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四讲 哀公问政

2023-09-07 08:11:1918:11 39
所属专辑:《中庸》浅解
声音简介
《中庸》第十四讲 哀公问政
时间: 2022-09-16 19:27:51
《中庸》第十四讲 哀公问政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哀公问政。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治理朝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文武指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政策。“布在方策”,布:是记载的意思。方策:是典籍。周文王和周武王如何治理国家的,都记载在典籍之上。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存,这里的人指的是圣君和贤臣,他治理国家的方法都记载典籍当中。如果有圣君和贤臣去推广,则其政举,就能实行的下去。



其人亡,则其政息。如果没有圣君,没有贤臣去推行,则其政息,政就会停息。言下之意在讲什么呢?政策、方法都在典籍当中记载,可是如果没有贤德之人去推行,我们看到了典籍和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包括延伸到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我们拼命地向外去贪求、去学习方法。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本身不修贤德,我们自己不能去推行,会发现学了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我们经常来赞叹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德行,而不是赞叹他当时所用的方法,方法如果不是碰到有贤能之人,它是推行不下去的。



我们整个上两讲都在讲舜帝,都在讲周文王,都在讲周武王,都在讲宗庙之礼,都在讲子孙保之。整个这一段都在告诉我们是因为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合乎天道的,所以才会有后世子孙保之基业。



整个《中庸》都在告诉我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是合道的,是合乎于自己本来的天性的,这时事情才能做大。事情做得有多大,后世才会有多少人来承保我们的基业。



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学习孔子的文化,是因为孔夫子有那么大的德行,他是合乎于天道的,是合乎于天性的。所以到现在我们还在传承着孔夫子的文化,我们还在讲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贤德的故事,是因为他自己本身有那么大的德行,合乎于天道,合乎于天性。



所以告诉我们,要懂得依乎中庸之道,我们依乎中庸之道有多少,就取决于我们的事情做得有多大,有多少人来承载我们的事情,这就是道的运行规律。



所以这里哀公问政,孔夫子又一次提出,说:“文武之政就在写典籍当中。可是不是那个方法,能让你治好国家的,是你自己要是一个圣君,你要懂得用贤臣,你才能治理好国家。否则你只学习典籍上的方法,是没有用处的。”接下来开始举例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说你人要是合道的,就能促进和有利于政治;如果你是无道的,你就不会促进于政治的发展。



“地道敏树”,地要懂得包容,要懂得承载,要能滋养万物,土地是肥沃的,才可能有利于树的生长。如果土地不是肥沃的,树怎么才能生长更旺盛呢?所以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在告诉哀公:“你要自己修仁德,你要自己纳贤臣,方法才有用。否则,一味地向外学习方法,是不管用的。”



夫政也者,蒲卢也。蒲卢:是蒲草和芦苇。这里举了两个生命力特别旺盛,长得特别快的芦苇和蒲草为例,在告诉什么呢?政治就好比是蒲草和芦苇,长的那么快,如果推行的是仁政,也会像芦苇一样如此的旺盛;如果推行的是暴政,不是仁德之政,也会像芦苇一样,迅速地生长和蔓延。



故为政在人;所以说,要想做好政治,要想治理好国家,在人而不在方法。周文王和周武王,如何治国的方法,典籍上都有记载,可是我们如果没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仁德,没有人家的德行和仁爱之心,学习了方法也是没有用处的。



所以告诉我们故为政是在人的,不要一味地向外去寻找方法,而是要懂得以人为本,要懂得修身为本。所以接下来就讲了。



取人以身,说为政是在人的,那接下来选取什么样的人?取人以身,要选懂得修身之人。如何修身呢?



修身以道,修身是要让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行为去合道的,所以又回到开篇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我们要合乎于自己的本性,合乎于自己的良知,去修身,让自己的身体的行为去合乎于道。



修道以仁。如何修道呢?先修自己的仁爱之心,内在是有仁的,外在才能有德,我们说一个人有德行,是他内在有仁,外面的行为才可能有德。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什么叫仁呢?这里给我们概念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我们看仁字怎么写,一个人加一个二,两个人以上,我们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仁德;如果你自己和自己交往,是体现不出来仁的。当我们和人交往,懂得爱别人,懂得仁爱别人,这个时候才能构成一个仁字。



所以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要懂得和别人相处,亲爱别人,爱护别人,所以叫亲亲为大。这里用了两个亲,亲亲为大,第一个亲是亲爱的意思,第二个亲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爱护,所以叫亲亲为大。



我们先要懂得去爱护身边的人、爱护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爱护自己的另一半、爱护自己的朋友、爱护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然后进而再把我们的仁德不断地扩大到泛爱众,去爱护更多的人,这是修行的次第,这是修仁德的次第。



儒家是讲人伦关系的,是讲五伦的,所以从我们身边的人开始爱起,我们再不断地延伸扩大到一定的境界,就是泛爱众。



也就是《道德经》里所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修到圣人的境界,他的仁德是没有偏私的,看待百姓都是一样的仁爱,也就是泛爱众。所以这是次第,先从身边的人开始爱起。



也就是《论语》所讲的:“近者悦,远者来。”先让接触过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是喜悦的,都能得到我们的爱护,感受到我们的德行,远处的人自然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才能去施行更大的仁德。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讲完仁,又开始讲义。这个义和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现在说做事情要讲义气,而古文化的义是从宜开始的。义者,宜也,这个宜是适宜、适度的意思,说什么叫义?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适宜的、都是适度的、都是合适的,掌握好分寸的,这个叫宜也。



尊贤为大,要懂得去尊重贤德的人,这个才是最大的事情。为什么呢?我们刚开始学习,刚开始修行,只有尊重和亲近那些贤德之人,我们自己才会受到这些贤德之人的影响,受到贤德之人的教化。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经常说:“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的人生没有方向。”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接近贤德之人,接近圣贤的文化,我们才能受到对方的影响,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自己要立什么样的志,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圣贤文化?不就是在尊贤吗?



