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游手好闲者(4)

2022-05-27 15:37:1316:09 46
声音简介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个性“不会总是妨碍他人的个性,或者要求别人同自己一样。人爱他人,因为他们彼此不同”。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与别人多么相像,而在于他有多像自己。王尔德所设想的社会,将为“个体没有怨恨和竞争地并存”创造条件。愤怒和异议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社会不让其成员是其所是。王尔德说:“完美个性的基调不是反叛,而是安详。”[24]
“不动心”的愿景并非社会的公敌,而是社会的基础。拥有“冷漠的官能”,也就是懒得向别人发号施令,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勇敢的创造力,无所畏惧且快乐地表达自己,这正是王尔德对美的定义。通过推翻“有用”的暴政、“无休止重复”的劳动,我们为无用之美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主宰地位开辟了路径。
当然,事情并没有如王尔德所愿,至少现在还没有。在这个“奋斗者和翘班族”并存的时代,我们常常认为世界上充斥着诈取社会福利的骗子和游手好闲者,他们舒坦安逸地活着,却以我们的艰苦奋斗为代价。实用主义的暴政似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根深蒂固,一切事情都要以“是否有用”为标准衡量。独特的个性与其说是一种美的表现,不如说是一种营销工具,“做你自己”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广告宣传语,而不是旨在鼓励社会和个人转变。
王尔德构想的社会是一个美的社会,这意味着,在他看来,只有艺术才能表达人无拘无束的独特性。而在我们这个新自由主义社会里,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买卖个人独特性的方式,就像买卖其他商品一样。王尔德期待的,是一个能让人数激增的游手好闲者随心所欲的世界,但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们只会压下内心游手好闲的冲动,按照就业中心的建议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宣称艺术是真实自发的自我表现似乎太过天真了。几乎没有人处在培养这种自发性的环境中。大多数艺术家都会陷入两难境地,一面是为了争取创作时间而节衣缩食,另一面是为了维持生计而牺牲创作时间。只有少数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艺术作品谋生,其中将艺术品炒到天价,凭此致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些人的艺术品被大众视为最理想的投资商品,能获取远超其他商品的暴利。
因此,艺术如今非但没有推翻实用主义的暴政,反而成了它最可靠的盟友,肩负着提升品牌、装饰公司会议室和促发投资的任务。那么,艺术家该如何反抗外界对自己作品的这种利用呢?德国艺术家玛丽亚·艾希霍恩(Maria Eichhorn)2016年在伦敦奇森黑尔画廊举办了一场名为《5周25天175小时》[25]的展览,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发人深思的回答。
展览以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拉开帷幕,围绕着展览的观念和它提出的问题展开演讲讨论。展览第二天,画廊门口摆出了一块招牌:
在玛丽亚·艾希霍恩的展览《5周25天175小时》举办期间,伦敦奇森黑尔画廊的员工全体休息。画廊和办公室于2016年4月24日至5月29日暂停办公和营业。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网站www.chisenhale.org.uk。
艾希霍恩的“展览”让画廊的全体员工休了5周带薪假,在此期间没有人接电话,接收的电子邮件一律被清除。画廊工作人员在展览期间(或者说在这段没有展览的时间)不许做任何与画廊相关的事务。
艾希霍恩并不是第一个以“拒绝展示任何东西”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家。1969年,罗伯特·巴里(Robert Barry)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展览,就是在画廊上锁的门上挂了一个写有“展览期间,画廊关闭”的牌子;而在迈克尔·阿什(Michael Asher)于1974年在洛杉矶举办的展览中,画廊的展陈区域空空荡荡,只是拆除了画廊与办公区之间的隔墙,向公众展示了办公室的日常运作。
但是艾希霍恩展览的重点却明显不同。上述两位艺术家都把焦点放在了“观众想看到被遮挡事物”的欲望上,只不过巴里阻挠了这份欲望,而阿什满足了这份欲望。相比之下,艾希霍恩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画廊关闭是因为工作人员“不工作”这件事上。
她以这种方式传递了王尔德的理想主义。在画廊停业前举办的研讨会上,参会人员用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详细讨论,为了维持画廊生计,需要进行多少行政劳动和筹款活动。艾希霍恩中止了这种旨在生存的痛苦劳动,利用为展览筹集的资金,让员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份放飞自由的礼物,以及对“不工作”价值的含蓄暗示,构成了展览的隐形内容。在这5周里,她将王尔德在理论上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从“劳动”的日常暴政中解放出来,人们可以体会自己是谁,而不是自己做了什么或拥有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员工们是如何利用(或浪费)了这段自由的时间,但无法真正看到,也无法将其变成图像来展示和贩卖。换句话说,画廊的工作人员从行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真正存在的自由。
我们看不到员工在这段时间做了什么。若展示员工睡觉、在公园散步、看电视,或陷入巨大的存在主义危机、开始自我怀疑的画面,就会将他们的自由榨取为商品,从而危及这份自由。如果套用王尔德的说法,这场展览被称为艺术品,恰恰是因为没有什么可看——它不是放在画廊里供人观赏的东西。它让我们不再将艺术视为可以巡回展出和观看的具体商品,目的即是让我们把生活本身想象成艺术,也就是说,让生活不再被奔忙生计所奴役。
对于王尔德来说,只有当生活和艺术从工具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当它们成为其本身的目的而非获得其他事物(金钱或名声)的手段时,它们才具有自己的价值。然而,只要艺术品是用来买卖的物品,这个愿景就不可能实现。现代艺术家始终都在追问,如果可能的话,如何才能创作出一件不会被立即商品化的艺术品?艾希霍恩就在眼下提出了疑问。1961年,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制作了一系列罐头,他声称罐头里装的是自己的大便(要证实这种说法只能打开罐头,但如此一来它就没有市场价值了)。最后一个罐头在2016年被拍卖,成交价约为25万英镑。
