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2022-09-11 20:38:0004:03 380
声音简介

《水稻》

【原文】

稻,無所緣,唯歲易爲良。選地欲近上流。三月種者爲上時,四月上旬爲中時,中旬爲下時。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zhóu]十遍。地既熟,淘淨種子,漬(zì,浸泡)經三宿,漉(lù,)出,內草篅[chuán]中反裛[yì]之。復經三宿,芽生,長二分,一畝三升擲[zhì]。三日之中,令人驅鳥。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侵水芟(shān,割)之,草悉膿死。稻苗漸長,復須薅。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量時水旱而溉之。將熟,又去水。霜降穫之。北土高原,本無陂澤(陂 bēi,不平坦),隨逐隈[wēi]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乾,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kuài]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 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溉灌、收刈[yì,一如前法。畦(qí)埒(liè,田壟)大小無定,須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参考译文】

水稻对土地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每年更换一次稻田便好。选择稻田,要靠近流水的上游。三月种稻是最上等的农时,四月上旬是中等农时,四月中旬是下等农时。先将田水放掉,等过了十天以后,拽拉着辘轴[lù zhóu]轧 yà碾niǎn十遍。地熟草净以后,开始淘净稻种。浸渍过三夜,将水漉出,放入草筐中捂著发酵。三夜过后,便可以长出二分长的芽,一亩田撒播三斗。播种后三天内,要有人驱赶鸟雀。

 稻苗七八寸高时,原来已被消灭的杂草,会再次生长起来,只要用镰刀在水面以下将它割倒,草便全部被泡烂死掉。稻苗渐渐地长大以后,还应当再一次地薅[hāo]草。薅过草,把水放干,让太阳晒稻根,使稻站立坚牢。再后,只需依据天时雨水多少,进行适当地灌溉便行了。稻子快熟时,再一次将水放掉。霜降节气到即可收获了。

 北方高原地方,本来没有蓄水的陂塘和沼泽,只有在流水的弯曲水漫处,方可作稻田。二月间,地冻消释,待地面干了,将杂草烧掉后进行翻耕,随即放水入田。十天以后,土块都已经被水泡散,便可以用木斫将田平整好。下种的方法与上面说的一样。稻苗生长七八寸高时,就可以拔去插栽到水田里了。灌溉和收获的方法,完全同上面一样。田地的分区和田垄的大小并没有一定的规格,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用水层深浅的平均值来决定它们的大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这本袁隆平人物传记中,我们将带您走进袁隆平的内心世界,亲身体验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坚韧与勇气。我们将一起回顾袁隆平的童年和求学时期,了解他对农业的初步兴趣和学术...

by:涨知识了_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

谨以此专辑向袁老表达哀...

by:剧舞吧平头哥

当代神农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公元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一代科技伟人袁隆平院士,追随慈母离世,科技界一颗闪耀的星辰在东方天际...

by: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大师|杂交水稻|袁隆平|杨振宁传

本书包含袁隆平和杨振宁两个传记。杨振宁,1922年10月出生于安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

by:字符舞动

袁隆平全传丨真实再现“杂交水稻之父”的浩荡人生,科学家人物传记

【人文读书声--人物传记】袁隆平,江西九江人,生于北平。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到安江农校任教。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畏艰辛、执着追...

by:人文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