所以这个才是我们当下最大的事情,从这个事情再不断地去延伸,当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里面的品质、里面的德行,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贤德的人,去做更多利益他人的事情。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里的杀,指的是层次。这里的等,指的是等级,告诉我们是亲疏有别的,我们去懂得亲近别人的时候,也是按层次来的,先从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去亲近,然后我们再去亲近更多的人。



尊贤之等,尊重贤人也是分等级的。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和领导在一起,是不是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我们跟长辈在一起,是不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注意自己的行为,这都是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这里面就包含着礼,我们经常讲:仁、义、礼、智、信,礼从何来?就是从这些亲疏有别,从尊重贤能之人的等级开始生出来的礼。



现在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礼变少了。我们觉得礼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礼变少了,我们的仁爱之心也变少了。所以大家去试想一下,现在我们再参加一个公司的聚会,或者是到了春节,我们在走亲访友的过程当中,有多少人还有内心的仁德去尊敬老人、尊敬领导呢?



所以我们看表面上好像说我们尊敬老人只是为了守一个礼,如果我们真正明白,礼后面讲的是仁爱之心,如果我们是尊敬我们长辈的,会发现我们的行为自然就合乎礼。如果我们内心是不尊敬对方的,礼从何来?所以礼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内在的是看自己的仁德。



所以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懂得“居敬而行简”的,和“居简而行简”的区别就出来了。这两句话来自于《论语》,说我们一种行为是居简而行简,另外一种行为是居敬而行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倒这杯水,本来我们倒这杯水给对方,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如果我们心里是怀着敬畏的,去给对方倒一杯水,还是这样简单的行为,对方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礼。这个礼从何来呢?是从我们自己内在的仁德之心,是从我们尊敬对方开始来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礼看似的表面形式,但是我们自己要懂得外面表现出来的这个礼,是我们内在是尊重别人的,是敬重别人的,是尊贤的,这个时候会发现我们居敬而行简,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倒一杯水,给对方开一下车门,或者是跟对方打一声招呼,会发现对方都能感受到我们内心对他的尊重。所以礼看似表面的行为,里面怀着的却是自己的仁义和德行。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句话是在下一章节的,写到这里很多人都说不通顺,也确实讲起来它是不通顺的,所以这里我们不解释这句话,到下一章节再讲。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所以说君子一定要懂得修身之道,一定要懂得去修正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哀公问政,要懂得修身,我们现在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修身,又如何去维护好呢?我们去做生意,如果不懂得修身,又如何把生意做好呢?我们去经营一段感情,如果不懂得修身,又如何把感情经营好呢?我们想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不懂得修身,又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呢?我们去参加工作,如果不懂得去修身,我们又如何能把工作做得好呢?所以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要懂得修身之道。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如果我们想要去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就是侍奉我们自己的亲人。我们再延伸一下讲,就是不得不亲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人的学问是要懂得不断地去明自己的德行,这个是内修。在亲民,就是不断地亲近和帮助更多的人,我们内在的德行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目标是止于至善,以善为我们自己行为的准则和导向。



所以这里又再一次告诉我们,人如何修仁?我们得亲民,得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修我们自己的仁。我们内在的仁有了,外在才能有德行,我们的行为才能变成有德行的行为,这就是在修身的过程。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如果我们去想亲民,想仁爱更多的人,不可以不知人,我们要知人才行的。这里的知人,不是指知人性,不是知人性贪婪的部分。这里的不知人,告诉我们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造端乎夫妇”,之前一直在讲造端乎夫妇,在讲“道不远人”,在讲“执柯以伐柯”,在讲“以人治人”,在告诉我们“君子之道有四”。这都是在讲仁,告诉我们:“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在告诉我们:“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这都在告诉我们,不可以不知人,更不可以不知人的行为是要合道的,人的本性都是纯真,都是善良的天性,所以我们要懂得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所以又回来了,告诉我们要想知人,不可以不知道自己的天性。率天性而为才是合道的,修道才是合教的。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做事情,一定要去合乎于道的标准,这个时候才会回归我们人本有的天性,本性具足的、圆满的天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

中庸别讲

本课程是杨军先生在2015年第一次为启予国学门弟子们讲课的录音,后弟子们将本课程整理并出版了《中庸别讲》一书,同年,此书又被编入《启予四书》,成...

by:账号迁移至启予国学

中庸讲记

大家好,我是常不轻。国学智慧,深如大海,穷其一生,也未必能通达。古文艰深,大家不妨听我聊聊,我用最平常的语言给大家讲解,心里舒坦,智慧增长,才是最好。当下压力巨...

by:常不轻国学

中庸二十讲

《中庸》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历来注释的版本多如牛毛,但是冯学成认为学《中庸》不是在文字上、语句上说,不能像理学先生那样去讲,也不能像哲学家那样去讲。在...

by:飘逸小马

孙诚德讲中庸

中庸之用从宇宙本体:诚到人生境界:至诚到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博学、审问、慎思、笃行一堂课贯通所有!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如何成为自己?如何了解别人?如何知道未来之...

by:观吾大学堂

闫效平讲中庸

闫效平讲国学系列课程视频版请到闫效平课程网yanxiaoping.org

by:闫效平

《中庸》讲解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是《小戴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由战国时期的子思写作完成的。所谓中庸,...

by:杨松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