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四章第五节5配乐版(P163-165)

2022-08-06 05:00:0107:19 30
声音简介

第四章第五节5(P163-165) 医为仁术:中医是尚礼的医学

【二】达成仁的路径


《礼记》对礼还有一个更平实的途解:“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把自己放下来,尊重他人,这样你我就一致了。若我高高在上,认为我的建议主张重要,你的不重要,这就各说各的,无法一致。所以,礼的要素是自卑而尊人,这个“自卑”不是消极地认为自不如人的“自单”,而是放下自我尊重他人,这是礼的关键。所以,克己的要素其实就是消融自我中心主义。因为只有自我中心主义消融了,我们才能做到“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道”。这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路线。
礼的作用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字来说明,就是“和”。恰如有子在《论语·学而》留下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礼最尊贵的作用就是产生“和”,之所以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因为失之则失和,得之则得和。至此,礼的问题就自然转到“和”上来了。“和”虽司空见惯,但要给它确切的定义也并不容易,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回到礼的系统里。《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给出了“和”的清晰定义一“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和的要素是中节。紧接着《中庸》对此做了进一步地呈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读过这段经文后,大家会不会感到纳闷?何以喜怒哀乐之未发(中)能够作为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和)能够作为天下之达道?过去几年,我一直在思索,但不得其解。
区区一个情绪有那么严重?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体悟,感受到确实有那么严重,它真是天下之大本!这里的“中”,不是中间的“中”,而是不落两边,是根本、真实的意思。为什么“中”是天下的大本?本,就是原来的样子,本来面目。那本来面目与“喜怒哀乐之未发”又有何关联?每思及此,都会感慨《中庸》的伟大!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自己的情绪,往往都在喜怒哀乐之中,喜怒、哀乐是情绪的两端,属于极端的情绪。为什么“喜怒哀乐之未发”就谓之“中”?当处在极端的情绪时,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是远离真实的状态。比如夫妻吵架,怒气上来时,原本再好的夫妻,此刻亦变得一无是处。因为我们在情绪的控制下,远离了本来面目,根本无法照见真实。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讲的是人只有超越了情绪,不为情绪所主宰了,他才能够回归本来,才能够照见真实。记得有位东方哲人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受情绪的千扰,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了。”而作为凡夫的我们,时刻都在情绪的千扰中,我们时刻都在两端,执持端见,要么对,要么错,要么是,要么非。因此,我们远离了本来,时时都是情绪的奴仆,受情绪的控制。

大家不妨看一看“怒”的造字,上面是奴,下面是心。一个怒字便将我们发怒时的那种状态和盘托出来了,当我们怒火中烧,心是怎么样的境况呢?是处在被奴役的境况,是做不了主的境况。此时此刻是怒在做主,是情绪在做主。中国文字的精妙,由此可见一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餐饮人必学的五节营销落地课

80%以上的餐饮营销效果都不大90%以上的餐饮人都是凭感觉做营销,看别人做,我也做所以,会出现以下的问题:1.打折就有人,不打折不没人。2.生意不好就想做营销...

by:小驴磨叨餐饮

第四章:人性管理

我干企业的方式就是高待遇,分钱、分利益、讲诚信,不讲忠诚度、不讲感情。—陈昌文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