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诗节七评论-续十七

2023-05-24 21:21:0007:22 114
所属专辑:秘密教义
声音简介

诸位盆友,秘密教义现已开通知乎频道,请大家移步至知乎进行交流沟通...






但这一切都是错误的,因为Pradhâna(原始根物质)和声音作为属性都被误解了;前一个词(Pradhâna)当然是Mulaprakriti<译:根性,非分化的整体本质>和Akâsa的同义词,后一个词(声音)是话语、言辞或圣言的同义词。
这很容易证明;因为它出现在 毗湿奴往世书里的以下句子中:“起初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没有黑暗,也没有光明……
除了唯一,是智力所不能理解的,那或者是梵天、Pums(精神)和Pradhâna( 原始基本的物质)。
”……(第一册,第二章)。
现在,什么是Pradhâna,如果它不是自性(Mulaprakriti),所有的根源,那它是什么?
对于Pradhâna来说,尽管说象其他所有事物一样将来要融入神,以便在大活跃显化期间留下唯一绝对的神,但仍然被视为无限和不朽。
评注者将神描述为:“整体的原基梵天精神:那个,原为”并将复合词解释为实质性的词,而不是用属性解释为一个衍生词,例如就像与Pradhâna<译:物质本性的主因> 组合在一起的词。
*
(见脚注) 因此,即使是往世书中的Pradhâna也是绝对现实(Parabrahmam)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演变,并且一定与吠陀梵语物质的根源(Mulaprakriti)一词一致。
一位吠陀学者说“Prakriti其最初原始状态下是Akâsa”(见“神智学五年”,第169页)。
它几乎是抽象的本性。
那么,Akâsa是另一种形式的Pradhâna,因此不可能是以太,一种永远看不见的媒介,甚至物理科学试图获得。
它也不是星光。
如前所述,它是七重分化的自性(Prakriti)的本体 †(见脚注) - 无父之子的永远完美的“母亲”,在较低的显化层面上成为“父亲”。
因为普遍整体思维或智性(Mahat)是Pradhâna,或Akâsa的第一个产物,Mahat - 普遍整体智性“其特性是觉性” - 正是道(Logos),为此它被称为“主”婆罗门,Bhâva起源\世俗的存在等等。
(见《林伽往世书》, 七十节 12及以下 ;《 VâyuPurâna  》,特别是 former Purâna —prior, 第八节,67-74 )。


译释:
Mulaprakriti :
根性,自性。
Mulaprakriti和 parabrahman 是一个普遍原则的两个方面,该原则不受任何人类观念的限制,并且同样是永恒的。 
Parabrahman 是无条件和无差别的现实,mulaprakriti 是它的面纱或不可分割的载体。
对于绝对实相中出现的第一个属性或宇宙自我,“一旦这个自我开始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存在而存在,它拥有自己的客观意识,我们就必须看看这个客观意识的结果将是关于一个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存在,从它开始进入显化的存在。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Parabrahmam 在它看来是 Mulaprakriti. . . Parabrahmam 本身不能如实可见。
logos看到它时蒙上了一层面纱,那面纱就是宇宙物质的广阔天地” 




脚注:


*
此外,研究者还必须注意,往世书是二元论理论体系,而不是进化论体系,从秘传的立场来看,在数论派,甚至在马奴法典原始梵文文本中,将会在这方面发现更多的内容,但是后者与前者有很大不同。

在数论派哲学中,七个Prakritis自然\源或“生产性的产品”是Mahat,Ahamkara和五个tanmatras<译:对应五感色声香味触的微妙元素>。
参见“Sankhya-kârika”第三章,及其注释。






Akasa不是以太  


简而言之,他是“创造者”或创造性运转中的神智,是“万物的因”。
他是印度史诗Purânas告诉我们的“长子”,“宇宙智能(Mahat)和物质是宇宙内外的界限”,或者用我们的语言来说,是双重性质的负极和正极(抽象的和具体的),因为印度史诗Purâna补充道:“以这种方式 -  推测出的从宇宙智能(Mahat)到地球的本性(Prakriti)的七种形式(原则) - 因此在寂灭期(pratyâhâra),这七个形式陆续重新进入彼此。
梵天(全部世界Sarva-mandala)的卵被溶解为它的七个区域(dwipa),七个海洋,七个领域等等 。
” (《毗湿奴史诗》第6册,第四章)。
*
(见脚注)
这就是为什么神秘学家拒绝命名阿卡萨(Akâsa)为星光体(Astral Light)或称其为以太(Ether)的原因。 
“我父亲的房子中有很多宅邸,”这或许可以与神秘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母亲的房子中有七处宅邸”,或层面,其中最低的层面是我们上方和周围的 - 星光(Astral Light)。
自从我们的星链进化开始以来,无论是单体的还是复合的元素都不可能保持不变。
宇宙中的一切在大循环中稳步发展,同时在较小的周期中不断地上升和下降。
在显化活跃期期间,本性从未静止不动,因为它一直在变†(见脚注),而非仅仅是简单的存在;矿物、植物和人类的生命总是使它们的有机体适应当时的主导元素,因此这些元素也就适合它们了,就像这些元素适合于现在人类生命一样。










脚注:


*
对那些熟知他们的史诗的印度教徒没什么好说的,但对于提醒我们的东方学学者和那些以威尔逊的译本为权威的西方人来说非常有用,在他对毗湿奴往世书Vishnu Purâna的英语译本中犯了非常荒谬的矛盾和错误。
因此,就七个Prakritis<译释:梵语:“本性”,“来源”,在印度哲学的桑赫亚体系(darshan)中,意为处于萌芽状态的物质天性,永恒而又无法感知。
当prakriti(阴性)与精神,purusha(阳性)接触时,它开始于一个进化过程……>或梵天卵的七个区域的这一相同主题而言,两种说法完全不同。
在卷中
1.
 第40页中,梵天卵据说是被七个套膜从外部覆盖 - 威尔森注释写道:“由水,空气,火,以太和Ahamkârac”(最后一个词在梵文文本中没有);毗湿奴往世书Vishnu Purana第5卷,第198页中同样写道:“以这种方式设想出了从宇宙智能(Mahat)到地球的天性\本性(Prakriti)的七种形态”(?)。
在宇宙智能Mahat或圆满-觉智(Maha-Buddhi)与“水等等”之间,差异相当大。
† 
伟大的形而上学者黑格尔也认为。
对他来说,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着的。
一个纯粹深奥的概念。
在基督教中创造或起源这个词的意义,是绝对不可思议的。
正如上述引述的思想家所说:“上帝(宇宙精神)本身为客观自然,并再次从自然中升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伟诗节目录音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产生...

by:伟诗

龙凯锋评论|热点评论

对国际上发生的热点,用平民视角进行评论,解读国际局势背后的秘密,一同见证世界百年大变局。

by:龙凯锋

姜湖评论

纵观社会百态,坐看时事风云,热辣点评,尽在姜湖。

by:羊城晚报

皮蛋读评论(精读评论文章)

一个正在准备考试的小公务员儿——皮蛋的阅读记录。肚子里只有脂肪没有墨水,强迫自己阅读收集素材每天阅读一篇评论文章,同时分享一些阅读心得(Just瞎唠嗑儿...)...

by:皮蛋不会念旁白

商业评论(2023年第4期)|商业评论

商业评论,创刊于2002年9月,由阿里巴巴独家战略投资,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by:听友470263702

播客评论

打破播客的第四面墙,发表个人的主观的播客评论,欢迎听友来稿和播客自荐。发表在知乎专栏,文字版请前往知乎阅读:https://zhuanlan.zhihu.c...

by:阿坑是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