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四章第五节6配乐版(P165-168)

2022-08-07 05:00:0309:41 60
声音简介

第四章第五节6(P165-168) 医为仁术:中医是尚礼的医学

【二】达成仁的路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在本来面目上,是在本性如如不动的境界中,但要人这个世界,要谈生命的现象,你还得动而起用,还得有喜怒哀乐,只不过这个喜怒哀乐必须得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中节”。“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和的要素就是“中节”。中节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当然,恰到好处的例子很多,《素问·六节藏象论》讲的“时立气布”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比如2012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秋分是一个(时)节,当秋分这个节到来,秋分的气就要散播寰字,这就叫时立气布,就叫中节。中节不仅指节气的时立气布,它实际上涵盖了一切。比如我们今天这个讲座,我们开始的时间是8:30,时间一到,王校长宣布开始这就叫中节,就叫时立气布,这就产生和了。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开始,大家心里会不会有怨气?一有怨气,不和便随之而来。所以,只有中节才能产生和。
中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时立气布。而不中节就多种多样了,但是归根结底,亦不外乎两类:第一类,还以秋分为例,秋分这个时还没到,秋分的气已经到来,这叫未至而至,又叫太过或有余;第二类,秋分的时到了,秋分的气还没有来,这就叫至而未至,又称不及(或不足)。由此可知,导致不中节的因素虽有千千万,但概括起来,即是太过与不及(或有余与不足)。

中节则和,不中节则失和,而和为礼最尊贵的作用,至此我们大致能够明了,何以“礼节”二字常常合称。中国文字之奥妙,实在令人赞叹!《礼记》云:“礼,时为大。”礼之奥义于此更见端倪。

以上我们从理念、精神和文化的层面谈了尚礼的路线,那如何将其落实到技术的层面呢?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自然是如何中节,如何维系一致性的?《老子·七十七章》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何为?天道就干两件事:一是损,一是补。把有余(太过)的损掉,把不足(不及)的补上,那导致不中节、失礼的主因便不存在了。由《老子》的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天道、自然是透过损益来实现一致性、实现中节、实现礼的。那人类又如何呢?老子话锋一转:“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和天道正好相反,不足还再去损它,它就越不足;有余还去奉它,它就越有余。这样离中节就越来越远,离和就越来越远。
我们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每一个朝代到了末期都是这种趋向,这也就是朝代更替的因缘。所以,新的力量在推翻前朝时,都会打出同一个旗号:“替天行道。”替天行什么道?就是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之道。虽然人类历史错综复杂,变幻无常,但万变不离其宗,或兴或衰皆不离损益,如果我们能够用这一点去解读,便会清晰明了。社会如此,医道亦然,我们读《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注曰:“如是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没有太过、不及的人,叫作平人。所以,平人实际是中节的人、尚和的人、尚礼的人!为什么说中医是尚礼的医学,这是有甚深依据的。平人者不病,非平人者必病。既然非平人者病,那怎么去解决?
我们看《内经》给出的治病总则“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不管你是什么病,肿瘤也好,感冒也好,SARS也好,统统地都是以平为期。因为“平人者不病”!那如何以平为期?仍然是:损有余,补不足。“损有余”在中医治法中叫泻法,补不足自然是补法了。所以,中医的千法万法,不离补泻两法。有的人不了解中医,看到补泻的字眼就不以为然,殊不知自然是靠什么来维持平和,是靠什么来保持一致性?靠的就是补泻(损益),这正是天道的大手笔!我们对中医的信心就是建立在这个上面的。大家想想,天道坚不坚固,长不长久?如果天道坚固长久,那中医也一样坚固长久!我们要有这种自信,这是文化的自信、精神的自信,也是观念的自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餐饮人必学的五节营销落地课

80%以上的餐饮营销效果都不大90%以上的餐饮人都是凭感觉做营销,看别人做,我也做所以,会出现以下的问题:1.打折就有人,不打折不没人。2.生意不好就想做营销...

by:小驴磨叨餐饮

第四章:人性管理

我干企业的方式就是高待遇,分钱、分利益、讲诚信,不讲忠诚度、不讲感情。—陈昌文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