容读七遍),希望能多些印象。

by:仁仁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