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重点笔记)

2022-09-15 23:26:3814:35 206
声音简介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定义:指同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阅读文言文时,用今天的意义去理解,就会发生错误。

汉语大部分词是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义项。[词义的变化根本上是词的义项的变化和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古代义项的消失;古代义项的微殊。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例1: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护城河)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护城河)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池塘)

古代汉语:护城河、池塘

现代汉语:池塘

例2:爱

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爱:喜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货以藩身,子何爱焉?

(爱:吝惜)

古代汉语:喜爱、吝惜

现代汉语:喜爱

例3:劝

赦之,以劝事君者。(鼓励、勉励)

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也。(鼓励、勉励)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勉励、努力)

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劝说-劝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

古代汉语:鼓励、勉励、劝说

现代汉语:劝说

例4:造

子犹驰而造焉。(来到,到)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来到,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制造)

古代汉语:来到、到;制造

现代汉语:制造

(二)古代义项的微殊

定义:是指同一个词中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

1.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

例1:子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子:女儿)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子:男孩)

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子:男女)

古代汉语:男孩和女孩、女儿、男孩。现代汉语:指男孩。

例2:臭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臭:一般气味)

海畔有逐臭[专指秽气]之夫。

古汉语中泛指“一般气味”,包括好闻的气味和难闻的气味。 现代汉语:范围变窄,专指难闻的气味。

例3:亲戚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古汉语中指族内外亲属,也包括父母兄弟。

现代汉语:父母亲是不能被称为亲戚的。

例4:河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汉以前,河特指黄河]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汉以前,河特指黄河]

后来含义变宽,泛指河流。

如淮河阻兵;清河、颖河。

古汉语:黄河。现代汉语:河流

例5:醒

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酒醒)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睡着后醒过来)

先秦古汉中泛指“醉酒后恢复正常神志”。中古时期:把睡着以后醒来叫做醒。现代汉语:恢复神智都叫醒。

例6:菜

苹蘩温藻之菜。

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蔬菜)

古汉语:专指蔬菜;中古以后就包括鱼肉,如:自愧无鲑菜(杜甫)

现代:除蔬菜还包括鱼肉等食品

2.程度深浅的差异:即古今词义轻重深浅不同。

例1:恨

不知戒,后必有恨。《荀子》(遗憾)

子为父死亡所恨。《汉书》

(遗憾)

表示不满意时:现代汉语中语义重,程度深,表示“怨恨”;古代汉语中语义轻,表示“遗憾”。

例2:感激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以至于终身相托)

臣以愚戆zhuàng,感激忘身。(感激-以至于忘身)

古汉语:

“感激”以至于终身相托,词义较重。现代汉语词义要轻得多。

3.色彩褒贬的差异:即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1:爪牙

夫虽无国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谋臣与爪牙并列,一文一武,国君的得力助手)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武将、猛士)

古:助手,武将、猛士。褒义词

今:帮凶,走狗。贬义词

例2: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士传言,庶人谤。 (中性词,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中性词,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贬义词,毁谤)

古:中性词,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

今:贬义词,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例3: 贿huì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本义,财物→ 赠送财物,中性词)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更相告讼,颇行贿赂。(贬义词,赠送引申为用财物收买)

古:中性词,财物。

今:贬义词,买通,贿赂,用来买通他人的财物/用财物买通他人

例4: 党

亡人无党,有党必有雠(仇)chóu。

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

(贬义词,为私利结成的集团)

古:贬义:为私利而结成的集团。

今:中性词

4.词义特点的差异:即古今词义的特点不一致。

例1:售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酒酸了卖不出去)

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不能很快卖出去)

献鱼者曰:“天暑市远,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卖了半天卖不出去)

古:卖出,强调卖的结果。

今:只是强调卖的动作,不再强调结果。

例2:购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

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

古:表示悬赏征求(购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商品)。

今:购买(通过交换获得)。

例3:访

穆公访诸蹇叔。

楚子将以商臣爲大子,访诸令尹子上。

(君王就某件大事向大臣征求意见)

古:君王就某件大事向大臣征求意见

今:泛指访问、了解情况(没有征求意见的意思,也没有明显的上对下的特点)。

二、古今词义的沟通

(一)从现代汉语复音词、成语和方言口语的词素中去了解古义

某些词作为单音词独立用时,它的古代词义已经消失,

但在作为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词、成语时,古代的词义仍然存在。

例:走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中“走”表示“跑”;现代汉语中,

“走”单用时不表示“跑”,

但在“走马观花、奔走相告、走投无路”等成语中, “走”作为一个语素,仍保留了古义。

方言中:唱歌中的“走调”,方言中叫“跑调”

例:即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接近、走近”)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接近、走近”)

古汉语中表示“接近、走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不单独使用这个意思,

但双音节词“即席、若即若离” 中仍然表示“接近、走近”的意思。

例:项

结于项。(系在脖子后面)

案灌夫项,令谢。(按住灌夫的脖子后面,让他谢罪)

项的本义:脖子的后面,成语:望其项背。现汉中项单独使用没有脖子后面的义项。

例:易

逢丑父与公易位。(交换位置)

世易时移,变法宜也。(变化)

功不十,不易器。(改变)

古汉语中的基本意义是改变,

现汉中,多数不单独使用这一含义,但是交易、贸易中都当“换”讲,改弦易辙、移风易俗当作“改变”讲。

(二)从词义的共同特点和相互联系上去了解古义

古今词义在现今词义的“遗留”中毕竟不全面,最重要的方法是从古今词义的共同点来了解古义。

例:诬

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诬:虚假)

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韩非子》

(诬:欺骗)

“诬”的本义:虚妄,不真实。

引申义:“欺骗”,把虚妄的事强加在别人头上,有“诬陷”之意。

例:秉[bǐng]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禾束、禾把)[1710 单选]

或取一编菅jiān 焉,或取一秉秆 gǎn 焉。(一把禾秆)

本义是“禾束、禾把”,→ 持、握(如秉烛夜游)→ 执掌、主持(如秉政)→ 坚持、坚守(如秉公秉正、秉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考研英语单词:拼写+词义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词,适用于英语一、英语二。人工朗读,含拼写和词义。目录:第一部分:单词(30个单元,已完结)第二部分:常用短语(已录制)第三部分:自...

by:梁思雎

语文三年级下册读课文解词义

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诵读与词语手册讲解

by:默默地原地画圈

非显著差异Nonsignificance

「非显著差异」是由多位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发起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议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育儿、家庭、女性、婚姻,呈现主流声音中的一丝冷静,不定时更新,欢...

by:非显著差异

牛津版英语必修五课本录音

牛津版英语必修五课本录音,详情请参照课本

by:荰嘟督

跟我背单词-考研单词 | 拼读+词义+例句

考研英语单词详解版:每个单词有拼读、词义和例句。多听例句,形成语感;多听各国人(有英音,有美音)念的例句,背单词理解单词的同时,也能练练听力。

by:峻卿先生

天生不同|天生差异| 个体天赋|性格差异|天生的魅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技能、才能、兴趣和天赋。这些天生的差异可以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对待他人,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在协同创新领域中,个体差异以及其背后的天生力量...

by:妖小赖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