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 ⑫-1 获于上有道

2023-06-27 19:02:4813:59 21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离娄上 ⑫-1 获于上有道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



我们先来探讨两个字,这两个字叫至诚。我们看什么叫诚?诚意的诚,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描述诚的境界,我们用一个“一”字,那什么叫诚呢?比如说我们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情,这个叫诚。比如说我们上下一心,这个叫做诚,那至诚就是把这个诚做到极致。



我们的古人把“至诚”形容出来无比强大的力量。比如《中庸》讲,至诚如神。如果可以达到至诚,你会发现做任何事情有如神助。什么叫有如神助?就是做起事情来轻松游刃有余,很容易达到你想要做成的那个结果,形容你只要是至诚地去做一件事情,会有无数的人出现愿意帮助你做成这件事情。



好,那再来看这个至诚,比如说两个人合作,什么叫诚啊?就是一心想把这个合作做下去,但是注意,这里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如果还需要条件,就不是诚。比如说这件事情赚钱,我才可以把它做下去;这件事情对方需要全力地配合我,我才愿意把这个合作进行下去,这个都不叫至诚。



那再来看,通常父母对于孩子容易出现这种至诚的感觉,比如说 你爱孩子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而且通常对儿子可以做得到,对女儿做不到。



举例子,比如说女儿现在的婚姻如果不幸福 不允许女儿回家,你怕邻居说三道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你怎么能再回来呢?回来影响多不好啊,你看这就不叫至诚,因为你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条件,她生活得幸福才可以回来,她离了婚是不能回来的,怕别人说,这就是条件,就像那个合作是一样的,如果需要赚钱或者其他的因素在其中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这个都不叫至诚。



好,那再举个例子,我们《论语》当中学过一句话,孔夫子感叹,感叹什么呢?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夫子说,如果我的道行不通,没有人愿意听我的道,也传不下去了,那我就漂洋过海吧,这个时候或许跟在我身边的只有子路了吧。



这就是子路对于孔子的至诚,什么意思呢?他没有任何的条件,孔子在传道,他会跟随在老师身边,即使孔子的道行不通,他一个人浪迹天涯,子路依然会跟在他的身边。



孔子去为官,子路跟在身边,即使孔子隐退了什么都不做,子路还可以跟在身边,这就是对老师的至诚,他不需要任何的条件,说只有老师传道,我跟着;只有老师做官,我跟着;只有老师有风采,我跟着,这都不叫至诚,他是需要很多的条件的,那这个就是那个一,不需要掺杂任何的外在的条件和因素,你还愿意跟随这个人,就是对这个人的至诚。



比如说对于文化的至诚,无论有没有人听我的文化,我依然会去学习,依然会用这些文化来修正自己,依然坚信自己的这个道,这叫做至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孟夫子这样的人,他们对于道,他们对于文化,他们对于德行是至诚的,无论别人听还是不听,无论我的道在当时是否可以得到弘扬,他们都是坚定不移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的加持,这个叫做至诚。



那再来讲至善,什么叫至善呢?就是不需要别人任何的回馈,这个叫至善。《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至善?就是我让我的行为保持善良,无论对任何人和事都是至善的,如果说我帮助了别人,希望他念我一个好,我帮助别人希望对方有所回馈,那这就不叫至善了,因为这个善,已经掺杂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当你需要回馈,需要回报,甚至需要对方的肯定和认同,这都不叫至善。



那再来看至诚,也就是你一心一意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无论别人是什么样的看法,无论别人如何对待,无论这件事情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在其中,我们都可以坚定地做下去,这个叫做至诚。



理解了至诚,我们再来看孟子接下来这段话。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这里首先讲下位,我们每个人都会处上位,也同样都会处下位,即使是古代的君王,也有处下位的时候,为什么呀?因为叫天子,也就是天之子,还有天在上。



古代的君王还是要祭祀的,为什么?因为自己的上位还是有天在的,还是有道在的,所以,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处在下位不能得到上位的人的支持和认同。民不可得而治也,你是没有办法去治理百姓的。



那我们去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一样?如果你在一个企业当中工作,你不能得到领导、处上位者的支持和认同,你的工作要怎么能进行下去?





那再比如说生活当中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是处于上位的,如果我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你又怎么能把那件事情做好呢?有的人说我不需要父母的支持,只要我自己独立了,我随意去做任何事情,管他支持不支持呢,那这里面就缺少了一个东西,叫顺畅,没有人支持你,没有人鼓励你,就像一个通道一样,它是有堵塞的地方,没有办法和顺地把事情做好。



我们要懂得,当处下位想要去做一件事情,需要获得上位的支持,他只要支持你,就会给你更多的帮助,你更容易把一件事情做成。



我们再举个例子,生活当中,我们都希望有贵人相助,那贵人怎么才会相助于我们呢?首先他可能看到了我们身上的某个优点和特长,比如说积极向上,比如朴实善良,比如说做事情很认真、很严谨,比如说有一颗感恩之心,比如说懂得付出等等,当你身上有一些好的品质被别人看到了,别人才愿意帮助你,给你创造更多的机会,才有可能做成一些事情。



既然获得上位者的支持和帮助如此的重要,接下来讲…



获于上有道。想要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这里是有方法的。



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首先,如果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就没有办法得到处上位的人的信任,这是什么道理呢?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是处上位的领导了解我们多一点?还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了解我们多一点?显然是朋友吧,做领导的可能只了解了你的一面,也就是你工作的这一面,但是作为朋友呢,他了解的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你平时的言谈举止啊,你的为人处世啊,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乃至于对待家人的态度,朋友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我们看古人,都会推荐,比如说想要入朝为官,就会有一些好友的推荐,因为这些好友的推荐至关重要,他们如果是一个品行中正的人,推荐的好友基本上都不会错,因为他们会推荐跟他们同样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如果我们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我们下面有什么样的员工,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他们的朋友,你看看这些朋友对他真实的评价,你就可以看到更多方面,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获得上位的支持是有方法的,你看他身边的朋友,对他是否是支持的。



信于友有道。想要获得朋友的信任有方法。



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侍奉亲人如果让亲人不悦,也就是不高兴,就没有办法得到朋友的信任。和上一句话的道理相同,身边的亲人比朋友了解的方面就会变得更多,每天生活在你身边的亲人,比如父母,比如爱人,比如说孩子,比如说近亲之人,这些人是经常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他可以看到我们身上更多的优点和缺点,无论你身上的好与坏,都是没有办法藏得住的,因为朝夕相处,所以往往朝夕相处、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人,对我们的了解就会变得更深刻,也会变得更全面。



所以儒家文化讲慎独,即使一个人,也要对自我有要求的,即使一个人,也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加以修正。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人,看我们就会看得更清楚,如果身边的这些人对我们都是信任的,朋友自然就是信任的,获得了亲人和朋友的信任,自然可以获得处上位的人的信任,这是一种逻辑关系。



其实这个道理讲出来特别简单,如果亲人朋友都不相信的人,他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他怎么可能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呢?因为这个人的品行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我们要懂得从慎独开始,然后和身边最亲近的人相处开始,最后跟朋友的相处会变得顺畅,自然我们得到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多,得到了处上位的人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才可能做好,我们想要去做的事情,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离娄上

诵读虚空老师详解《孟子》文字稿

by:弘扬虚空盧

孟子 离娄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离娄》主要阐述君道、臣道、师道、友道,以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也就是所谓的伦理之道、人伦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

by:菩提雅舍

孟子·离娄章句上

诵读国学经典,开启幸福人生

by:踏雪寻梅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