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B 白话 功能 第五段

2024-04-18 14:53:5615:22 24
声音简介
拆书酱作白话文翻译:
这篇稿子初次问世时,怀宁的胡渊如教授在友人黄梅汤用彤那里读到了它。他对汤用彤说:“熊子对于能力与习惯的分析,可以说是非常到位了。但如果用儒家的观点来衡量,能力是否就像是义理之性,而习惯就像是气质之性呢?”我说:“这两者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能力,确实是清净本然的,与所谓的义理之性相符合。而习惯,则是人心所有造作行为留下的余势,这种余势潜行不息,也可以称为串习力。这种串习力与气质一同开始,但习惯并不等同于气质。气质,是指形体生成时才具备的特质,因此得名气质。这里的形指的是形体,才指的是能力。形体生成时,能力也就随之具备了,所以形体与能力既不相同,也不是完全无关的。然而,能力的展现会因为形体的限制而受到约束。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聪明或愚笨,或者性格偏柔或偏刚等,这些都是从他们出生时形体所具备的特质所决定的趋势。这里所说的才能,并不是指功能上的能力,而是指形体与能力的综合表现。这种综合表现的成就,是自然界无心的造化,并非生命体自身所能创造的,因此不能称之为习惯。所有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依赖于气质,但同时也可以通过习惯来矫正气质的偏差。所以说,气质并不等同于性,但气质凝成的原理就可以称之为性。这里的理字,隐含着本体的意思。因此,我们不能离开气质来谈论性。”
伊川(程颐)所说的“义理之性”,其实是在气质中提炼出本然的善,并以此为名。换句话说,他是从气质凝成的原理来阐述的。因此,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实为一体,并非两者分离。后世的儒家学者多批评伊川的观点,认为这是将性分为二,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理解伊川的意思。气质之性的概念,最初是由横渠(张载)提出的,二程(程颢、程颐)都采纳了这一说法。明道(程颢)也曾说过:“只谈论性而不涉及气是不完备的,只谈气而不涉及性则不明确,将二者分开是不对的。”这表明性蕴含在气中,无处不在,二者不可分割。在《论语》的“性相近也”一章中,朱熹在《集注》中注释道:“这里所说的性,是包括气质在内的。”之所以用“兼”这个字,正是因为在这个气质之中存在着本然的性。从气质的角度来看,其通畅与阻塞各不相同,品质也就有所区别。但从气质本然的性来说,它所具备的原理本质上是没有不同的。然而,之所以不说“相同”而说“相近”,正是因为性并非脱离气质而独立存在的一物,性正是凝结成这种气质的东西。但气质的凝结过程千变万化,难以一概而论。而且,气质一旦凝结,也就自然有了其功能,虽然它是本性表现的媒介,但不能没有偏差,因此不能完全如其本性。所以,性会随着气质的不同而有显现与否的差异。有些人气质出众,他们的性能够完全显现出来;也有些人气质不出众,他们的性就不能完全显现。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他们的性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差别只在于性能否充分显现,而非性本身有差别,所以说“相近”。
朱熹在《集注》中解释“性”时,说它包含了气质的因素,这可以说是深刻理解了孔子的思想精髓。那么,人性本来相近,为何圣贤与狂妄之人的差距却如此之大呢?这里的“狂”指的是昏乱迷惑,并非与“狷”相对的“狂放”。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习惯造成的。如果习惯顺应本性并能够改变气质,那么人就会日渐高尚明智。如果习惯违背本性并受制于气质的偏差,那么人就会日渐堕落。因此说,习惯使人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在讨论习气与气质的区别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这一点。关于《论语》中的“性相近也”这一章,我打算另外进行解释,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进一步讲,功能(或可理解为“本性”)是不断绝的,而习气是可以改变的。“可”字在这里表示“有可能但并未完全确定”。功能,它体现在万物之中,无所不在,没有固定的位置。追溯其起源则无始,探究其终结则无终。如果用常规的思维去揣测它,就会产生巨大的误解;如果用断章取义的方式去猜测它,那就更是大错特错。有人可能会问:“人死后,形体消亡,那么本性也会随之消失吗?难道人所具有的功能不会断绝吗?”本性的消失就意味着功能的断绝。对此,我的回答是:形体,它是凝聚成独立个体并受到限制的;而本性,它坚守于一(这里的“一”是绝对的,非算数上的一)且没有方向(即无处不在)。人和物的诞生,都是源自于本性的功能,然后凝结成独立的形体。形体是物质的、有阻碍的,已不再是本性的本来面目。但这个本性毕竟不会物化,它凝聚成万种形体,与各种形体合为一体。从各种形体的角度来看,形体各不相同。但从本性的角度来看,本性则体现在各种形体之中,无处不在,甚至达到无法分割、无法破坏的地步。这种无法分割和破坏的特性,就是本性的坚贞之德。自从人诞生以后,其形体就源源不断地从本性中汲取力量。形体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它始终需要从本性中汲取力量。这不仅仅是在初生之时,而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没有新的创造。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能者:指人的本性,具有清净本然的特性。
气质:指人形体和才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人的形体和才能两个方面。
