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2022-11-21 20:30:0004:53 41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译文】

有道的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很好地对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地对待他们,这样就得到了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得到了诚信。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会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皆专注于他们的视听,而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真朴自然的状态。


【解析】

这一章讲了圣人“德善”和“德信”的境界。圣人以大道为根本,不因为环境和人情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善和不善、信与不信的人都以一样的善良之心和诚信之心相待。一般人着力分辨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这些观念。圣人则打破这些分别,让人回归到浑朴的大道之中,即“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所说的“常心”是恒心的意思。什么是恒心?就是个人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恒心是一种因为知识而引发出来的磅礴欲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取心或上进心,这种心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渗透到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中。

由上可知,“常心”需要毅力来支撑,在毅力支撑下,常心会逐渐变为勃勃雄心。因此,常心便成了为人们追求知识和满足欲望提供无穷动力的源泉。人类在常心的刺激之下,或长久不懈地追求知识,探索天地;或无止境地聚敛财富,奔走四方;或极其放肆地追逐权力,残杀无辜。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就会把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欲望的滚滚洪流之中。人类在常心的驱使下,心灵和身体逐渐走向对立。在老子看来,圣人是没有常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雄心壮志,而是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常心。

那么,圣人是如何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常心的呢?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于善良的人就善待,对于不善良的人也同样善待,这样圣人就得到了善。对于守信的人就信任,对于不守信的人也同样信任,这样圣人便得到了诚信。圣人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如果能够使自己的常心合乎百姓的感情和心理,那么这就是难能可贵的行为;同时,他们如果能够抵制百姓心中的一些不正常的感情和心理,那么这就是高人一等的做法。在现实社会中,普遍流行的准则或时尚并不一定符合真实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圣人不能追随大众舆论而随波逐流,他应该对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场。这就是圣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善”和“信”的原因。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歙”是闭合、收敛的意思;“歙歙”即统治者收敛自己的意志。“浑其心”即使人的心思归于浑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望,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

“圣人皆孩之。”由这句话可以知道,如果百姓的心灵受到了净化而且达到了浑朴的境界,那么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了,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留心圣人的举动了。然而,圣人自然是没有任何举动的,因为他们已经回归到婴儿般的自然真朴状态之中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拍卖第四十九批

主人公奥迪帕发现前男友的遗产中有大量邮票,这邮票似乎暗示了某种秘密。她四处寻访调查,慢慢地,她不知自己是真的有所发现,还是陷入幻觉之中。莫非一切...

by:墨色涟漪

感应篇四十九讲

感应篇教我们从诚意正心开始,以修身为本,扎好德行的根。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所为乃至起心动念,与圣贤相应,随顺我们本有的性德,而不是随顺自己的习气,积福积慧,...

by:海林欢言

[完结]感应篇四十九讲

学《感应篇》,等于是把儒释道的精髓学了一遍。收益良多,感恩蔡老师!

by:昵称了了

《黄帝内经·素问》篇四十九《脉解篇》

脉解文章出自《黄帝内经》主要讲述了六经与月份的配合以及相应的月建、分析了四时阴阳盛衰与六经病变的关系、详细解释了六经病变的机理。本章要点:一、介绍了六经与月份的...

by:導法自然1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