曼佐尼展示了艺术品市场变废为宝的炼金秘术,但艾希霍恩的秘术与众不同,她将原本用于策展、宣传、治安、管理和教育公众等工作的资金变成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礼——自由的时间。在这5周25天175小时里,没有任何生产活动和目标;从工作和获利的角度看,这些时间都被浪费了,但这些被浪费的时间却是将“工作”炼化为“不工作”的无形财富,让我们得以一窥:如果世上只剩游手好闲者,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精神分析究竟是我们身上游手好闲那一面的盟友,还是旨在规训和“治愈”那个不工作的自我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精神分析是站在“工作”这一边的。事实上,“工作”是精神分析师最喜欢用来描述与患者会面、逐渐达到预期疗效的词语[26]。而为了强调精神分析过程中的痛苦和困难,人们也经常拿它和分娩做比较,好像如果没有经受过这般折磨的话,就换不来一个全新、不同的自我。
精神分析工作也的确有它所期待达成的结果。弗洛伊德将“爱与工作”视为生活的理想,亦是精神分析的理想,他认为精神分析疗程的最终目的是解除约束,让我们重新将精力投入有成就感、有目标的人生中。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这个理念推动了精神分析医疗化的进程。作为精神病治疗的主要模式,精神分析满足了社会需求,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使患者重新融入职场,以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固定模式之中。在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传统中,临床工作的根本是“强化自我”,即形成积极、理性的自我,对抗无意识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削弱效果。
工作,以及工作中可预见的流程和任务,也许是强化自我最可靠的媒介。像所有常规工作一样,精神分析工作也具有可预测性,也就是阿伦特所说的“不断的重复”。临床治疗中最困难的要求,至少对我来说,就是维持固定流程——在固定时间与同一位病患开始会面、结束会面,在每一次咨询中都付出同样多的专心和关注。当然,强调“守时”和“连贯性”的专业要求,并不是精神分析这一行独有的,但在精神分析中,良好的时间控制不只是有效达成目标的手段,也是治疗价值的根本所在,病人可以凭此体验到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可靠感和规律性。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临床上的必要性和道德上的义务,精神分析流程的重复性会让人备感负累。
矛盾的是,这种劳动的目的是保护一个“不劳动”的空间,在这里,工作的自我和那种讲求逻辑思考的努力都会暂停。疗程之中,空间和时间的稳定性可以确保病患的头脑进入某种放松状态,开启一种不需要知道“说什么”或“话题走向”的说话方式——甚至也包括不开口说话。
在当今倍道而进的文化中,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经历都被置于“驾驶模式”下:我们总想着如何能最为快速直接地从一个任务推进到下一个任务(尽管和驾车一样,过程也常常陷入拥堵)。精神分析疗程将我们从这种“目的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引导我们进入一段没有目标的时间,让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语言只探索思维本身,而不指向任何特定目的。
在弗雷德里克·格霍看来,行走就是一种“不工作”,甚至是一种“反工作”。工作将“做事”凌驾于“存在”之上,专心主动胜过散漫被动。人工作是为了生产,而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行走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完全没有财富产生的死寂时段”[27]。难怪看完《都市浪人》,我马上懒洋洋地走了好长一段路。
精神分析那不强调目的性的一面,就是在病例无须特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的自由时段,潜入病例的日常生活。当然,病例会表达自己的压抑、沮丧、内疚、羞耻、无能和其他种种痛苦,但是心理咨询的治疗力量,不在于找到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而在于激发病例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兴趣,与日常生活之中通常将他们封锁在外的“自我”亲近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另一种培养僧侣式生活的途径,是另一种慢慢找回我们独特步调和节奏的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经常被指责是在浪费时间,它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心灵上的获利,特别是相比其他见效飞快、节省时间的心理治疗方式。以这种观点看,精神分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仅仅是为了谈话而谈话。这种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但它却忽略了一点:无论如何,患者前来做心理咨询,是为了从生产、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精神分析所提供的,借用温尼科特的话说,是发现深埋在日常行动表象之下的那份纯粹地活着的体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游手好闲

有时候微笑附和,比激烈反驳会让你更可爱。--...

by:DJ尤咏慈

免费多音色|我只想游手好闲|玄幻奇幻&热血 古典仙侠

稳定日更2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江湖中人以利为本,已经消亡的炎国遗留宝藏,让三大宗门为此相互争夺千年。一只无足轻重的...

by:纵横de电子书

第四章:成功者的素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企业要想发展,很简单,要人民拥护,就必须为人民办事。——陈昌文

by:妙巴

银河系漫游手册 - Marcast

放松呼吸,精神漫游——「银河系漫游手册」是一档专注分享好音乐&音乐故事的播客,一起跟着DJYolling在音乐中漫游银河系。本播客由MarcastM...

by:Marcast新播客

第四章:人性管理

我干企业的方式就是高待遇,分钱、分利益、讲诚信,不讲忠诚度、不讲感情。—陈昌文

by:妙巴

第四章 被害人

第四章被害人第一节概述一、被害人的概念二、被害人的特性(一)被害性(二)互动性(三)可责性第二节被害人的类型一、被害人类型的概念与划分被害人类型...

by:玉玲心理

第四章:减法系统

但求日减-陈昌文陈昌文读书社群掌握关键人类智慧。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