义理之性:指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道德规范和理性原则。
习气:指人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改变。
功能:指人的本性和能力,是不可物化且不断运动的。
义理之性:在儒家哲学中,义理之性指的是人天生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规范,是人性的本然状态。
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则是指人由于形体和才能的不同而具有的个性特质。
习者:指的是习惯,它是人心造作行为的余势,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人的气质。
伊川:指程颐,北宋理学家。
横渠:指张载,北宋哲学家,其学说对宋明理学有深远影响。
明道:指程颢,北宋理学家,与程颐并称“二程”。
性:指的是人的本性或者本质。
习顺其性、习违其性:指的是习惯是否符合人的本性。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的核心内涵在于阐述了人的本性与习惯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影响。作者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与道德规范和理性原则相符;而习惯则是人心的造作和习惯,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改变。气质是人的形体和才能的综合体现,与习惯相关但并不等同。作者强调了“性”的不可物化性和不断运动的特性,并指出习惯可以矫正气质的偏差。整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习惯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具体来说: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能”(能力)与“习”(习惯)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与“气质”和“性”的关系。作者认为,“能”是人的本然状态,与义理之性相符,而“习”则是人心造作行为的余势,可以影响气质但不等同于气质。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气质与性的关系,认为气质凝成的原理可以称之为性,但不能将气质与性混为一谈。阐述了程颐的“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强调二者实为一体,并非分离。同时,通过引用程颢和朱熹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性与气质的紧密联系。性蕴含在气质之中,无处不在,二者不可分割。此外,还解释了为何说“性相近”,而非“性相同”,即因为性的显现会受到气质的影响,不同的人由于气质的差异,性的显现也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本身有差别,只是说性的显现程度有所不同。还讨论了人的本性与习惯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的气质和行为。作者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习惯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差异。习惯可以顺应本性而改变气质,使人变得更高尚明智;也可以违背本性而受制于气质的偏差,使人堕落。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本性的无处不在和不可物化性,以及它对形体的持续影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白话左传(左传白话版)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

by:知识新贵

白话白话《山海经》

你或许知道《山海经》,但你真的了解'《山海经》吗?听我给你“白话白话”《山海经》

by:孟里清歌

白话诗

经典现代诗经典白话诗

by:经典演播

白话葬书

白话讲解郭璞经典风水名著葬书葬经

by:地师刘振

白话二十四史-白话陈书全集

《二十四史》之《陈书》全集白话版精读。由悦爸倾情录制,希望本专辑的录制,能为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尽微薄之力。《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

by:彭城观月

《史记》白话版 白话精读

《史记》,中国古代历史巨著,中国古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

by:梦回元狩

白话二十四史-白话汉书全集

本专辑为白话版,由悦爸倾情录制。希望本专辑的录制能为国人了解传统文化典籍作出微薄的贡献。《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by:彭城观月

白话二十四史-白话史记全集

白话史记全集,史记故事全集.【二十四史】之【史记】全集白话版精读和【白话史记故事精选900篇】。由悦爸倾情录制,希望本专辑的录制,能为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尽...

by:彭城观月

白话二十四史-白话晋书全集

《二十四史》之《晋书》全集白话版精读。由悦爸倾情录制,希望本专辑的录制,能为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尽微薄之力。《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

by:彭城观月